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華為,想必現在大家都已經非常熟悉了,但是如果時間向前倒退十年的話,那麼想必大部分人其實對華為這個品牌並不了解,這主要是與華為所從事的事業有關。
我們知道,華為擁有強大且先進的5G技術,而5G屬於信息通信技術,也就是ICT,沒錯,華為的主營業務以前就是ICT,如果放在企業的事業群上來說,就是電信運營商BG。
此外,企業也需要ICT技術,尤其是一些國際巨頭,因此華為除了運營商BG,還有企業BG,這是華為之前的兩大BG。
而隨著智慧型手機的快速發展,華為的第三大BG,也就是消費者BG開始崛起,這也就是人們開始逐漸認識華為的開始。
雖然這三大BG看似各自獨立,但是也有相同的地方,即都是圍繞著連接與計算,連接指的是信息通信,而計算就是指的各種晶片。
然而隨著科技的發展,一種行的科技形態開始成熟,它就是雲服務,雲服務的誕生,與大數據有著直接的聯繫,正是因為大數據的到來,才需要雲計算提供強大的連接和計算能力。
既然雲服務也是圍繞著連接與計算,那麼自然就是華為的業務範圍,因此我們看到,華為近幾年開始大力發展雲服務,甚至還成立了第四個BG,即雲與計算BG。
就在今年的1月份,一直負責消費者BG的余承東,還成為了雲與計算BG的總裁以及行政管理團隊主任。
余承東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了,很多網友還親切的稱其為「余大嘴」,是說余承東經常說「大話」,不過後來的實際證明,余承東說過的大話基本都實現了。
不過現在,根據第一財經的消息,華為將第四大BG,即雲與計算BG撤銷了,該BG之前包含Cloud BU,即雲業務單元;計算單元,例如伺服器;機器視覺,例如智能攝像頭;最後還有存儲業務單元。
這次調整後,之前一直負責消費者業務雲業務的總裁張平安,這次被任命為Cloud BU 總裁,而計算單元、存儲等業務被劃歸到「網絡產品與解決方案」,該部門名稱改為ICT產品解決方案。
很顯然,以前的第四大BG被拆分了,通過這樣的變動來看,以前的雲與計算BG的業務,大機率應該是被劃分到了企業BG當中。
那麼余承東呢?這個並沒有更多的消息,不過根據之前1月份的任命來看,當時余承東也只是兼任著雲與計算BG的總裁等職位,可見當時的設定就是一個臨時任命。
因此余承東應該還是繼續深耕消費者業務,畢竟華為近期已經表示,並沒有放棄手機業務,旗艦機型還會繼續做下去,況且在華為之前制定的消費者業務規劃中,是有著1+8+N的路線圖的。
也就是說,除了智慧型手機業務,消費者業務中還有很多其他的產品,例如華為的筆記本電腦、智能手錶、智能手環、智慧屏等,近年來的增長都很明顯。
不過既然余承東之前管理的雲與計算BG被撤銷,那麼余承東也就可以輕鬆一些了,不過這個輕鬆也只能說是相對輕鬆。
因為華為的消費者業務還在從事一個偉大的視野,也就是建立屬於自己的軟體生態。
鴻蒙系統不久後就會開始進行升級推送,今年升級到鴻蒙系統的設備就會達到3億,可見余承東還是有不少事情要做,而且難度不小。
所以,我們也期待著余承東能夠帶領華為消費者業務再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