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下半場,遇到這3種人,務必要遠離

2023-11-21     富書

原標題:人生下半場,遇到這3種人,務必要遠離

作者:糖糖(富書作者)

列夫·托爾斯泰 在《復活》中說道:「凡是人,都是一部分依照自己的思想,一部分依照別人的思想來生活和行動。」

正如老話所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總是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

接觸勤奮的人多了,自身就會少一些懶惰;

接觸頹廢的人多了,自身就會多一些消沉;

如果接觸內心貧窮的人久了,自然會給自己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

人這一輩子,時光寶貴,選擇與誰相伴同行,至關重要,如若想讓自己的人生過得開心順遂,就要遠離身上有「窮氣」的人。

嘴窮的人,愛挑撥是非

知乎上有個帖子在問:「如何與愛挑撥是非的人相處?」

一個高贊回答這樣說:「最好不要相處,智慧的做法是遠離。」

雖說這樣的行為過於果斷,但是當看清一個人挑唆是非的本質後,遠離這類人,才能保護好自己,實則是最聰明的做法。

宋神宗執政時期,呂惠卿與王安石因為政治理念相合而十分投緣,結為盟友。

而後王安石被罷相,王安石擔心變法不能繼續實行,便極力推薦呂惠卿替代自己,呂惠卿因在實施變法的過程中深受神宗認可,被提拔為副相,掌管朝政,大權在握。

在呂惠卿掌握大權後,擔心王安石後期復官,自己的地位得不到保障,就借辦理鄭俠案件的機會陷害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國。

但韓絳覺察到呂惠卿的用意,向皇帝陳述清楚了此案件還奏請皇帝重新啟用王安石,得到神宗同意後,韓絳便連夜趕路召回了王安石。

王安石的復出令呂惠卿十分愕然,但是他仍舊不忘挑撥是非,又向皇帝告狀李士寧案件,想以此再次傾覆王安石。

但因呂惠卿執政期間人品太差,不得人心,同時又被御史中丞鄧綰告發他貪污腐敗之事,最終失去了皇帝的信任,還將他貶入延州。

有句話說得好:「愛挑撥往往是因為心生嫉妒,見不得別人好,這種人實則就是嘴窮。

嘴窮的人,他們往往說話尖酸刻薄,只考慮自己的利益,有著一顆毒蛇般冷血的心。

為了達到目的經常不擇手段,將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不停地搬弄是非,唯恐天下不亂。

