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島語
全球招募!
7月13日,南京發起「全球數字服務商招募計劃」,向全世界發出「英雄帖」。邀請科技、商貿、金融、文旅、樞紐物流等領域的知名服務商品牌,選擇南京、攜手南京、深耕南京。
而就在一周前,最高領導人剛剛結束了在江蘇的考察,對江蘇提出了「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的殷切期許。
在這個背景之下,南京高規格召開了「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推進會」。
這一信號被外界解讀為,南京正在率先用實際行動,落實工作指示。
「開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不僅是南京市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機遇,也是江蘇省承擔的重要使命任務。」江蘇省商務廳廳長陳濤在大會致辭中就提到這一點。
在江蘇以及南京調研期間,最高領導人提出「要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積極打通堵點、接通斷點,不斷創新吸引外資、擴大開放的新方式新舉措」,強調要「推動數字經濟與先進位造業、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
作為經濟大省江蘇的省會城市,南京身處「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三大國家戰略的區域交匯點,同時也是江蘇全省唯一疊加「服務業擴大開放+自由貿易試驗區」兩大國家重大開放戰略的城市,可以說是承擔重任、身扛重責。
那麼,接下來南京如何干出「走在前、做示範」的過硬業績,南京提出向全球招募數字服務商的底氣又是什麼?全球數字服務商能給南京帶來什麼?主政者如何同時答好「開放」和「融合」這兩道具有挑戰性的難題。
這些都是外界所期待的「南京答卷」。
去年底,南京獲批成為了全國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城市之一,這也是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首次在副省級城市落地。
自進入「國家隊」以來,南京的時刻表里,就處處透露出一個「先」字。
「試點總體方案」推出的半年內,南京已經把其中104項綜合試點政策任務里的50餘項,落地實施。在科技、金融、健康醫療、司法、商務服務等重點行業領域,擴大開放取得重大進展。
政策,特別是試點政策,也不能只停留在辦公室。
5月份,借著第三屆江蘇發展大會的東風,南京舉辦了「金陵故鄉行」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專場交流活動,隨後緊接著在6月份,南京特意到蘇州,舉辦了一場「太湖論壇」服務業擴大開放推介交流會,主題是「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
南京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推進會現場
顯然,這兩次活動,都是精心安排和設計了,這從側面也印證了南京對服務業擴大開放這項工作的重視和用心。
在上周的這個擴大服務業開放的推進會上,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韓立明表示,擴大服務業開放為南京產業鏈強鏈補鏈延鏈提供了新動力,有利於打通堵點,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融合化發展,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競爭力。
很明顯,南京已經把「擴大服務業開放」放到了一個特別重要的高度和位置。
為什麼這麼說?
實際上,今年開年以來,各地政府包括南京在內,都把「拼經濟」放到了首要位置,顯然經濟發展還是「硬道理」。
但怎麼去把經濟這架飛機啟動起來,各個城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比如像淄博,靠燒烤這一「招牌」,不但收穫了流量和關注,還拉動了消費,甚至引進了投資。
老實說,像南京這種已經跨進「萬億GDP」的城市來說,要想把高質量發展的引擎點燃,各方面難度更大。
比如說南京的產業鏈,其實南京的工業門類都比較齊全,其中四大支柱產業、「2+6+6」創新型產業在全國都是有地位的。但怎麼把它們繼續做大做強,如果靠自身的自然發展,顯然是達不到「在高質量發展上繼續走在前列」的要求的。
怎麼辦?那就要靠外力了。
韓立明書記說得很明確,南京產業鏈的「強鏈」、「補鏈」、「延鏈」的新動力就是來自「服務業的擴大開放」。
何謂「全球數字服務商」?
其實是指具有較高國際業務能力的國內外跨國數字服務型企業。
這些企業能身在南京、輻射全球,具備內外聯通、數字賦能、資源整合、全球運營等能力,能夠提供數位技術、數字產品、數字平台、跨境電子商務等服務,是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重要經營主體。
「全球數字服務商」,主要提供五大類服務類型:
·數位技術型服務商:通過信息通訊網絡交付,應用於智能生產的全球信息技術服務商。
·數字產品型服務商:以數字形式,通過信息通訊網絡傳播和收發的全球數字產品服務商。
·數字服務型服務商:以全部或部分通過數字形式交付的跨境服務商。
·跨境電商型服務商:提供對外貿易電子商務服務的全球服務商,促進實現傳統國際貿易流程的電子化、數字化和網絡化。
·共享中心型服務商:在企業跨國公司母公司集團授權下,整合多種關鍵性業務職能,運用數字化技術,統一為母公司在全球/全國的經營職能,如研發、生產、銷售、售後等,提供標準化、規範化的服務。
對南京城市略有了解的人,一看就明白,這個「全球數字服務商」和南京,用現在流行的話來說,那就是「雙向奔赴」。
企業助力南京,南京也在賦能企業。這種「雙向奔赴」不只是關於發展上的能級躍升,在更高維度上,也是企業與政府一起,在探索一種全新的制度型開放路徑。
南京這座城,本身內里就有一層「數字內核」。
作為國內首座「中國軟體名城」,南京正在著力打造一個萬億級產業集群,中電十四所、玻纖院等大所大院,正集中攻關基礎軟體「卡脖子」關鍵技術。「數字」兩字,重過千金。
