《心居》:升米恩斗米仇?一套房子見人心,顧家大哥與妹妹的恩怨

2022-03-27     李風說電影

原標題:《心居》:升米恩斗米仇?一套房子見人心,顧家大哥與妹妹的恩怨

《心居》中不僅描繪了顧清俞和馮曉琴,這一對大姑姐與弟媳婦的明爭暗鬥,還生動表現了另一對姑嫂,大伯母蘇望娣與姑姑顧士蓮的明爭暗鬥。

蘇望娣說我們昕昕要買婚房了,兩千萬的房子,顧士蓮就忙接口說,我們也要買房子了,不過比不得你們,你們是買豪宅,我們是大房換小房。

顧士蓮和蘇望娣這對老姑嫂,經常你來我往地鬥嘴,相互明嘲暗諷。可是在顧家這一大家子裡,能聊得來的也是她們姑嫂倆,閒暇時一起逛街,一起去關心和刺探清俞的婚事,一起裝修房子買材料,可以說是相愛相殺。

顧家人中,顧士蓮其實是心腸最好的一個,可是她做了好事不但得不到感激,反而惹來了大哥大嫂兩口子的埋怨與不滿。

一 顧士海與妹妹顧士蓮的恩怨,要從一套房子說起。

當年顧士海在黑龍江插隊,返回上海時苦於沒有地方可住,妹妹顧士蓮同情大哥一家,就把自己位於白雲公寓的一套兩居室,過戶給了侄子顧昕,顧士宏一家三口,這才在上海有了個安身之處。

幫助自己的大哥,原本顧士蓮是心甘情願的,也不需要大哥一家回報什麼,可是後來事情起了變化。

顧士蓮生病了,而且是大病,住院、化療、吃中藥等等,病情是控制住了,可是把家底都花光了。

可是這時顧士蓮和高暢的女兒高朵朵,考上了維也納音樂學院。出國留學的費用,對於他家來說是個大問題。於是,兩口子只好考慮賣房子。準備把目前住的三房賣掉,再買一套小一點的兩房,置換房子的差價,便用來給女兒用作學費和將來的嫁妝。

與顧士蓮兩口子賣房子給女兒換學費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顧士海的兒子顧昕,這時恰巧也要買婚房,買的是兩千多萬的大房子,顧士海兩口子給兒子出了一半首付五百萬(劇中改為七百萬)。

蘇望娣還一口一句「我們昕昕那套兩居室」,壓根就不考慮那套兩居室本來是顧士蓮送給他們的。

要是他們現在還很困難也罷了,可是兒子是公務員,又買得起大房子了,妹妹顧士蓮生病,要置換房子才能給女兒湊學費,顧士海這當大哥的,卻一句話也沒有,更不想幫妹妹一分錢。

饒是這樣,顧士蓮在置換房子的時候,還寧願放棄便宜一百萬的白雲公寓,而選擇貴一百萬的萬紫園兩居室。

為什麼呢?

因為現在顧士海兩口子就住在白雲公寓那兩居室,顧士蓮考慮如果房子買在白雲公寓,怕大哥看了不舒服。

看看,

顧士蓮這付出者,反而還要回過頭來照顧大哥這得到者的心情。

劇中,沒有明顯交代顧士蓮送房子給大哥的事情,不過在第四集的聊天中是有提到的。

在第13集中,顧士蓮家置換房子的款項,在上下家交接款項的時候,出了點狀況,急需三十萬,在家庭聚會結束後,高暢找到顧士海,求他幫忙。可是顧士海支吾半天,說了句「你讓我考慮考慮怎麼樣」。顧士蓮看到老公找大哥借錢,急忙把他拉走了。

在回家的公交車上,顧士蓮還抱怨高暢,不該找大哥借錢。高暢說,他是你親哥,找他說說困難怎麼了。

顧士海回到家,就讓老婆找出存款單子來,看看有多少。蘇望娣拿出一沓子存摺來放到桌上,說都存的定期,沒有到期的,如果現在取出來,利息就損失了。顧士海便讓老婆給妹夫打電話,說沒錢可借。蘇望娣反駁說,要說你自己說,讓我做惡人,你在背後做好人。

