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問快答。
你上回一口氣追完一部劇,是什麼時候了?
派爺的答案是,剛剛。
這是部懸疑劇,而且全程高能。
開篇就很猛。
汽車在隧道高速行駛,一對夫婦吵得不可開交。
你想死是嗎?
而這,不是玩笑。
男主說撞就撞。
來!一起死!
結果呢,女主患上了輕度的逆行性失憶症。
簡單來說,就是一段記憶憑空消失了。
很狗血?
但,只要你看下去,一定會感到驚喜。
更重要的是。
在當下這個速食時代,現實題材有了新的打開方式。
《逃離那間房》是部短劇。
一共18集,每集7分鐘。
短小精悍,隨時隨地打開,都能一口氣刷完。
而且這部劇還很有意思。
「消失的記憶」,指的是時間。
「逃離那間房」,指的是空間。
兩者合起來,就是一段恐怖的經歷。
或許,它會讓不少人感同身受。
女主楊青(張楚文 飾)醒來,身邊的丈夫尹宏(馮浩 飾)臉上傷痕累累,而且對她極為關切。
你醒了 老婆
看得出來,尹宏很疲憊,非常在意老婆。
可隨後,他的行為有些瘋狂。
企圖用自扇耳光的方式乞求老婆的原諒。
此刻,他還不知道,老婆已經失憶了。
醫生診斷後,還不忘當面讚賞忙前忙後、體貼入微的尹宏。
尹宏確實非常體面,是尹氏集團的老闆。
老婆身體有礙,他願意拋開一切事務,親自照料。
可是,楊青越隱隱覺得有些不安,即便看著婚紗照,也感受不到一丁點的幸福感。
但後面的事情,越看越蹊蹺!
楊青的手機,給換了新的。
她的電腦壞了,被拿去刷機。
家裡的保姆,時不時要瞅她一眼。
就好像,她最重要的任務不是家政服務,而是監視。
而家裡的黑武士手辦,其實也是電子眼。
後來,楊青憑藉僅剩的記憶,想起了自己是個作家,以及自己的編輯&閨蜜的電話號碼。
可即便是如此平常的閒聊,也有服務生監視。
怎麼回事啊?
楊青好像活在一個巨型的監獄之中。
隨後,閨蜜透露出一些細節。
楊青是個傳統的姑娘,按部就班,到了該談戀愛的時候談戀愛。
但當她選擇了尹宏後,閨蜜非常嚴肅地勸分,並提醒她小心一些、警惕一些。
可漸漸地,被疏離的反而是閨蜜。
不久,楊青甚至閃婚了。
她完全像變了一個人。
沒了創作靈感,書稿難以為繼;甚至,連必要的社交也廢棄了。
閨蜜還透露了一個細節,尹宏看起來斯文儒雅,卻有非常嚴重的控制欲。
舉個例子。
楊青在電梯中,不經意間瞅了其他男人一眼,記住了別人衣服的顏色,都會成為尹宏毒打的藉口。
喜歡看男人是嗎?
你怎麼記得人家衣服什麼顏色?
還看什麼了?
原來,以前的生活,曾讓她不堪重負。
難怪啊,當得知老婆失憶時,尹宏居然是有些開心的。
因為這樣,他的一些惡行便可以被掩蓋了,他又能以光鮮的方式與老婆相處。
尹宏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老婆對別人笑,他抓狂。
老婆解釋,他語言暴力。
隨後,他又開始歪曲事實,甚至蕩婦羞辱。
不認識才刺激 對吧
而只要老婆有反抗之舉,他會施加更為嚴重的身體暴力。
直到老婆被屈打成招:「不敢了!不敢了!」
尹宏簡直是個變態,他用生理優勢維持著自己在情感和家庭地位上的優勢,他是個不折不扣的控制狂、妄想症、暴力狂。
而隨著情節的繼續深入,真相更讓人不寒而慄。
尹宏追楊青時,她對他沒什麼好感。
於是,尹宏就派沈白宇(李東霖 飾),也就是前文提及的監視楊青的服務生,假扮成楊青的書迷,跟蹤她,騷擾她。
如此,尹宏就可以上演「英雄救美」的戲碼,以奪得她的好感。
原來,這段婚姻、這場愛情,也是一樁騙局。
甚至,因為尹宏的拳打腳踢,導致楊青流產。
自己的孩子也沒保住。
當楊青慢慢獲知真相後,渾身發抖。
為了控制她,尹宏又祭出殺招。
他保留了一段監控錄像,視頻中有她用鉛筆插進沈白宇脖子的畫面。
「你殺人了,屍體我埋的」。
尹宏想以此為威脅,讓楊青繼續留在自己的身邊。
隨後,尹宏也決定搬家。
意思是,離開那個凶宅,就可以忘掉過去,重新開始。
所以,當楊青從醫院出來後,回到的「家」已經是新的樓層,新的房間。
那裡布滿了尹宏掌控她的工具。
楊青被這一切嚇得瞠目結舌,她本能地想要逃離。
這個過程,《逃離那間房》處理得像個恐怖片。
比如,楊青回到以前的家,找到一些蛛絲馬跡,就在此刻,尹宏闖了進來。
她抱著曾經為孩子準備的玩偶,痛哭、恐懼。
她拚命捂住自己的嘴巴,不敢發出任何聲音。
終於,看到尹宏慢慢走出房間。
可剛當她鬆了一口氣時,他回來了。
惡狠狠地盯著她,像個惡魔。
後續還有兩場追蹤。
尹宏搜尋楊青,急起來會衝進女廁所,大肆破壞。
或是提前闖入楊青的酒店。
他等著她的樣子,像獵人,像瘟神。
她能逃離嗎?