與這類人相處,無論待他如何真誠,都無法滿足他的慾望,相反還會受到他的傷害。

因此,既然不是同道中人,為了免受傷害,儘量遠離,少聊閒事,守好自己的領域,在自己的世界裡悄悄努力就好。

心窮的人,愛貪圖小利

曾國藩說過:「凡事不可占人半點便宜,不可輕取人財。」

貪圖小利的人,平日處事卻相當精明,沒有占到便宜會覺得自己吃了很大的虧。

他們心裡衡量的那桿秤永遠是以金錢和利益為先,永遠無視別人的大度。

遇到這樣的人,保持適當距離,能不接觸便是最好的方式。

網友小冉在網上分享了一個關於她同事小李的故事。

事情大概是這樣,小李是公司的銷售,經常需要出差。

有一次,小李找會計報銷差旅費,但是沒有提供發票,被會計退回重補發票才能報。

小李特別生氣,便在茶水間吐槽會計:「都三十好幾的人了,做事情還這麼死板,有發票肯定提供啊,就是沒有才不提供,非得難為別人,難怪嫁不出去。」

恰巧會計也來茶水間倒水,聽到這番話後怒氣衝天,與小李吵了起來。

大家各不相讓,一氣之下會計就把小李以前有幾次謊報差旅費的事情說了出來。

其實小李平時就喜歡占小便宜,假如請客戶吃飯花了300塊錢她會拿400塊的發票來報銷;住的酒店明明折扣價200多一晚,但是她卻向商家索要300的發票回公司報銷。

小李的事情被公開後,公司便要求詳細追查小李過去的報銷單,最終因累計謊報金額將近萬元,公司認為小李誠信有問題辭退了她,會計因為包庇小李被扣除三個月獎金。

事後,小李非但沒因自己的錯誤感到慚愧,反而在朋友圈公開辱罵老闆和會計。

古語有言:「人窮三分冷,心窮七分苦。

深表認同,經濟的貧窮是可以通過勤勞改善的,而內心的貧窮卻是永久的。

心窮的人從來不會輕易感到滿足,誠然每個人有權力為了自己的生活精打細算,但是自己的行為經常需要別人來為你買單,實屬過分了點。

心窮的人卻恰恰因為目光短淺,只顧眼前的利益,完全忘記了良心和道德。

人立於世,人品至關重要,遇到這種糾結於蠅頭小利「心窮」的人,趁早遠離方能不阻礙自己看到更加廣闊的天地。

腦窮的人,易固執己見

季羨林說:「一個人的發展,最怕思維僵化。」

一個人思維的貧窮,就表現在固執己見,故步自封,殊不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這類人經常一根筋,習慣用固化的思維看待事物,根本聽不見他人的建議,遇到這樣的人,默默遠離就好,否則也會使自己陷入低水平認知的「死循環」中。

博主雲帆分享了一個關於他發小的故事。

大學畢業後,雲帆在城裡謀了一份穩定的工作,生活也算是美滿。

每當放假的時候,雲帆都會回老家看看父母,偶爾與朋友相聚,敘敘舊。

有一次與發小交談的時候得知發小目前廠里打零工,工作十分辛苦,且掙不到什麼錢。

雲帆便告訴發小,可以去城裡開一家乾洗店,雖然也辛苦,但是會比零工掙得多。

誰料發小聽了雲帆的話,不僅拒絕了雲帆的好心提議,還冷笑著說道:「我長這麼大,還沒聽說洗衣服需要花錢的呢,你這不是讓我栽坑麼。」

雲帆見發小聽不進好心的建議,便不再多說。

過了幾年,發小看到別人開的乾洗店生意特別好,眼神中也總流露出羨慕,但是仍舊堅持自己的觀念:

「乾洗店開不長的,說不定哪天倒閉了,誰有衣服需要天天花錢洗啊。」

村裡人建議發小,如果想給孩子好的教育,手裡有錢的話就趁房價沒漲的時候抓緊買了。

但是髮小卻說道:「去城裡幹啥呢?以後總歸是要落葉歸根的。」

雲帆不禁感慨:「這個發小一輩子做事勤勤懇懇,不抽煙不喝酒,就是做事太死腦筋,終究是錯過了一些好機遇,日子就過得辛苦了些。」

村子和城市相差的距離也就幾十公里,但是就是這根深蒂固的思維,將他困在了這片貧瘠的土地上。

有人曾說:「驕傲來自淺薄,狂妄出於無知;驕傲是失敗的開頭,自滿是智慧的盡頭。」

腦窮的人,就容易困在自己的世界裡,時常覺得自己懂很多,拒絕傾聽他人的建議。

遇到這樣的人,千萬不要浪費時間與他爭論,更不要與他有更深的交往,因為你的好意他識別不清,你的智慧他也領悟不了,相反還會覺得你在害他。

餘生之路,唯有踏實走好自己的路,少花時間管他人閒事,如此,可以減少很多煩惱,生活也就過得開心。

沈從文曾說:「凡事都若偶然的恰合,結果又似宿命的必然。」

一個人的命運也許是自己無法改變的,但是與什麼樣人的交往卻由自己決定。

很多時候,一個人經濟貧窮是可以通過努力改善的,但倘若嘴、心、腦都窮,恐怕會窮一生。

餘生寶貴,趁早遠離帶有這三種「窮氣」的人,人生可以少受負面影響。

反之,多與精神富有的人交往,能學習到超前的知識和正確的價值觀,生活也能變得無限精彩。

願你在悠悠歲月中,遇良人、得良友,過好每一天。

作者簡介:糖糖,富書作者,愛閱讀,用筆尖治癒心靈,富書第4本新書《屏蔽力》正在熱銷中,你的生活,需要屏蔽力,本文:富書,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1e44a3c8435b2d04c6cfa42fd86be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