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窈窕媽媽。
這兩天翻看手機,被一個新聞氣炸了。
昆明某婦幼保健院在產房安裝攝像頭,把生產視頻當成紀念品售賣斂財。
試想一下,生孩子的時候私處暴露、身心煎熬,結束後有人告訴你生產過程被記錄下來,需要花錢購買,我想誰都不會好受。
有記者拿到了產房的攝像頭分布圖,看完後倒吸一口冷氣:
多個吸頂式攝像機安在產房、手術室和洗澡間的天花板上,對準稱重台、輻射台、撫觸台、洗澡盆、游泳缸以及產床,醫務人員可通過腳踏開關控制。
其中大部分攝像頭安全性能很低,能輕易被不法分子遠程破解。
這意味著產婦在該醫院可能被360度拍攝,毫無隱私可言。
一旦泄漏,會成為產婦一生的陰影。
這樣的事,還真就發生了。
誰來保障產婦尊嚴?
有網友曝光,在二手交易平台「某魚」上,有人以壓縮包的形式公然售賣婦產科偷拍視頻。
這些視頻清晰地標上了項目和價格,吸引了不少人購買。
在這些人眼裡,根本不知女性尊嚴為何物;女性隱私?那是用來賺快錢的「工具」。
目前,這些帳號已被查封。
如果你覺得這只是個例那就錯了。
幾萬人線上公開觀看婦科手術直播,你敢信嗎?
前不久,有網友舉報了某網站上的一場特殊的直播。
說它特殊,是因為直播內容既不是才藝表演,也不是連麥聊天。
播的是什麼呢?
婦科手術!
而且攝像頭全程對準患者的隱私部位。
可怕的是,直播被切斷的時候已經播了一個半小時,全網圍觀。
我真的不敢想,如果患者知道自己的隱私部位被公開直播,她會經歷怎樣的痛苦與煎熬?
更心寒的是,男麻醉師手術過程全程偷拍直播,旁邊的男同事並沒有制止。
說真的,我很氣憤。
無法想像女性最脆弱的時刻,被人進行了一場光明正大的偷拍,且沒有人事先徵求她的同意。
女性的痛苦、隱私在這些人眼裡只是意淫、獵奇、取樂的對象。
產婦的尊嚴?他們才不在乎。
事情曝光後,醫院受到處罰,涉事醫生也被吊銷資格證。
然而,事情遠沒有結束。
因為,女性在產房失去尊嚴,由來已久。
那些失去尊嚴的產婦
有研究表明,產後抑鬱的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生產時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
這讓她們在此後很長時間內感到羞恥和尷尬,陷入負面情緒的怪圈。
一位網友分享了一段內檢經歷:
生產前,正好趕上查房。
主人帶著十幾個實習生,男男女女擠了一屋子看我做內檢。
主任直接把手伸進去內檢,我都要痛死了,其他人還在那嘻嘻哈哈討論我。
生完寶寶給我縫針時,我一直在慘叫,醫生讓我不要喊了,還說誰沒生過孩子,以後考慮清楚再要。
還有人至今回憶起生產經歷,並沒有新生命降生的喜悅和感動,而是覺得噁心。
她說,自己生產時,一個醫生毫不避諱地,把她的隱私暴露在一群陌生人面前。
生產全程沒有拉帘子、沒有關門,也沒有讓家屬迴避。
「換句話說,誰想看一眼,就能看個夠」。
沒人事先徵求她的意見,面對這一切,她沒有任何心理準備。
本來她想著忍忍就算了,直到有陌生人對著她的隱私部位拍照,她當場就氣哭了。
此外,僅生產時那份狼狽,已經足夠讓產婦羞恥和尷尬。
「因為在產房裡大小便失禁,現在想起來還覺得羞恥。因為側切打了兩針局麻,孩子出來後,我只覺得屁股呢有點熱熱的,才知道我大便了……」
我想說的是,醫生都希望患者對他們的工作抱有善意。將心比心,也該讓患者感到尊重和理解。
寶媽@忽護呼虎 曾在生產被護士罵哭:
一開始護士就告訴我,她不想聽到我任何亂叫的聲音,所以我儘量不出聲。沒想到她又冷嘲熱諷「你這麼斯文怎麼生孩子,你這樣是耽誤我們下班」。
