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振的作用

2022-03-02     破殼科普社

原標題:晶振的作用

晶振也就是晶振振蕩器,是一種利用晶體作為頻率選擇元件來獲得逆壓電效應的電子振蕩器。它利用具有壓電特性的振動晶體的機械共振,以獲得具有高精度頻率的電信號。晶體振蕩器被認為優於陶瓷諧振器,因為它們具有更高的穩定性、更高的質量、更低的成本和更小的尺寸。

晶體振蕩器是固定頻率振蕩器之一,其中它們的精度和穩定性是最重要的考慮因素。它們通常使用與其他類型的振蕩器相同的電路,不同之處在於晶體取代了調諧電路。在晶體振蕩器中,晶體作為諧振器振動,產生的頻率決定了振蕩頻率。換句話說,晶體就像一個具有精確諧振頻率的電感器、電阻器和電容器的電路。在某些情況下,為了使晶體振蕩器具有更好的熱穩定性,會應用溫度補償。

晶體是指其中的原子、分子、或離子以規則、重複的模式朝各方向延伸的一種固體。

晶體與幾乎所有的彈性物質都具有自然共振頻率,透過適當的傳感器可加以利用。例如鋼鐵具有良好彈性、音速快,在石英晶體大量應用以前,鋼鐵被用作機械式濾波器。共振頻率取決於晶體的尺寸、形狀、彈性、與物質內的音速。高頻用的晶體通常是切成簡單的形狀,如方形片狀。典型的低頻用晶體則常切成音叉形,例如手錶所使用的。如不需要太高的精確度,則也可以使用陶瓷諧振器取代石英晶體諧振器。

在數字應用中使用晶體振蕩器有很多好處。晶體可以製造成具有廣泛的特定頻率。與調諧電路相比,晶體具有比 RC 振蕩器或 LC 振蕩器更高的 Q 因子、更好的溫度穩定性和更好的頻率穩定性。晶體振蕩器中使用的晶體僅表現出非常低的相位噪聲。

晶體振蕩器主要用於提供穩定時鐘信號的數字集成電路和需要高頻參考的特定應用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24e5bdc3cc196f90fc24ab715b5232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