顧士海竟真在家人群里發了消息給妹夫,說是沒有閒錢,真的幫不上忙。高暢看了,氣得跟妻子說,我知道他沒閒錢,誰家裡會放著幾百萬的閒錢啊,要是我是他,寧願賣一套房子,也要把錢拿出來把你嘴堵上。

顧士海家要是真沒有錢也就罷了,可是一摞存摺存單,根本不差這三十萬。就為了那一點利息,竟然絲毫不顧兄妹情分,不考慮妹妹的實際困難。當初顧士蓮的那套兩居室要是不白送給他,現在都可以賣幾百萬了。

顧清俞當然是知道這段送房子的往事的。所以,顧清俞見大伯父對妹妹如此摳門不講情分,氣憤不已,故意在群里發了一段話,明著是說給姑姑聽,其實是在內涵大伯父大伯母。

清俞還特意提醒姑姑,你真應該買白雲公寓的房子,就買大伯家那樣的房型就不錯。其實

清俞這是在提醒大伯,別忘了你們現在住的可是妹妹給的房子,妹妹為了考慮你們的面子和感受,房子都不敢買在你家附近,你做大哥的慚不慚愧呀!

別說,顧士海還真是不但冷心冷麵,還很沉得住氣。看了侄女諷刺的話,也並不在乎。可是蘇望娣受不了了,馬上在群里應戰,諷刺顧清俞找了個沒錢沒房的老公。

二顧士蓮得癌症

原著中,顧士蓮更倒霉,後來又得了癌症,舌根上長了個瘤子,是惡性的,需要手術。疾病,再一次把這個家庭推向困境。

顧士宏雖然是顧家的老二,但因為大哥啥也不管,所以,他實際擔任的是長子的角色。顧士宏安排大家排班,在醫院輪流照顧顧士蓮。

顧清俞給姑姑轉了十萬做醫藥費,她本來還想多給姑姑一些的,但是考慮到顧昕等人的感受,所以就沒敢多轉。

顧昕勉強給了姑姑三萬。還比不上馮曉琴。曉琴都給姑姑轉了五萬呢,說是替死去的顧磊出的。

而顧家老大哥顧士海呢,卻一分錢都沒出。連提都不提這個茬。

不但不出錢給妹妹治病,顧士海還對著弟弟顧士宏牢騷滿腹,夾著怨氣憤恨地說:

「到底想我怎樣?我要是大富翁,不用她說,我就把錢拿出來了。可我是嗎——我是癟三,徹徹底底的癟三,上海灘有幾個人混得比我還慘?」

顧士海對妹妹冷漠無情,他生的兒子也和他如出一轍,顧昕竟然問堂姐顧清俞,你看我該出多少錢合適?