她聽話也不是,不聽話也不是。生個孩子,還得當別人的出氣筒。
對此,有人說 「產房就是戰場,戰場上你會怪長官罵你麼?」
聽著好像挺有道理。
但關鍵是,醫生和病患也不是上下級關係。
拿產房和戰場比,是偷換概念。
產婦是人,是人就應該被尊重。
事實上,在保護產婦尊嚴與隱私方面,社會和家屬層面做得還不夠好,很重要一個原因是,他們根本沒有意識到產婦有尊嚴需求這回事。
改變之路道阻且長,還好,現在就可以開始。
讓產婦得到尊重,不是說說而已
每個產婦的尊嚴和隱私都該受到保護
產婦到底應該被如何對待,首先需要整個社會關注她們的心聲。
我逛了很多產婦相關的帖子,發現大家的訴求其實都是最基礎的:
不希望自己的身體等隱私被醫生在辦公室、走廊等地方大聲談論;
希望醫生在檢查、治療時關好房門,做好身體隱私部位的遮擋,避免不必要的暴露;
手術結束後希望有人幫忙擦凈血污,適當遮蓋身體裸露部分;
如果內檢或手術中需要帶實習生來觀摩學習,希望能提前徵求本人的意見;
在未經患者本人允許的情況下,不希望被人拍攝視頻和照片。
說到底,產婦是否有尊嚴感,不在於對醫生暴露了隱私部位,而是醫生是否讓產婦感到被尊重。
任何理由,都不是忽略產婦尊嚴的藉口
有人說,在醫生眼裡產婦就是一塊肉,生孩子還要談尊嚴,有點矯枉過正了。
曾經為了打破這種羞恥感,每次我都暗示自己「沒關係,反正醫生也不認識你」。即使這樣,我仍然很難做不到內心波瀾不驚。
以前我也想,是不是自己太矯情了?
後來,我才明白,我就是被這種固有觀念綁架了。
「產婦在醫生眼裡是塊肉」,這種說法本身就是在抹殺正常的尊嚴需求。
一位媽媽回憶「娃生出來後,胎盤子在肚子取不出來,叫了個男醫生來掏,醫生全程不耐煩的樣子,掏的我痛死了。那一刻,我覺得尊嚴也隨著胎盤一同被剝奪了。」
這件事給她造成的影響是——她因為在生產時被粗暴對待,產後抑鬱了兩年。
不想被別人看隱私,是很正常的事吧。為什麼產婦有這種需求就是「作精」了呢?
不管什麼理由,都不是忽略她們尊嚴的藉口,希望各個環節的人都能給她們多一些耐心。
尊重產婦的權利,少圍觀,多體諒
豆瓣上有個討論「產婦尊嚴」的帖子,數百條評論看得我揪心:
婆婆說「人家都能好好生孩子,你卻要開一刀才出來,太沒用了。」
「我哺乳時,遭到了親戚和公公的集體圍觀。」
「老公陪產完,說我下面血肉模糊的樣子太嚇人了,我哭了很久。」
還有人認為打無痛對孩子對孩不好,產婦疼得死去活來、大小便失禁、尊嚴盡失……家屬卻無動於衷。
無數權威醫學論文曾證實,而且我在之前的文章里也曾多次強調:無痛分娩非但不會影響孩子的健康,還會提高生產過程的安全性。
所以,希望所有家人能做到,別再讓無知讓產婦無端承受不必要的痛苦。
從產房出來的女人,哪個不是鬼門關走一遭?
分娩,是女性一生最脆弱,敏感、痛苦的時刻。
此時,她們更需要得到應有的尊重和理解。
說到底,很多時候讓產婦抑鬱的,或許不是身體的疼痛,而是心理的折磨。
冒著巨大的風險生孩子,卻連家人基本的尊重和理解都得不到,多讓人寒心啊。
跟很多姐妹聊過,一致認為:老公是產婦的最後一道心理防線。
就算醫護人員做得不夠完美,但只要老公足夠貼心,也能很大程度上消解孕婦的負面情緒:
多多關注妻子的情緒變化,發現她有負面情緒要耐心開導;
妻子和公婆之間有什麼矛盾,能夠積極調解;
從孕期到生完,都積極參與、耐心陪伴,比如一起準備待產包,一起帶娃;
理解她的小情緒,多多稱讚她,你的肯定對她來說真的很重要。
在經歷生育的過程中,女性會經歷擔憂、無助、和恐懼。
被尊重、被愛護,才能更好治癒生育帶來的傷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