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海近千億負債即將退市,盧志強如何收拾殘局?

2023-12-28     野馬財經

原標題:泛海近千億負債即將退市,盧志強如何收拾殘局?

昔日商界大佬如何收拾殘局?

作者 | 蒲肅

來源 | 債市觀察

從山東首富到中國富豪,從「資本獵手」到慈善家,自1985年開始創業的盧志強曾憑藉身後的「泛海系」風光一時。

得益於2014年開始的「地產+金融」轉型戰略,中國泛海集團資產一度突破3000億元,其中泛海控股(000046.SZ,目前為*ST泛海)作為最主要的上市公司,更是貢獻了超2000億元的資產。

但令人唏噓的是,在「泛海系」轉型第十個年頭的2023年底,曾經貢獻最大資產的泛海控股卻要面臨退市。

12月27日,泛海控股下跌5%,收盤價0.38元/股。至此,泛海控股股價已經連續二十個交易日低於1元/股,根據深交所上市規則,泛海控股基本鎖定退市,泛海控股也公告將於28日停牌。不少投資人在退場前留了一手泛海控股的股票,作為紀念。

來源:企業公告

盧志強一度位列2018胡潤百富榜第21位,那一年的郭廣昌、張一鳴、劉強東等人的排名都在盧志強身後。在首富圈裡,盧志強是泰山會核心成員之一,和柳傳志、馬雲等也是好友,王健林、孫宏斌、史玉柱等人也要尊稱他「大哥」。

01

股權拍賣,

搶先要債的人已經拿到賠償

泛海控股轉型十年,到底賺了多少錢,退市後還有多少資產可供還債,這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

「債市觀察」統計,從2014年轉型到2023年第三季度末,泛海控股總營收合計約1364.56億元;截至2019年,合計盈利(歸母凈利潤)約118.39億元,但2020年~2023年三季度末,泛海控股在三年多的時間裡持續虧損,合計利潤虧損約342.99億元。

其中在2018年,泛海控股總資產約2121億元,是歷史最高峰,但當年總負債也高達1837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約87%。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泛海控股總資產已經不足千億,總負債約981.7億元,總資產約906.7億元,已經資不抵債。

來源:企業官網

今年12月1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決定書》顯示,泛海控股作為上市公司已不具備重整可能,並終結泛海控股預重整。這對泛海控股的債權人來說並不是個好消息。

但還是有一部分幸運的債權人,在泛海這座「金融大廈」傾倒之前拿回了本金甚至補償。

2023年3月15日,泛海控股持有的約34.71億民生證券股權以約91.05億元完成拍賣,競買人為無錫市國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國聯集團」)(全額91,0542,6723.00元)。

泛海控股財務部門初步測算說,按照截止2023 年三季度末長期股權投資帳麵價值測算,預計產生投資收益約34.34億元,但這也只是帳麵價值了,實際上泛海控股很難從股權拍賣中分到資金,這90多億的拍賣款大部分要用於償還之前的借款。

12月25日,濟南中院發給泛海控的《結案通知書》顯示,按照執行財產分配方案,將上述拍賣款主要用於償還四家債權人的借款,其中償還英大國際信託有限責任公司約13.01億元、償還中信信託有限責任公司公司約2.22億元、償還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約29.07億元、償還煙台山高弘灝投資中心(有限合夥)約19.26億元。

上述拍賣款合計償還債務約63.65億元,另有約2.83億元爭議款提存,剩餘變價款約24.42億元則移交給因其他案件輪候查封的北京金融法院,由北京金融法院依法處理。

從3月份完成拍賣民生證券股份,到12月18日股份變更登記至國聯集團名下,民生證券正式脫離泛海系,國聯集團成為民生證券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約30%,而泛海控股持有的民生證券股份比例僅約0.74%。

02

盧志強的債主「汗流浹背」了嗎?

「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泛海控股持股的公司仍有13家,其中全資子公司7家,控股子公司4家,參股公司2家。讓債權人擔心的是,泛海持有的這些公司的股份也因為債務糾紛而被凍結。

企業預警通數據顯示,泛海控股持有的其他公司股份中,共有27條股權凍結信息,除了民生證券的股分外,還有泛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北京泛海華置業有限公司、北京山海天物資貿易有限公司、民生金服控股有限公司、泛海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武漢中央商務區股份有限公司、泛海商業地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等合計7家公司的股權被全部凍結及輪候凍結。

來源:企業預警通

此外,因為君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與泛海控股約2.52億元的債務糾紛,除了上述7家公司外,還有泛海不動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權、泛海酒店投資管理有限公司40%股權、泛海物業管理有限公司90%股權被凍結,凍結期限均為三年。

由於債務過重,泛海控股連帶上述子公司或參股公司在內,合計資產也無法覆蓋債務。財報顯示,截至2023年9月末,泛海控股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資產顯示為- 120.54 億元(未經審計)。

現在的泛海控股和旗下子公司都出現了債務違約。

企業預警通數據顯示,泛海控股有5隻境內債券違約,合計違約金額約34.1億元;8隻非標資產違約,合計約22億元,融資方分別為泛海控股、武漢中央商務區股份有限公司、廊坊市盛宏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和武漢鉑首置業有限公司,基本是通過民生信託管理。

