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和誰睡,成長方向不一樣,背後原因家長要知曉

2023-11-20     IF枕邊育兒

原標題:孩子和誰睡,成長方向不一樣,背後原因家長要知曉

閨蜜和我抱怨,她家的小寶寶和自己一點都不親。閨蜜的工作非常忙碌,每天早上吃完飯之後匆匆忙忙就去上班兒了,孩子一直都是婆婆幫忙帶著。每天晚上閨蜜下班兒回來之後,寶寶偶爾和她玩兒一會兒,多數時間都粘著奶奶

尤其是晚上,寶寶還會和奶奶一起睡,他們的床都不許別人過去躺。這讓閨蜜心裡很不是滋味,自己生的娃居然和自己不親。

很多寶媽和閨蜜一樣,因為工作忙沒有太多的時間陪寶寶。平日裡都是老人帶娃,晚上孩子也會跟著奶奶一起睡,久而久之,孩子自然會和老人親

寶寶從小和誰一起睡,就和誰的關係更加親近,這對於親子關係來說也有影響。閨蜜小的時候就是跟著爺爺奶奶一起長大的,即便是長大了,和父母的關係也很生疏,她表示自己成年了也很膽小。性格有點懦弱,不是那麼獨立,她不想讓孩子和自己一樣。

其實老人也非常辛苦,當初閨蜜生完寶寶之後,為了能讓自己睡個好覺,婆婆主動承擔起了哄娃睡覺的工作。這樣她的身體恢復的很快,迅速的返回了職場

閨蜜也是為了給孩子創造更好的生活,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工作著,也不得不把陪娃兒這件事情交給了家裡的老人。但是現在看到孩子和自己一點兒都不親近,她想著要讓孩子跟自己睡了,閨蜜的想法是對的。

電影《天堂回信》里的小男孩兒晨晨,從小就是和爺爺一起長大的。父母在他幾個月的時候就去國外了,晨晨5歲多時,媽媽從國外回來了,他看到自己的母親感覺到陌生又緊張。一直以來,爺爺都是晨晨最近的人,他無法和媽媽親近。

寶寶從小跟媽睡和不跟媽睡有區別

有一個很明顯的區別,從小不跟媽媽睡的孩子,可能性格懦弱,缺乏安全感

兒童教育專家小巫曾說過,誰和孩子一起睡,孩子就是誰的。這話聽起來非常直接,但是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孩子和誰更親近,取決於安全感和情感穩定性的建立。

也有人說,爺爺奶奶們身上有老人氣,會影響到孩子的睡眠。雖然這樣說不太科學,但是經常讓孩子和老人一起睡,確實不太合適,2個方面要注意。

1、影響寶寶發育

爺爺奶奶們年齡越來越大,他們睡眠的時間變得特別少。比如說,我假期帶娃回父母那裡時,老爸老媽早上四五點鐘就會起床,準備早餐,收拾衛生,還來回搬東西,吵得我們連個懶覺都不能睡。

可以想像,老人帶孩子也會早早起床,這就會影響到小寶寶。孩子在睡夢中,老人在旁邊活動,就會影響到寶寶的睡眠,孩子正是長身體的階段,睡眠不好自然影響到娃的正常生長發育

2、增加老人的負擔

很多人都說,寧可選擇出去干點活兒,也不愛在家裡帶娃。有的小寶寶白天睡覺,晚上哭鬧,老人照顧孩子根本休息不好。爺爺奶奶年齡大了,身體比較虛弱,半夜還要起來照顧孩子,身體也吃不消

爺爺奶奶帶娃睡,老人的身體負擔和精神負擔是雙重存在的。如果遇到不省心的孩子,會影響到老人的睡眠,長此以往,對於他們的健康也沒有益處。

寶寶是跟媽媽睡好,還是不跟媽媽睡好呢?

結果是可想而知的。跟媽媽睡的孩子更有安全感,性格也積極陽光

首先,在新生兒初期,寶寶會對照顧者產生情感上的依賴。

而依賴的主體主要是照看他的那個人,母親是最早的喂養對象,能給孩子穩定持續的安全感,所以說,孩子跟媽媽睡才是最合適的。

孩子不跟媽媽一起睡,性格可能會敏感,自卑。小寶寶的年齡小,他們還無法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意願,但是會哭鬧,焦慮不安。長大了以後受到了挫折或者是受到了不公平的對待,可能在某個瞬間就會想起兒時,仿佛被媽媽拋棄了的那種孤單感。

其次,0-3歲的階段,寶寶會建立起堅固的親子依戀基礎。

這個階段孩子和媽媽睡,才能夠得到足夠的關懷與情感滿足。孩子在媽媽的身邊更容易入睡,父母的睡前陪伴,是最好的親子時光,睡眠質量也好。

小時候和父母一起睡的孩子,長大以後性格更自信,有安全感和歸屬感,親子關係也會非常融洽。

《福布斯》雜誌的一項研究發現:與父母同睡的孩子出現的心理問題比較少。因為孩子和爸爸媽媽一同睡覺,他們入睡的時間更快,心態也積極樂觀。

在孩子需要父母的時候,及時給予回應。家長陪娃的時候要全心全意的和孩子交流互動,給他們高質量的陪伴。童年的時光很短,錯過了就無法再彌補。

Tips:嬰幼兒時期多給孩子提供與父母建立親密關係的機會,孩子看待世界的方式,來源於父母,同樣如何與外界建立親密關係,也來源於父母

枕邊育兒寄語:

寶寶剛剛出生的前幾年,是爸爸媽媽們最忙碌的階段。很多家庭是老人幫忙照顧孩子,寶寶的飲食起居基本都是爺爺奶奶安排的,爸爸媽媽只是起了一個輔助的作用。父母們即便是工作忙碌,晚上也儘量陪著孩子一起睡。良好的睡眠有助於孩子的生長發育,讓娃的身體更健康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24996916aeb28f6e9462e0f94f19cfb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