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關中才是「天府之國」?去了黃河邊這個地方後,我信了

2019-08-26     黃小黃走陝西

一提到「天府之國」,我們馬上會想到四川成都。其實,很多陝西人都知道,「天府之國」最早指的是陝西關中平原。

《戰國策》里,縱橫家蘇秦遊說秦惠文王時,把關中好一頓夸:「大王之國,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萬,沃野千里,蓄積饒多,地勢形變,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

不過,黃小黃也同不少人的想法一樣,以為只是古人視野有局限,沒有看到成都、江漢平原等南方之地。直到上個周末,去了陝西的「東大門」,渭南市第一大縣——大荔縣,看到那片廣袤富庶的田野,才真正心悅誠服——關中被稱為「天府之國」,的確並不誇張。

沿著G5京昆高速,從西安去往大荔縣

北行:穿梭在「水果星球」

一說到大荔,關中人第一聯想到的就是那句順口溜:「刁蒲城,野渭南,不講理的大荔縣。」聽起來好像民風很彪悍的樣子,但家裡長輩說,「不講理」其實應該是「不講里」,據說因為大荔太大了,當地人對「里」的概念很是模糊,如遇到外地人問路,當地人順手一指:前去十里就到了。實則,走了十里之後,可能還有十里……

來一張大荔地圖,右邊藍色那一道就是黃河

大荔縣地處關中平原東部的開闊地帶,北接合陽、澄城縣,南連華陰、潼關,隔著黃河,就是山西的永濟。洛河、渭河、黃河像一把叉子一樣從三個方向穿過大荔縣境,在縣域的東南角形成交匯之勢。

路過一片高粱地

去之前,按照慣例,黃小黃大致了解了一下大荔縣,光是從幾個數據,就已經感受到它的不一般了:大荔面積達1800平方公里(約270萬畝),其中,農田為150萬畝;設施果蔬(我理解為大棚)為40萬畝。

沿路有很多大棚

黃小黃去的是黃河岸邊的范家鎮,從西安出發,走京昆高速,從澄城下高速,經雙泉鎮、兩宜鎮抵達范家鎮,一路上,有穿梭在「花果園」的錯覺,桃子、李子、梨、蘋果、冬棗、葡萄、核桃……集齊了溫帶水果的種類。

路過一片李園,三元一斤,沒買

李子正在裝車

路邊的果園無人看管,一嘟嘟的冬棗、葡萄唾手可得。我們走的不是旅遊線路,一路上幾乎沒有遊客,也沒有零售的攤子,所見最多的是農用的三輪車,還有絡繹不絕的運送鮮果的大車,從車牌號看,有來自江蘇、河南等全國各地的。

路邊的棗園

路邊的葡萄園

隨處可見載滿瓜果的大車

全國各地的載貨大車

這片溢著果香的土地上,每個人都在充實地忙碌、收穫著。

這次去大荔,最大的驅動力是大荔冬棗,最大的願望是進採摘園邊摘邊吃,可惜並沒有實現,因為我們走錯路線了,到了以批發為主的范家鎮。

沒想到范家鎮上買不到冬棗

去之前,黃小黃查資料,范家鎮毗鄰黃河灘地,冬棗品質最好,有「冬棗第一鎮」之稱,卻沒想到,這樣的主產區,恰恰面向的是全國各地乃至供應國外的大客商,而不會是本地的遊客、散客。這裡不止地頭無人零售,就連范家鎮的街道上,也沒有我們想像中的水果攤,只有一個又一個冷庫、批發果行、農資商店……

范家鎮政府

沿途冬棗確實很多,這個時節,暖棚的冬棗已經結束採摘,冷棚的冬棗剛剛上市,路邊的冷棚冬棗很是誘人,一串串的繁密極了。

唾手可得,考驗自控力啊

奇的是,地里空無一人,後來,詢問當地人才知道,冬棗採摘一般在臨近天黑的時候,這時摘的棗口感最好,凌晨三四點時,棗農和各地客商都會集中在范家鎮街道上進行交易。

趙渡鎮路邊的收購冬棗的果商

40萬畝~厲害了

返程時,才發現,沿黃公路上的趙渡鎮、108國道旁的羌白鎮都是冬棗產區。尤其是趙渡鎮,這裡的大棚冬棗連延不絕、與天相接。羌白鎮有面向市民和遊客出售的零售攤、採摘園。

東行:誤入江南魚米鄉

范家鎮是大荔東北部黃河邊上的一個鎮,返程時,我們決定不走高速,而是沿著黃河南下,再經朝邑鎮、大荔縣城往東直行回西安。

就在這一路上,遇到了意料之外的好風景。

福佑古寨是3A景區,免票

在離范家鎮街道約兩公里的地方,有一個叫福佑古寨的觀景台,登上觀景台時,所有人都忍不住「哇」了出來,眼前、腳下,是一片鏡湖連天的景象,蘆葦青青,碧波蕩漾,是從哪裡「偷來」的水,這麼多,這麼清澈。

中間那條橫線就是沿黃公路

天氣不好,攝影技術不好,其實很美

這裡就是黃河濕地,南北綿延40萬畝之廣,我們所見的只是一隅。這裡出產蓮藕、大閘蟹、黃河鯉、南美對蝦……誰能想到,陝西還藏了一個這樣的「魚米之鄉」

順著福佑古寨觀景台一側的公路下坡,到橫跨水面的那條路上,這裡就是陝西「沿黃公路」的大荔段,往南可抵達華山,往北可至洽川、韓城、延安、榆林、內蒙古。

路邊

雖然早就從各種宣傳途徑中知道大荔有這樣一條路,也看過福佑古寨、多彩漁村的宣傳圖片,但真正地身臨其境,才能體會到一個地方的美好。

沒有其他人,只有我們

車窗外大片大片的水面,刮過水麵的大風,都在勾引著我們停下來看一看再走。好想再往水中間那些小漁村走走,可惜天快黑,還要趕路,只能許下下次再來的心愿。

黃小黃走陝西:發現身邊的風景,一起遊歷那些山河與歲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1dbszmwBJleJMoPMOac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