中電十四所,我國雷達工業的發源地
在中國正在步入「服務主導型」經濟架構的窗口期背景之下,長三角重鎮南京,利用「試驗田」的優勢,找到一條「數字經濟與先進位造業、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的南京方案。
在去年年底這批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城市名單里,除了南京,還有瀋陽、杭州、武漢、廣州、成都這樣的「重量級」城市。
以電商經濟見長的杭州,在持續優化海外倉布局,已經成為一座跨境電商雲集的巨埠。
瀋陽,則把側重放在了打造「東北極」上,中德園及中日、中韓、中俄產業園等園區經濟,極具瀋陽區位特色。
身處粵港澳大灣區的廣州,正在打造萬億級「智車之城」,在「兩業融合」版塊,廣州正在各大生產車間中進行實踐。如廣汽埃安,已經利用工業物聯網、大數據分析等手段,建成國內首個純電專屬工廠。
某種程度上說,這趟試驗田裡的競爭之旅,「更南京」似乎是南京面對瞬息萬變局面時的一種解法。
用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陳之常的話來說,南京的服務業開放創新工作,是要「為全國服務業擴大開放探路徑、做樣板」的。
這一次最高領導人來江蘇考察調研,是十八大以來的第四次江蘇行。在南京,最高領導人去了江寧的兩處地標,紫金山實驗室和南瑞集團有限公司。
南京江寧區的紫金山實驗室 褚旭峰 攝
紫金山實驗室成立於2018年,算是南京乃至江蘇的一張重大科技創新平台的硬核切片,1000多人的科研隊伍,在網絡通信與安全領域已創下「六個全球第一」。
紫金山實驗室正在持續做前沿性研究
80歲依然活躍在實驗室一線的劉韻潔院士,2014年曾向最高領導人做過有關研發工作的彙報,再次見面,劉韻潔院士的「見面禮」,是代表團隊講出的這一句「以十年磨一劍的堅持,初步攻克了一系列核心技術「。
而南瑞集團,如今是能源電力及工業控制領域的全國領軍企業,通過新技術智慧賦能,正在打造智能電網國家先進位造業集群。在其周邊,智能電網產業谷集聚了280多家智能電網關聯企業。
南京有南京的產業特色和優勢,換句話來說,南京的製造業、數字經濟和服務業,天生就在一個「鍋」里,現在需要的就是高明的廚師,把它們融合成一道「色香味俱全」的高質量發展「名菜」。
南京用擴大服務業開放這項工作,最終要實現的是「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融合化發展」。
無論是看向紐約、東京或倫敦,會看到這些國際門戶城市,無一例外都曾是製造業中心,在進入後工業化發展階段後,憑藉其積累的各類資本、人才、公共服務等資源,繼續在全球展開經濟、創新和文化敘事,尤其在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版塊,國際門戶城市占據極強的話語權。
南京被納入到國家試點戰略,也正是因為其「底子」深厚。
今年截至5月底,南京全市實際使用外資39.16億美元,同比增長25.5%;一季度,南京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6%,對全市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71.3%,拉動全市經濟增長3.7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眾多外資行業龍頭和高技術企業在寧投資落戶、增資擴產,在不斷為南京重點產業強鏈、補鏈、延鏈注入新動能。
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陳之常,在講述南京服務業擴大開放的側重點時,特別談到了要在重點行業開放、兩業深度融合、體制機制完善等方向上創新突破。
怎麼理解?
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很多年以前我們外貿是服裝、家具、家電「老三樣」,但經歷高技術、高附加值、綠色轉型,南京外貿「新三樣」已變化為鋰離子蓄電池、太陽能電池、電動載人汽車,這就是一種穩中提質、結構優化。
普華永道中國管理合伙人黃佳,還有一個更直觀的說法。
他舉了一個例子,近年橫掃全球、誕生於南京的電商購物平台Shein,本質上並不是一個服裝企業,而是一家服務業企業。
「幾千名工程師乾的是供應鏈整合,即用最快的方式,用最低的成本和最好的質量,5天時間給全球的客戶交付服裝。這家公司的創業者做外貿的過程當中,深刻體會到了產業鏈和服務對整個行業的潛在顛覆。為什麼誕生在南京?正是因為南京有著一些與眾不同的『氣質』」。
再看南京的揚子石化,作為傳統老牌企業,正在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領域,著力於鋰電池隔膜料、光伏膜料等關鍵短板新材料的產業化、系列化和高端化,正是生產性服務賦能傳統製造,讓「卡脖子」產品的國產化,變得更為順利。
在南京本土成長起來的產業網際網路平台匯通達,一直堅持用數位技術和供應鏈能力服務鄉鎮夫妻店,賦能鄉村傳統商業、服務產業鏈上下游夥伴,著力構建城鄉雙向流通新商路,可以說是在以「產業數字化」「終端智能化」,來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積極助力「國內大循環」。
一老一新,一重一輕,恰好展現了南京的A面B面,在某種內在聯繫上,其實兩者就是一體兩面。
不只是本土企業,全球100年、紮根南京30年的菲尼克斯電氣,近些年也正是在發力以數字化生態賦能更多製造企業。
在菲尼克斯看來,不管是產業端不同主體之間的有效連接,還是企業內部不同的職能部門、不同的價值鏈端之間的有機的結合,都是智能時代新的突破點和躍升點所在。
南京一直致力於通過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實現服務業為製造業賦能增效,目前已有43家企業和區域列入國家、省級兩業融合發展試點,位居全省前列。
在不同切口和維度,南京正結合自身優勢和特色,在中國式現代化城市實踐中展現南京作為。
市委書記韓立明還特別提到,要把把南京創新放在國家戰略需求的大盤子中去認識和定位。
南京的高水平對外開放,不只是在加速,更是在轉起一道增長飛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