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悼》中的小人物,有著蘭陵笑笑生般的神秘人生。

2023-10-09     邑人電影院

原標題:《思悼》中的小人物,有著蘭陵笑笑生般的神秘人生。

假期在朋友的安利下開始看老韓劇《風之畫員》,說實話對於韓國古裝劇沒有興趣,但是禁不住靠譜朋友的一再安利。

第一集就是王大妃和情人和尚私會,兩人說好是最後一次見面。事後,王大妃拿著和尚的斗笠,背著手回味,又帶著惆悵、哀婉。這種複雜的情態吸引了懵懂的青年畫工,將其畫入紙上。由此,畫工一直被王大妃所針對。

王大妃是國王的奶奶,於是我很疑惑,都是奶奶了,還是那麼美貌還能私會。就去查了一下,原來這位奶奶是《思悼》中宋康昊飾演的英祖的王妃,入宮時才十幾歲,沒多久英祖就死了。由於英祖害死了兒子思悼世子(劉亞仁飾演),所以即位的是思悼世子的兒子正祖(蘇志燮飾演)。王大妃只是正祖名以上的奶奶,實際年齡很小的。

不過王大妃並非《風之畫員》的主角。主角是兩女一男。有趣的是,女主演文根英曾在《思悼》里飾演思悼世子嬪惠慶宮。

在《風之畫員》中,文根英飾演被捲入權力鬥爭中的畫員之女蕙園申潤福,父母慘死,她被另一個畫員扮作男子撫養長大,進入畫署,有著驚人的繪畫才能。她同時愛著琴伎丁香和師傅檀園金弘道。一個是心靈相通的繆斯,給予她創作靈感,一個是能欣賞她才華、不顧性命維護她創作的師友。

他們即使名動京城、名滿天下,但在等級森嚴的社會中,他們之間的情感,也面臨著高強度的壓力。首富想要將丁香據為己有,想要利用蕙園的才華為自己謀取暴利、結交官員。畫署的官員們忌憚潤福的才華,不遺餘力打壓她,又因為當年害死思悼世子和大畫員的舊案,三番五次陷害她。

《風之畫員》的好看之處,不在於復仇和懸疑,而是人的情感。於琴伎,於師傅,都是心靈相通之交,文根英、文彩元、朴信陽三人的演技相當有說服力,怪不得給了那麼多鏡頭懟臉拍表情特寫。

在這個險象環生的故事中,正祖由始至終支持主角,這不是因為主角光環,而在於正祖這個人,童年的遭遇讓他的繼位之路如履薄冰,父親的遭遇讓他內心對真情充滿渴望。所以當他第一眼看到蕙園畫的風俗畫鞦韆圖時大受觸動,這是活生生的人,作畫之人能窺見畫中人的內心。

在《權力與人:思悼世子與朝鮮王室》一書中提到,「思」與「悼」在諡法中都具有強烈貶義色彩,英祖除了讓兒子物理性死亡,還想要他社會性死亡,王家的親情淡漠如此,而正祖還能存有對人間真情的善念,體悟到風俗畫中打動人心的地方,是《風之畫員》罕見的正面角色。

正祖念念不忘為父親平冤昭雪,於申潤福為父報仇這條線索相呼應,這大概也是他能看懂蕙園畫作的原因之一吧。

《風之畫員》的故事無處不圍繞著繪畫,展現畫作時的鏡頭語言也極為精妙,能讓觀眾一下子就懂得這幅畫好在哪裡,不失為古畫鑑賞科普劇。

還有一些畫面,通過暗喻,對人物的情感推波助瀾。

第四集端午節盪鞦韆,兩位女主在同一架鞦韆上高高盪起,明顯既有挑逗,又有高潮。女子盪鞦韆露出腳,本來在繪畫上就有性暗示。古代女子沒有內褲,歐洲洛可可風格名畫《鞦韆》也是通過盪鞦韆高高翹起的腳來暗示情慾。

《風之畫員》將這一幕處理得藝術,兼具風俗畫的通俗情趣和東方文化的含蓄。

飾演琴伎的文彩元演得真好,表情有故事有神秘感有層次,能透出人物的風骨。

歷史上真實的蕙園是男是女,是個謎。對她的記載超級少,只有畫作傳世,而且他的畫相當於咱們的小說《金瓶梅》之類,可能他像蘭陵笑笑生一樣,不願意透露自己的真實身份。

才華+神秘,這就為後世提供了巨大的創作空間。作者敢寫,編劇敢改,演員敢愛,便促成了《風之畫員》的唯美風貌。口有餘香,後勁十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25a789fffa6cde521bcb0a2405d02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