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靜縣:綜合運用「加減法」為基層減負

2019-07-31     和靜零距離

和靜零距離訊(通訊員:何學林 敖雲其米克)近年來,經常聽到基層幹部抱怨:會多、報表多、檢查多、任務多,天天像是「滅火」一樣,這裡「熄」了,那裡又「燃」起來了,而真正為老百姓辦實事解難事卻少了。

2019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通知》,明確提出將2019年作為「基層減負年」,對整治文山會海、解決「留痕主義」的問題提出了硬要求,硬措施。結合實際,和靜縣出台了縣級層面的「基層減負」具體措施,按照「減文件會議、減督查考核、減信息簡報、減數據台帳、減微信群」的「五減」法,「加學習、加責任落實、加服務群眾、加巡察監督、加執紀問責」的「五加」法,逐項制定減負任務,真正做到為基層鬆綁減負,做好鬆綁減負「加減法」。

力戒「形式官僚主義」,做好基層減負「減法」。針對《自治區黨委辦公廳關於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20條措施》,和靜縣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主動擔當,一是做好文件會議的「減法」。大幅精減文件數量,各類文件、會議同比減少30%-50%,嚴格控制會議數量和規格,嚴格控制文件字數,督促鄉鎮、部門和村級少開會、開短會,開管用的會,使基層幹部從開長會、聽報告、轉文件等工作中解放出來。二是做好督查考核的「減法」。將全縣各類檢查考核內容縮減90%,合併為2項,撤銷縣委群眾工作督導組,把督促檢查納入紀委黨風政風常態化監督檢查,確保對鄉鎮、縣直部門的督查檢查考核事項同比減少一半以上。縣直部門對鄉鎮的檢查實行報批制度。三是精簡信息簡報,將每月需要報送的信息簡報縮減50%,停發「訪惠聚」駐村工作信息,取消信息簡報考核工作。四是做好數據台帳的「減法」。創新工作方式,充分運用電子政務、手機APP、大數據平台等方式,用「電子」代替「紙質」,各類問題整改以整改清單形式報送整改進度,不再行文報送,降低部分台帳報送頻次,由每日報送改為每周一報,各類手冊的填寫不再作硬性要求。五是做好政務工作群的「減法」。對各部門各單位面向基層建立的政務APP、微信群、QQ群進行摸排,按照每一類型每個單位只保留一個的原則,督促相關部門單位對超出部分進行清理。通過下發限期整改通知、會議通報等形式,狠抓整改落實。

激發乾部內生動力,做好基層減負「加法」 。在基層減負工作中,既要做減法減輕基層幹部負擔,也要做加法,讓基層幹部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服務群眾上下功夫。一是在提高認識上做「加法」。將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為全黨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重要內容,教育引導黨員幹部牢記黨的宗旨,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樹立正確政績觀,把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統一起來。二是在壓實責任上做「加法」。改進工作評價方式,更加看重工作實績和群眾評價。不以簽訂「責任狀」,變相向基層推卸責任、轉嫁壓力。對照《20條措施》全面開展自查自糾,列出突出問題清單和整改措施,狠抓問題整改。三是在服務群眾上做「加法」。深化「放管服」改革,圍繞「五減一優化」工作目標,深入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簡化辦事流程,優化服務模式,圍繞為人民排憂解難,推動更多事項實現「一次不跑」或「只跑一次」,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四是在巡察監督上做「加法」。縣委第六輪巡察將貫徹落實《20條措施》納入巡察監督內容,對發現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及時反饋,督促整改落實。同時,加強與組織、信訪、農經等部門信息互通,優化整合各專項領域信息資源,圍繞重點人、重點事、重點環節和重點領域開展巡察,把真實情況摸清楚,避免搞痕跡主義。五是在執紀問責上做「加法」。組織3個重點工作監督檢查組通過個別談話、調閱材料等方式,跟蹤了解為基層減負的責任是否落實、措施是否有效、基層是否滿意。對落實「基層減負年」要求喊口號、裝樣子、搞變通,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整治不力、屢教不改,問題依然突出的嚴肅追責問責。同時,完善問責制度和激勵關懷機制,堅持嚴管與厚愛結合,嚴格按照「三個區分開來」要求,依規依紀依法嚴肅問責、規範問責、精準問責、慎重問責。

和靜縣做實做細「基層減負」工作,減的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加的是黨員幹部的責任擔當。目前,全縣黨員幹部「輕裝上陣、安心工作」,回歸到服務基層的本職當中,有更加充裕的時間為群眾解決困難了。

1

終審:秦龍

審核:齊加富

編輯:尹可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熱線電話:0996-5022147

實時資訊 新聞熱點 美食美景 風土人情

盡在和靜零距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1vA3R2wB8g2yegNDheY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