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隻貓被困封控大樓,深圳衛健委喊話:「電話多少?我去救!」

2022-01-17     貓來了

原標題:三隻貓被困封控大樓,深圳衛健委喊話:「電話多少?我去救!」

希望是附立於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疫情下的養寵家庭,上演了太多的悲劇。我們旁觀者再憤怒,也只不過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沒辦法,有人的地方,人的自我意識就是最核心的判斷標準。

但今日,深圳的這三隻貓,卻在這時代的黃沙中,活了下來。

來自深圳的愛玲女士養了三隻貓,正是這三隻貓,陪伴了她在深圳的無數個日日夜夜。

年前,愛玲女士由於業務繁忙,經常要出差,只得把自己的三隻愛貓寄養在公司,打算春節放假後,再把小貓咪接回家好好補償。

愛玲女士公司的同事都對寵物十分有好,為了好好照顧同事家裡的小貓咪,他們還專門在公司設置了貓房,裡面有貓糧、玩具等等。

閒來無事的時候,同事們還會去陪著小貓咪玩兒,愛玲女士的三隻貓在這裡呆著,都添了幾分冬膘。

正當愛玲女士安心在外出差時,卻接到了公司大廈的封樓通知

1月7日,疫情,又來了!

由於通知的時間是在夜晚,且事發突然,公司的同事們皆已離開公司,誰都沒有想到,公司留守的那三隻小貓,會被困在那棟大樓里!

愛玲女士遠在外地,心急如焚,她想到了疫情防控下,貓咪一樁樁一件件的慘案,不禁內心發涼。

雖然儲備糧還夠吃三天,但封控的時間還不知道要持續多久,那也只夠吃到1月10號的啊!

愛玲女士趕忙聯繫大樓的物業和社區工作人員,但他們也無法進入封控區,實在無法幫助她。

愛玲求助無門,誤打誤撞地在深圳衛健委最新發布的文章評論區留言求助。

「希望您們能幫到我!」

在短短的五分鐘內,這條沒有被精選的留言,就收到了深圳衛健委的回覆。

「電話多少?」「會有人和您聯繫!」

1月10日,貓咪已經被封控近80個小時, 正是貓咪將近斷水斷糧的最後時刻。

幾分鐘後,愛玲女士便接到了深圳衛健委工作人員打來的電話。

「明天有消殺人員要去到這棟大樓進行消殺工作,可以幫您帶進去一些必備物資,您只需要把東西準備好,送到大廈警衛處就可以。」

話雖不多,但字字有用,字字暖心。

11日上午9點鐘,愛玲女士將自動喂食器、水、貓糧等物資送到警衛處,由疾控人員前去將物資轉移給貓咪。

僅僅兩個小時後,愛玲女士就接到了消殺人員反饋的喂食圖片。

貓糧富裕,水源充足,貓咪情況穩定,愛玲女士懸著的一顆心,終於落了下來。

至此,3隻貓被封控100小時後,糧食和水得到補給。

事後,愛玲女士很感謝消殺人員,最感謝的,還是時時都在的深圳衛健委。

「我在深圳生活了三年了,每次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溫度,都讓我覺得,生活在深圳,是一件幸運的事。」

「很幸運深圳這座城市非常有溫度,不會以物種區別生命,認為每一條生命都是寶貴的。也很感謝深圳衛健委幫助我們這麼快就解決了問題。」

除了這件事情,在1月8日,深圳衛健委還曾通過自己的公眾號平台,救了一個孕婦,和一個未出世的孩子。

由於深圳疫情突發,做核酸的人變多,結果遲遲不出,可孕婦懷胎八周,狀態非常不穩定,甚至出現了流血的情況。

深圳衛健委沒有更多的話,只是是熟悉的這一句「電話發我」,便迅速解了這場燃眉之急,避免了一場悲劇的發生。

「電話發我」的背後,體現的是疫情當下,一座現代化城市的溫情與便利。

對待人和寵物的態度是檢驗一個現代文明的標尺。上海、香港、台灣等國內地區,都在疫情中對寵物、對人體現出了應有的生命尊重與人文關懷。

這次,深圳交出的這份答卷,屬實是讓在黑暗裡摸索的我們,看到了那一絲光明。

我們不怕犯錯,怕只是怕,知錯不改。

有人說,動物,禽獸,應當以人為先,從來如此。

可從來如此,便對麼?

魯迅先生向來是活的明白的,「墨寫的謊言,決掩不住血寫的事實。」

既然掩不住,那就在它的後面,書寫一段截然不同的歷史吧。

希望大家可以把文章轉發出去,深圳衛健委的做法,值得更多的城市看到、學習。

將來、現在、將來,於現在有意義的,才於將來有意義,不是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2149cce45d1dcc2ebf7c643fa13a314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