她要怎麼逃離?
如果你對這部劇感興趣,歡迎去看後續情節。
派爺想講的是。
在故事之外,《逃離那間房》還有更有益的啟示。
小成本,也可以做出好內容。
客觀來說,《逃離那間房》當然有不少缺點。
有些情節,設計得不夠成熟,缺乏合理性。
比如,跟蹤犯沈白宇襲擊楊青導致一場惡性事件,並成為尹宏可以威脅她的殺手鐧。
原因是做戲?貌似有些過度了。
再比如,沈白宇以做局的事情,一再勒索尹宏,直至加碼到100萬元。
尹宏居然在交易時,想要殺人滅口,一把將其推入海中。
能看得出來,這場戲是想突出尹宏的心狠手辣與行事果斷。
但拜託,這是現實題材,不是黑幫片。
一個集團話事人,為了100萬沾上殺人的罪行,值當嗎?
而且,真的需要自己動手嗎?
再後退一步,即便殺人,真的要推入海里嗎?人家會游泳,回來倒打一耙怎麼辦?
不過呢,除了這些細節上的bug。
《逃離那間房》還真的很值得推薦的。
敘事結構有巧思。
這部劇從「失憶」著手,女主追溯記憶,就是回顧被家暴經歷的過程。
它是以懸疑片的方式帶領觀眾入局,去關注女性的現實困境。
人物塑造簡潔有力。
尤其是尹宏。
對外,他待人接物謙和有禮,儒雅體面;對老婆,他卻有極強的占有欲,且喜怒無常,擅長博取同情。
看到他,很容易想起來《我經過風暴》里的陳均(吳昱翰 飾)。
再比如女主楊青。
在尋找曾經記憶、設法逃離丈夫掌控時,她展示了自己的急智與聰慧。
而且,劇中演員們的表演都挺紮實。
比不少S+劇集裡的小生們、小花們好太多。
以及,這部劇的立意也很出色。
就說劇名,什麼意思呢?
「逃離那間房」更像是個隱喻。
女主要逃離的,不是具體的哪個房間,而是有家暴男在場的任何空間,即他的掌控。
這讓派爺想起來作家伍爾夫的名作《一間只屬於自己的房間》。
她想傳達的觀念是:「(女人)必須有錢,還要有一間自己的房間。」
如果這部短劇能有延伸,派爺以為,這個女性宣言很適合作為落點。
從今年開始,一個現象顯著起來。
女性題材+懸疑,越來越有市場。
那要怎麼去呢?
成本充裕,可以做電影。
比如《我經過風暴》。
以寫實的風格,去捕捉女性遭遇的痛苦處境。
卡司有限,可以做劇集。
比如《九義人》。
以借古諷今的方式,用現代思維拍古裝劇。
卡司不夠有名氣,連資金都有問題,仍舊可以拍短劇。
就像《逃離那間房》。
這部劇在敘事、人物塑造、立意方面都有不俗的呈現。
只要創作者有創意、有匠心。
就有可能拍出有價值的作品。
而相比於那些制式化的流水線產品。
它們確實太不起眼了,但更值得被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