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的「樣板團」,上海京劇院得益於于會泳,山東京劇團後來居上

2023-07-09     人已去莫思憶

原標題:當年的「樣板團」,上海京劇院得益於于會泳,山東京劇團後來居上

「樣板戲」一詞可以說是由來已久,並且是頗有時代的特徵,其實當時不僅僅有「樣板戲」,還有「樣板團」、「樣板服」等等。

葉盛蘭著名的京劇大師,小生葉派創始人。

他的嗓音寬厚圓潤,氣度大方,扮相英俊,表演細膩,行腔剛勁遒健,華麗婉轉,龍、虎、鳳三音有機結合。

他能戲極多,文武昆亂不擋,代表劇目有:《群英會》、《呂布與貂蟬》、《羅成》、《周仁獻嫂》、《奇雙會》、《八大錘》、《雅觀樓》、《柳蔭記》、《西廂記》、《白蛇傳》、《打侄上墳》、《遊園驚夢》、《白毛女》等等。

而在當時也有「樣板團」,像北京京劇團、國家京劇院、上海京劇院、山東京劇團等等都屬於是比較著名的樣板團。

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其中比較突出的兩個劇院團。

上海京劇院

可以說上海京劇院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改編創排出了許多的優秀劇目,要知道當初的「八大樣板戲」上海京劇院就占了《智取威虎山》、《海港》兩齣。要知道這兩齣戲可以說都是經典,《智取威虎山》可以說是廣為流傳,而《海港》中「李麗芳」的唱段更是不可超越的經典。

然而後來上海京劇院更是創排出了《龍江頌》、《磐石灣》等等劇目,而這些其實離不開一個人,那就是于會泳。

于會泳著名的音樂家,他對於音樂頗有見解,並且對於傳統戲曲也十分感興趣,因為他的參加使得傳統京劇藝術與西洋樂器進行了融合,並且他也參與設計了許多的唱腔。所以說,上海京劇院當時革命現代戲以及樣板戲創排成功離不開于會泳的參與。

山東京劇團

在建國初期比較大的京劇團當初國家京劇院、北京京劇團、武漢京劇團、上海京劇院、天津京劇團了。

然而山東京劇團是因為《奇襲白虎團》這齣戲揚名的,當初這齣《奇襲白虎團》進京演出可以說是得到了馬連良、裘盛戎等京劇大師的認可,後來更是位列「八大樣板戲」之一。當時國家京劇院也曾經想再創排一個版本的《奇襲白虎團》,但是最終因為原版太過經典不可超越而放棄了。

再有就是革命現代戲《紅嫂》,這齣戲也是十分成功的,不僅僅有張春秋等京劇名家的參與,還有音樂家施光南的參與。

然而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後山東京劇院也遠遠不如以前了,創排出來的優秀劇目也是越來越少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259b2e9b3b70eb3e8fda9d0d12e3f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