親人生了重病,錢多就多出點,錢少就少出點,盡心盡力就好,又不是婚禮隨份子,還找堂姐商量金額,這個顧昕也真真是好笑。

也怨不得顧士蓮傷心,顧昕小時候,姑姑還養過他好幾年呢,又把房子過戶給了他,和親兒子也沒什麼兩樣的,到自己生病了,侄子一家卻這樣對待她。

看到清俞、曉琴她們都給姑姑出錢治病,顧士海氣呼呼地在家人群里發了句:「我是惡人,你們都是好人!」

果然老話說得好,升米恩斗米仇。顧士蓮送一套房子給大哥,反而招致了大哥的怨恨。

在寸土寸金的大上海,一套房子是多大的情分呀,顧士海接受了妹妹的饋贈,在妹妹生死攸關的時候,卻依然是捂緊了自己的錢袋子,一聲也不吭。

都說施恩不圖報。顧士蓮在幫助大哥的時候,也想不到自己有一天會生重病。但是妹妹要不要回報是一回事,你當大哥的顧不顧親情,知不知道感恩,卻是關鍵時刻見人心。

原著中,大伯母蘇望娣沒有劇版那麼討厭。她雖然嘴巴碎,說話難聽,但干起活來不惜力,照顧親人也沒有二話。顧家老太太去世前住院,顧士蓮住院,蘇望娣都是護理的主力。

蘇望娣有一番懟老公的話,說得甚是痛快,簡直就是扒掉了顧士海的假面。

「顧士海你自己說,你這輩子對誰好過?老娘、弟弟、妹妹、老婆、兒子、孫子……你真心待過誰?往好里講,是生來的性格,我們結婚時候介紹人不就說了嘛,人是好人,就是有點悶,不大討喜。我不懂了,什麼叫好人,什麼叫壞人?沒犯過法、沒坐過牢就是好人?那天底下好人多了……你想做孝子,又想做好哥哥——我曉得你的心思,覺得對不起人家,渾身難受,妹夫求你一次,你忙不迭答應,恨不得天天幫人家陪夜才好。鈔票這世是還不清了,老婆是免費勞動力,隨便用,只當保姆鐘點工。」

知夫莫若妻。大伯母是看透了老公的自私冷漠、小氣虛偽、無情無義。我窮我有理,我弱你們都要讓著我!

剛回城時可能確實困難點,但現在卻不窮了。然而,顧士海的心還是「窮」的。

三 上天眷顧顧士蓮,她找了個好老公,不但夫妻恩愛,而且高暢為人通透

顧士蓮雖然遇上了這樣的大哥,又生了兩次大病,但老天爺對她還是很眷顧的。她找了個好老公。

劇中的高暢,雖然看上去風度也不錯,但年齡和顧士蓮看不出差距來。在原著中,高暢其實比妻子顧士蓮小整整六歲。兩人屬於姐弟戀。

當年,顧士蓮是廠里的人事科科員,高暢卻不過是鍋爐車間的一個工人。高暢長得帥,廠里很多女工都喜歡他。緋聞多多。後來,廠里派顧士蓮和他結對子,一對一幫扶。最後倆人戀愛了。大家都笑稱他們是「小痞子搭上了女幹部」。顧士蓮又比高暢大那麼多。所以廠里人都認為他們的婚姻長久不了。

可是三十年過去了,高暢和顧士蓮還是恩愛如初。他們的女兒高朵朵,其實是從孤兒院抱養的,因為顧士蓮不能生。夫妻倆對女兒視如己出,非常疼愛,外人都不知道孩子不是他們親生的。

原著中,高暢第一次出場,是這樣來描寫他的:「高暢五十出頭,臉上沒一根皺紋,一米八二的身材依舊挺拔,遠看就是個小伙子。」

夫妻倆不僅感情好,更難得的是高暢想得開,為人通透豁達。

原著中,對顧士海的行事為人頗有怨言的,不是高暢,而是顧士蓮,高暢從來都是勸妻子看開,不要太在意的。

在故事快結束的時候,高暢曾經這樣勸說妻子:

「你還能彆扭一輩子不成?你要真是這麼硬頸的人倒好了,我倒也不怕了,可你明明心軟得要命,天底下哪裡找你這麼好的妹妹?人家家裡,給一萬兩萬就是花好稻好,可你呢,一套房子送上去,反弄得跟仇人似的,你自己說,是不是傻?兩條路,要麼你索性就把房子討回來,打官司找律師撕破臉皮,我倒也舉雙手贊成,反正是你哥哥又不是我哥哥,無所謂;要麼就手一揮,都過去了,不提了,只當去澳門賭博,一夜輸掉一套房子,賭博還是輸給外頭人,現在至少是給了自己親哥哥,當初倘若沒那套房子,他們連個落腳點也沒有,也作孽。不管是好心還是傻帽,總歸是積德的。我們這種人家,多一套房子,少一套房子,日子還是一樣過,不會富得流油,也不至於過不下去。你講是不是?」

一席話說得顧士蓮豁然開朗,從此以平常心對待大哥,再無芥蒂。

顧士蓮有此老公陪伴到老,算是好人有好報,令我們讀者欣慰。高暢這番話里所體現的智慧和境界,也值得我們思索學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27b8ef7dbed41e1f1aac4b2c499fc85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