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取得一點小成功之後,經常口中念念有詞地說,要感謝上帝。可是轉念一想,我們真正要感謝的是自己的家人,是父親、母親,是他們支持了我們的夢想。
每個人都有夢想,都在這個道路上努力奮鬥。心有夢想,心懷感恩,才會走得更遠。
對於青年學生來說,高考是每一個學生實現人生夢想的第一個門檻,有人鯉魚躍龍門過去了,未來可期,但是也不是百分之百的會獲得成功,未來的道路還是要靠每一個人自己一步一步的走出來。
你們是否還記得2019年,那個高考後走出考場跪地謝母的孩子,他考了635分,卻放棄了985名校,選擇了一所211的學校,那麼他現在怎麼樣了呢?
孝順有愛的孩子
這個孩子叫王恆傑,是合肥168中學學生,成績一直很不錯。他在高考結束走出考場時,二話不說給母親跪下了,對母親說,「媽媽,這些年,您辛苦了」。
高考時對各種學子新聞都很關注,立刻各媒體上就出現了「高考結束,孝順孩子出來給母親下跪」的標題。一下成為熱點,媒體立刻就關注這個孩子的背景以及後續他的高考成績,持續的跟蹤報道。
王恆傑是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父母離異多年,一直跟隨母親生活,母親平時是做服裝生意的,但是孩子到了高二,母親就暫時放下了生意,開始了陪讀生涯,給到孩子支持,希望他考上心儀的學校。
母親在學校附近租了房子,從頭開始學習做飯,每天為王恆傑做好後勤工作,一天天的陪伴兒子拼搏,等待高考。
高考放榜,王恆傑不出意外,考了635分的高分,這個成績完全可以上985名校。王恆傑卻選擇了北京郵電大學,這所211大學的計算機專業,很多人表示不理解,他的媽媽表示完全支持兒子的選擇。
他的母親對於自己孩子的決定,表示理解,因為在未來的路上,很多事情都需要孩子自己去做選擇,只有他自己認為合適就好,家長不能越俎代庖。
他並沒有報考985院校,而是選擇去北郵。很多人對這件事都充滿了疑惑,985的畢業選擇不會更好嗎?了解以後才明白,這個男生不僅聰明勇敢,還很有想法。
王恆傑說,他報考的是北郵,這是一所211學校。他選擇了計算機專業,他說北郵的計算機專業在國內評分很高,以後會有很多的機會大有作為。
這個男孩子並不因為是單親家庭出身的,就有很多性格上的缺陷,而是一個性格開朗,謙遜,待人真誠,有孝心的孩子。在學校他不僅是個學霸,還是一個運動高手。在音樂方面,他還會彈鋼琴,算是個多才多藝的孩子。
一年過去了,他升到大二,還有一些媒體在關注這個男孩,發現在大學他依然是個學霸。
來到北郵,他很開心也學到了很多東西,並且覺得自己在青春歲月,我們不應該浪費時間,而是去學習更多的知識。
他說自己是一個有追求、有夢想的人,因而也會努力學習,努力奮鬥,不會給父母丟臉。
家庭教育的作用
這樣的青年才是我們期望中的,他是未來可期的人。
從王恆傑的身上,我們看到了好的教育給到孩子的作用,王恆傑的母親在孩子關鍵的高中階段,放下自己的事業去陪伴兒子拼搏,給與孩子支持,等到孩子考上大學得到孩子正面的回報。
教育是一個雙向的過程,現在很多家庭往往是單向的,只有輸入沒有輸出,這樣的教育是失敗的,一個不懂得感恩的孩子,是不會為社會做什麼的。
從之前的的採訪中看到,王恆傑說自己對未來是不迷茫的,因為母親一直支持他的夢想,選擇,母親一直作為朋友去為他排憂解難,疏解他的壓力。
還有一點,母親從不給他巨大的壓力,不會罵他不爭氣,而是讓他自己去體會應該怎麼做。
他們的相處是朋友一樣的,彼此敞開心扉,當他有困難需要幫助時,母親會去幫助他。當他遇到困難想放棄時,母親給他安慰和鼓勵。在他驕傲時,母親也會適時地潑點冷水。
在這個過程中,他明白了母親的用心良苦,也明白了自己今後應該走怎麼樣的道路。他相信自己在今後的歲月里,很好的回報母親對自己的培養。
中國式的家庭教育的經驗教訓
中國家長一般面對高考是不敢懈怠的,對於孩子未來都是操碎了心為他們安排,一切都是出於無私的,但是卻給孩子帶上了愛的枷鎖。
很多孩子感到壓迫,他們被愛的名義安排好了人生,家長需要他們的回報,這些弄得孩子心情很壓抑。
其實每個孩子因為性格不同,那麼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也應該不同,因材施教是關鍵。
王恆傑母親的教育方式對這個孩子是成功的,並不一定適用於所有的孩子,也不要盲目地去學習追隨。
中國式的教育悲劇一是,培養出極度的利己主義者,毫無感恩的心,自私,自立,只為自己考慮。還有就是培養了只會讀書毫無生活能力的巨嬰,不會思考。
從王恆傑母親的教育方式可以總結出正確的經驗。
一定要學會和孩子做朋友,處理好關係,不要過多的對孩子打罵,用過於簡單粗暴的手段去解決教育的問題
需要培養孩子的幾個特性,禮貌,誠實,不要過多的去要求成績。首先是教會孩子做人的道理,然後才是如何去學習,還有正確對待學習的態度。
要讓孩子發自內心地去尊重他人;要讓他學會寬容大度、真誠待人。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強加於孩子們身上,要多給孩子們溝通。在父母眼中,他們可能認為,自己的孩子就應該要聽從自己的安排。
換位思考,多多傾聽孩子的心聲,在他們遇到困難時給予孩子幫助,給到正確的引導。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不要強迫孩子做一些不切實際的事情。
父母需要以身作則,不要要求孩子做很多,自己卻做不到,一定要給孩子做一個榜樣。
小結:
一個好的教育,是需要雙向輸出輸入的,父母尊重孩子的意願,孩子孝順父母。兩代人之間需要相互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