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柔講了老蔣一件糗事,白崇禧想去淮海指揮,為何被劉斐一番密談嚇得開溜?

2023-10-07     半壺老酒半支煙

原標題:周至柔講了老蔣一件糗事,白崇禧想去淮海指揮,為何被劉斐一番密談嚇得開溜?

1948年10月底,華中「剿總」第三處(作戰處)少將處長覃戈鳴(1949年被俘,1966年4月獲特赦。本文黑體字,除特別註明外,均出自覃戈鳴回憶文章《桂系在淮海戰役中的態度及白崇禧「備戰求和」陰謀的幻滅》)跟著他的「總司令」白崇禧一起飛赴南京,參加「國防部長」何應欽在黃埔路「國防部兵棋室」召開的「徐蚌會戰(蔣方對淮海戰役的稱呼)會報」。

剛走進會議室,就聽見「參謀總長」顧祝同、「參謀次長」劉斐、「空軍總司令」周至柔、「國防部」第三廳第二處處長曹永湘等人聚在一起講老蔣的笑話。

笑話的主講人是周至柔:「長春的飛機場已在炮擊之下,不能降落了,他(老蔣)叫我派飛機到長春去把鄭洞國帶回來,我說:『飛機場已經不能降落。』他說:『從飛機上放繩子下去把他拉上來。』我說:『飛機飛得那麼快(當時蔣空軍沒有直升飛機),繩子帶不了他上來;即使吊著他,飛機一拖也就把他拖死了。』他說:『死的也好!』」

周至柔搖頭嘆息:「他(鄭洞國)知道是要被拖死的,肯讓捆綁嗎?!」

大家一起搖頭苦笑,對老蔣的昏聵表示無可奈何,然後一起奉承白崇禧:「健公快到蚌埠去指揮吧,總統方寸已亂,再不能指揮了,非你去指揮不行了。」

通過覃戈鳴的回憶,我們知道當時老蔣在高級將領的心目中已經沒啥威望,連他的「親信」也講其糗事以討好白崇禧,並認為只有白崇禧才能挽回戰局,只有「參謀次長」劉斐一言不發——作為地下工作者,他一向謹言慎行,絕不給別人落下口實。

白崇禧此來南京,是想乘老蔣之危奪兵權的,他出發前已經跟副參謀長趙援、「第五綏靖區」司令官張軫、作戰處長覃鳴戈開過小會密商。白崇禧認為只要老蔣把大軍交給他指揮,他就會趁機擴張桂系勢力,然後振臂一揮,把老蔣推下台去。

實事求是地說,在老蔣的將軍中,白崇禧是比較難對付的一個。他一看那些高官們對老蔣已經失去信心,就以為自己大顯身手的時機已經到來,準備「臨危受命」到徐州「力挽狂瀾」。

白崇禧可能比劉峙高明,跟杜聿明誰更厲害不好說,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白崇禧帶著他的桂系人馬(其中包括張淦的精銳第三兵團,張淦就是電視劇《特赦1959》中蔡守元的歷史原型,1949年12月1日午夜在廣西博白縣被解放軍四野四十三軍三八二團飛虎隊活捉,1959年病亡於功德林戰犯管理所),跟老蔣的嫡系擰成一股繩,我們雖然能打贏淮海戰役,但也會遇到一些麻煩。

熟悉那段歷史的讀者諸君當然知道,劉斐和郭汝瑰的真實身份是一樣的,他們因為不在一條線上,還鬧誤會舉報對方是臥底。

劉斐一看白崇禧志得意滿,當場雖然一言不發,但散會後就跑到白崇禧在南京的「家」中去「推心置腹」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議,目的當然是嚇唬白崇禧,讓他知難而退:「我早就向蔣建議放棄徐州,退守淮河了,但蔣不採納,以致造成如此不利的形勢。現在連退守淮河都不行了,長江也將守不住,健公還是考慮退到太湖附近地區去建立防線吧。」

劉、白密談的時候,覃戈鳴也在一旁伺候。覃鳴戈注意到白崇禧對於劉斐的議論,只是聽著,既沒有提出疑問,也沒有皺眉頭。

覃戈鳴知道白崇禧有個習慣:他不贊成幕僚的意見就會皺眉頭,他不皺眉頭,就表示他被劉斐說動了。

接下來劉、白要談更重要的事情,覃鳴戈很識趣地退了出去,所以接下來談了什麼,他就不知道了,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白崇禧真被劉斐嚇退了。