此外,泛海控股還有1隻美元債再次展期至明年3月23日前兌付,本金約1.34億美元。

來源:企業預警通

上述還只是泛海控股的部分違約債務,其實,泛海控股的各方債權人中,不僅有上述各家信託公司,其母公司中國泛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泛海」)也是大債權人之一。

2021年,中國泛海曾對泛海控股提供80億元的財務資助,借款期限為期一年,但泛海控股已經連續兩年無法按期償還,現在又延期到2024年了。

今年11月,泛海控股子公司北京星火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被法院判決,支付欠款本息合計約16.8億元,債權人為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北京市西三環支行。

此外,泛海控股的境外公司和項目也是四處漏風,要麼被清盤、要麼被出售。

今年9月22日,百慕達法院對泛海控股境外附屬公司中泛控股有限公司頒布清盤令。另一家境外全資附屬公司中泛集團有限公司 (簡稱「中泛集團」) ,則有17.13億元的本金債務逾期未還,債權人為渤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分行。

2023 年 6 月 21 日,泛海夏威夷度假村有限公司與 Tower Luxury Hotels, LLC簽訂了買賣協議,據此,泛海夏威夷度假村有限公司擬將位於美國夏威夷州的物業出售給 Tower Luxury Hotels, LLC,交易價格為 1.34 億美元。

自2022年以來,泛海控股因債務問題先後被中國信達、光大銀行、杭州陸金汀投資合夥企業、民生信託(泛海控股公司)等債權人上訴,其中也包括孫宏斌等昔日好友的旗下公司。

2022年,融創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因「18 海控 01」債券交易糾紛,將泛海控股、中國泛海、盧志強訴至法院。

企查查數據顯示,泛海控股目前仍作為被執行人的金額已經高達101.24億元。

來源:企查查

從投資人變成債權人,上述這些債主看到泛海控股退市會不會後悔曾經的決策?

03

泛海控股緣何「從崖邊跌落」

從公開資料和報道中顯示,盧志強1952年出生於山東威海,1985年「下海」創業,中國泛海控股集團也是那一年創建,距今已有38年之久。

最開始,盧志強以房地產開發銷售為主業,2013年銷售收入已達58.44億元,項目更是分布在北京、武漢、上海、深圳、杭州、青島、大連及美國洛杉磯等國內外多個主要城市。

2014年的房地產還是方興未艾,但盧志強卻對金融產生了更大的興趣,在2014年初就開始轉型金融、戰略投資,公司名稱也變更為泛海控股。

僅一年,盧志強就完成了收購民生證券、成立民間投資平台公司中民投、增資民生信託、收購李嘉誠旗下的和記港陸(中泛控股)等多項重大投資。

隨後2015年~2016年,盧志強又先後收購香港上市公司時富金融服務集團有限公司、民安財產保險有限公司部分股權、增持民生銀行,投資設立民生金服控股、增資民生期貨等等等。

短短3年,盧志強完成了銀行、保險、信託等多個金融領域的布局,2016年總營收達到歷史最高的246.7億元,2018年總資產達到歷史峰值2121億元。

來源:企業官網

那些年的盧志強可謂風光無限,2016年10月13日,盧志強家族以850億元財富位列「2016年胡潤百富榜」第九名、2018年盧志強家族以800 億元財富排名「胡潤百富榜」第21名、2020年盧志強家族以670億元財富位列《2020胡潤全球房地產富豪榜》第18位。

但繁榮背後也埋藏著危機。

2017年,泛海控股的籌資性現金流從上一年的302億元大幅減少至77.9億元,而且從2018年開始至今,泛海控股籌資性現金流凈額再也沒有出現過正數,每年的融資流入都小於融資流出金額。

說簡單點,泛海控股借錢越來越難,到2022年,泛海控股全年只借到了1.8億元,而2023年前三季度,只借到了2632萬元。而盧志強的名字也從2022年開始跌出了胡潤百富榜的前100人名單。

回過頭看,2017年~2018年正是泛海控股由盛轉衰的「拐角」。

2017年之後,泛海投資的民生信託屢屢踩雷,諸如武漢金凰珠寶80億元假黃金案、「中建五局蘿蔔章事件」、新華聯債券逾期、寶能信託違約等一系列事件,以及武漢等房地產項目受疫情影響收入未達預期,導致泛海控股從2020年開始連年虧損。

到了今年,盧志強手中還值錢的資產已經不多了。

截至今年上半年,泛海控股金融板塊營收僅27.31億元,地產板塊20.45億元,主要收入來源依靠亞太財險和武漢中央商務區項目回款,而民生信託的營收僅2800萬元,歸母凈利潤虧損1.24 億元。

來源:泛海控股2023年半年報

房地產項目中,仍以武漢中央商務區項目、北京泛海國際居住區二期、瀋陽泛海國際居住區項目、美國夏威夷科琳娜 1 號地項目為主,總建築面積約307.9萬平米,

境外項目中,舊金山項目、紐約項目、洛杉磯項目、夏威夷一號地項目還在尋找合作夥伴或買家。

退市後,這些資產將成為泛海控股最後的「牌面」,盧志強這位昔日大佬會如何收拾泛海控股的殘局?

「泛海系」的未來將走向何方?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1b4176d3879ea4681c6f68b54806c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