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電業逐漸回暖 這三種跡象或是今年主旋律

2023-04-07     藍科技網

原標題:彩電業逐漸回暖 這三種跡象或是今年主旋律

【藍科技觀察】在經歷了2022年行業整體性的低谷之後,電視市場亟需新的增長動能。好在,隨著經濟大環境和全新消費趨勢的升溫,好跡象已然出現。

近日,GfK中怡康公布了一份2023年「五一」&「6•18」彩電市場預測,預計今年「五一」期間彩電市場零售規模將有小幅同比上漲。預計今年「6•18」期間,彩電線上、線下雙線渠道都將實現量額雙漲。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預測是基於2023年第一季度國內電視市場回暖信號明顯的行業趨勢所做出的。特別是在今年春節之後的這段時間,國內電視市場在線上銷售量、線下銷售額層面都實現了正增長。其中,2-3月線上市場同比增幅更是超過25%。

結合宏觀經濟與GFK和奧維雲網數據,上半年三種跡象或影響行業走勢,成為今年的主旋律。

一是75吋大屏電視「唱主角」。

根據GfK中怡康2023年「五一」&「6•18」彩電市場預測報告顯示,電視行業毫無疑問正在進入大尺寸時代,這也與近幾年全球電視行業的發展趨勢相吻合。

從零售額份額數據上來看,截至2023年3月,國內75吋電視產品已成為線上及線下市場的第一尺寸;另外從零售量數據上來說,線下75吋產品占比已經爬升到了第二名,而且和第一名65吋的差距正不斷拉近。

與此同時,更大螢幕尺寸區間的85吋、86吋電視產品漲幅明顯,正在向市場「第二尺寸」發起挑戰。

當電視市場進入75吋電視「唱主角」的時代,這意味著大尺寸75吋電視已經成為電視行業的「標準門檻」。在行業趨勢之下,大尺寸電視將加快進入尋常百姓家,全球電視市場這些年不斷推動的大屏時代已經加速到來。

二是海信依然是引領者。

大屏電視熱銷已經成為一種趨勢。誰掌握了大屏電視市場先機,誰就更有希望獲得持續的發展紅利。而在一眾國內外電視廠商中,海信電視憑藉著它在高端大屏市場的壓倒性優勢脫穎而出。

以最新的行業數據為例,根據奧維雲網全渠道監測數據顯示,2023年1月到2月,在75+、85+、100+大屏市場,以及8000+、10000+價位的高端市場,海信系電視的銷售量和銷售額占有率均高居行業第一名。

根據奧維雲網的行業統計數據顯示,在2022年12月26日到4月6日期間,在線上渠道,海信銷量市占率第二名、銷售額市占率第一名。

除此以外,海信旗下年輕網際網路潮牌Vidda增速非常快,甚至超越老牌電視廠商TCL和創維,成為海信系整體表現向上的強加分項。

從線下渠道來看,海信是線下銷售額、銷售量市占率上仍然是「雙第一」。

奧維雲網數據顯示,2022年12月26日——4月6日,海信電視線下渠道憑藉6136元的均價獨占「雙第一」寶座。從對比來看,海信電視均價高於TCL和創維等其它國產品牌。這表明消費者對海信電視的消費基礎是建立在品牌、品質和信任基礎之上的。

三是索尼「雙降」,自有品牌份額持續提升。

站在行業看,在大尺寸電視的消費趨勢中,中國品牌走高端和高品質路線的趨勢愈發明顯,這從奧維雲網數據中可以佐證。

行業有回暖跡象,海信、創維和TCL均保持上漲,而索尼的表現有些出人意料,遭遇了銷售額、銷售量「雙降」。

或許不是索尼的技術落後,而是國內品牌能提供更好的、更接近生活習慣的場景體驗之後,消費者的選擇自然會更傾向於自有品牌。

奧維雲網數據顯示,線下渠道,索尼銷量占比9.7%,同比下降4.28%;銷額占比4.52%,同比下降1.86%。

出現這種現象,一方面說明消費者越來越理性,隨著海信和TCL在大尺寸的優勢不斷釋放,消費者優先選擇自主品牌的趨勢明顯。另一方面,2022年海信全球銷量第二,TCL全球第銷量第三,不斷擠壓日韓品牌的海信和TCL,正是通過高端高品質贏得用戶,這對索尼來說同樣是一個挑戰。因此,索尼增速放緩,同比下降幅度較大,也是情理之中的。

中國電視品牌要規模、也要質量的全面發展時代正在來臨。隨著消費者對以海信為代表的中國大尺寸電視展現出愈發強大的購買力,中國高端大屏電視在全球的影響力逐漸加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1dfbd11f5366662a9d0c76d502626d0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