送走劉斐,白崇禧對著自己的老婆說了一句話,證明他已經準備開溜了:「他們都打敗仗,我又有什麼辦法?」

白崇禧人稱「小諸葛」,也確實是一個老狐狸,在劉斐給他分析完戰局後,他馬上命令覃戈鳴,讓周至柔派一架飛機給他使用。周至柔原以為白崇禧要親自去徐州蚌埠查看一番,卻沒想到白崇禧帶著幾個親信,屁股一冒煙,就飛回了武漢。

白崇禧溜掉的當晚,發現情況不對的何應欽就馬上打電話勸白去徐蚌,結果白崇禧不冷不熱地回了一句:「南京可以直接指揮,不必重床疊架!」

何應欽一頭霧水,不知道為什麼白崇禧忽然變卦,但是作為白崇禧的親信,覃戈鳴知道白崇禧是另有打算,他親口告訴覃戈鳴:「蔣政權已不能挽回,我們應該和它分家。我看我們可以找李濟深作橋樑和談。他們(蔣集團)快完了,我們指桂系不能為老蔣陪葬,要一百八十度地向左轉!」

老白不肯去蚌埠去,老蔣就想讓華中「剿總」所轄的黃維兵團和張淦兵團劃歸劉峙指揮去淮海參戰,白崇禧留不住也不想留老蔣的嫡系黃維,卻不肯放桂系的張淦,不管老蔣好說歹說,白崇禧都不吐口,氣得老蔣摔了電話。直到黃維被圍,張淦也一直按兵不動——在《特赦1959》中,黃維從不給蔡守元好臉色,原來是有歷史原因的。

為了拆老蔣的台,白崇禧還指示覃戈鳴處處下絆:「老蔣不是想調走陳克非的第二軍嗎?你想辦法不要把它調走,要調走也不要經過武漢,一定要調走的話,叫他船運到城陵磯轉浙贛路去。」

覃戈鳴當然知道城陵磯沒有靠岸的碼頭,浙贛路也沒通到到城陵磯),於是他和第四處處長賴光太商量:在運輸上設置障礙,使第二軍不能在沙市東運,第二軍在沙市上了船也不許它開船。

正因為白崇禧層層設卡,直到淮海戰役結束,陳克非的第二軍還堵在沙市動彈不得呢。1949年起義的陳克非回憶,當時白崇禧跟他說得很清楚:「黃伯韜、杜聿明、邱清泉等兵團都要被包圍和殲滅,重裝部隊轉移困難空運補給不易,你去了也無濟於事!」

曾任華中「剿總」副總司令的宋希濂,在《淮海戰役中蔣和白的傾軋》中,也證實了覃戈鳴的說法:「這個軍於十二月八日後陸續到達沙市集結,待輪開漢。其先頭部隊的第九師,則已於九、十兩日先後到達漢口,正擬裝輪東運之際,白崇禧突派親信率其警衛團的武裝部隊將輪船看守起來,不許裝運。國防部的電報,顧祝同的電話,都被白崇禧頂回去,任何好話疏解,都毫無效果。」

據宋希濂回憶,白崇禧取得武漢地盤後,就開始琢磨怎麼倒蔣了:「經過兩年多的戰爭,削弱蔣嫡系力量的目的是達到了,蔣介石的本錢只剩下胡宗南集團、邱清泉兵團、黃維兵團,他希望看到這些部隊的潰滅,更不願將他已經掌握在手的部隊調去解圍。」

據郭汝瑰回憶,當時為了阻止第二軍開赴徐蚌戰場,白崇禧曾表示如果蔣必定要調走第二軍,他就呈請辭職。

白崇禧的辭職當然是要挾,1948年12月24日,白崇禧和一些地方勢力聯合發出請蔣下野的通電,連裝也不裝了。 後來白崇禧不聽勸告跟著老蔣逃台並神秘死去(很多史料都說是被老蔣指令特務毒殺),就跟淮海戰場結怨和趕蔣下台有莫大的關係。

白崇禧總是惦記著把老蔣弄垮,在淮海戰役前發生的那些有趣的事情,讀者諸君管中窺豹,也能得出結論:即使白崇禧不被劉斐勸退,而是去了淮海戰場,最後會不會像杜聿明一樣走進功德林戰犯管理所?白崇禧要是被抓,又會寫怎樣的回憶文章來評價老蔣?他會不會比王耀武和杜聿明還早一些特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1be5bcf232a4d1cfaa889d4a89bc4a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