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山旅遊環線龍泉山隧道右洞今日貫通

2020-04-29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

4月29日8時59分,經過中鐵八局建設者近一年的艱苦奮戰,成都東進戰略橋頭堡工程——龍泉山旅遊環線陳家溝隧道右洞順利貫通,標誌著全線工程建設取得重大突破。

龍泉山旅遊環線陳家溝隧道位於金堂縣五鳳鎮金鳳村境內,全長577米,隧道洞身以泥岩、長石砂岩、粉砂岩及砂岩為主,屬極軟岩及軟岩類,構造裂隙較發育。該隧道是全線唯一一個隧道工程,設計圍岩等級全部為Ⅳ、Ⅴ級,施工安全危險極大。

面對年初嚴峻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參建單位中鐵八局積極做好「防疫復工」兩手抓的準備,全力配合地方政府抓好疫情的防控工作,對現場施工人員每天做好防疫消毒,同時採取新進場農民工「一人一間」隔離制度、盒飯分餐制等措施,確保隧道施工高效推進。

施工過程中,參建單位成功解決了因不良地質和氣候引起的坍塌及沉降變形難題。該隧道還屬於低瓦斯隧道,施工按照低瓦斯隧道標準進行控制,全力構築起了「三道保險」:第一道,使用兩台110千瓦通風機,24小時運轉,及時排煙除塵,確保隧道內通風。第二道,使用瓦斯濃度靈敏探頭,跟隨開掘進程,一旦瓦斯濃度達到限定值,探頭即報警,同時探頭連接洞外的顯示屏顯示瓦斯濃度。第三道,聘請瓦斯監控人員,使用手持瓦斯監控儀,在「炮前炮後」檢查。

「一旦瓦斯濃度達到限定值,我們將採取立即停止施工、撤出施工人員等應急措施。」中鐵八局七公司龍泉山旅遊環線項目部項目經理雷明兵說,在三道安全防範措施下,掘洞323天從未發生瓦斯濃度超標。

「除了做好日常監控,我們還把』雙保雙爭』黨建主題活動作為工程順利推進的保障和載體,通過把關鍵工序責任人納入黨員先鋒隊管理,將業務工作與黨建活動目標同部署共考核,確保工期、安全、質量有序可控。」中鐵八局七公司龍泉山旅遊環線項目部黨支部書記張健波介紹道。

據悉,該隧道左洞將於6月初貫通。貫通後,將為後續路基及相關橋樑施工打通材料運輸通道,使原本需要沿村道繞行山路運輸通道可從隧道主線通過,為環線項目全線貫通打下堅實基礎。截止目前,該項目已完成了40%的工程量,在保證施工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參建單位將加快施工步伐,力爭旅遊環線五鳳境內到明年底具備通車條件。

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將是成都市域生態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承載國際旅遊目的地、國際高端服務業、城市休閒遊憩的國際化城市森林公園。圍繞「生態綠洲、城市綠肺」的生態定位、「綠色生活、生態樂園」的民生定位,實現生態、服務、產業、景觀、文化五大主體功能,建成「世界一流、國際知名」的城市森林公園,打造世界級品質的城市綠心、國際化的城市會客廳。

依照《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旅遊專項規劃》,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空間布局是「三環串聯、三片整合、四核驅動、多點支撐、全域發展」的格局。其中,「三環串聯」指的是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環山景觀大道、環山軌道、半山游道。本項目為三環串聯中的環山景觀大道,這條景觀大道南起天府新區,北至金堂縣,西到龍泉驛區,東至簡陽市, 環線總長約 245 公里。

龍泉山是距離成都市區最近的山脈,素有「天府綠舟」之稱,距離成都中心城區僅30公里,是離成都市區最近的山脈,緊鄰機場、高鐵門戶樞紐,距天府國際機場15公里,距雙流國際機場25公里,距高鐵天府站5公里,距成都東站15 公里,是成都市不可多得的綠滿心間的青山綠水。在最新一輪的成都市總規修編和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的總體概念規劃中,龍泉山從外圍生態屏障變為城市中央綠心。龍泉山的一頭是延續著巴蜀文明和天府文化的中心城區,另一頭則是朝氣蓬勃生機盎然的東部城市新區。成都,闊步邁向「雙城時代」。山的使命,和城的時代命運,無縫融合。龍泉山與成都人的生活,從此變得更加緊密與貼近。一座山,變為城市綠心,體現了綠色發展的理念。而本項目則成為了綠色發展理念的承載體。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楊富 圖據中鐵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