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寶果葡萄味兒 市民懷疑是假的

2023-04-24     半島晨報

原標題:嘉寶果葡萄味兒 市民懷疑是假的

「希望大家能做好辨認,南方的嘉寶果和葡萄的外觀以及口味上都不相同。」市民梁女士近日在逛市場買水果時,發現一種外表油亮、果皮深紫色的水果,店家介紹它是嘉寶果。沒想到洗給孩子吃了以後,孩子出現嘔吐、食欲不振的症狀。梁女士懷疑她買到了假冒的嘉寶果。市民:懷疑買到了葡萄假扮的嘉寶果 梁女士介紹,她在上周末發現一種沒見過的新水果,油亮亮的,呈不規則的圓形或橢圓形,深紫色。店家說這是新上市的水果嘉寶果,味道很甜。梁女士圖個新奇就以28元/斤的價格買了半斤多。可回家後,梁女士發現,她清洗了三遍後,仍感覺嘉寶果外面的一層「油」沒洗掉。 「果子確實很甜,味道和葡萄很像。」梁女士說孩子吃完這個水果嘔吐了,隨後幾天都食欲不振,她懷疑這與果子外面包裹的油膜有關。她也很好奇為什麼嘉寶果與葡萄味道、口感相似,於是她在網絡上查詢,發現很多消費者反映買到了疑似夏黑葡萄塗油替代嘉寶果的帖子。梁女士覺得自己買到的應該也是塗油的夏黑葡萄。梁女士說,她希望提醒想嘗鮮的消費者謹慎消費,畢竟市場上打著嘉寶果名義售賣的果子價格並不低。果農:廣州的嘉寶果是白色果肉 記者聯繫到在廣州的嘉寶果果農周女士,她告訴記者,廣州種植出的嘉寶果沒有葡萄味,外形也與葡萄不同。她介紹,嘉寶果形狀是正圓的,皮熟透是黑色的,沒熟透是紅色的。熟的撥開是白色的肉,皮比葡萄皮要厚,裡面帶核,味道是酸甜的,有點山竹的味道。她表示嘉寶果最早是從台灣引進的,南方市場比較多見。加之果子保鮮時間短,摘下來後常溫最多放5-7天。 周女士告訴記者嘉寶果很好區分,廣州的嘉寶果外形是正圓不是橢圓,並且沒有像葡萄的蒂。果肉是白色的,質地軟軟的,有1-3個核。調查:記者買到兩種嘉寶果 4月21日,記者走訪了市內多家市場,發現目前市場裡售賣嘉寶果攤位比較少,在大灣市場記者僅看到3家有售,華豐市場內僅1家售賣,在雙興商城大菜市記者也只看到3家在售。「我昨天才吃完,確實很甜也很好吃就跟甜葡萄一個味道。」記者隨機詢問前來逛市場的消費者,張女士告訴記者,她在抖音看到嘉寶果一串串的很稀奇,由此認識了嘉寶果,正好碰到市場有賣就買了一些回去吃,味道像葡萄,但更甜,一次吃個五六顆就膩了。也有小部分消費者表示吃過嘉寶果,味道很好。

大連市場上售賣的嘉寶果。

在某市場內,一水果商告訴記者,樹葡萄就是嘉寶果也叫蛟龍果,味道很甜。在大菜市記者詢問嘉寶果是否是葡萄時,店家否認了這一說法,也否認了葡萄抹油充當嘉寶果的說法,她表示莊河有種植嘉寶果的,摘下來就是油亮的,而味道與葡萄相似,但比葡萄更好吃。 記者在路過千山路沿線一家商鋪時,發現門口擺放了兩盒嘉寶果,一盒果子圓而小,另一盒呈橢圓形,果子更大。記者上前詢問,店家告訴記者這是嘉寶果,大的便宜28元/斤,小的品質更好35元/斤。通過肉眼來看,28元/斤的大果與葡萄無異,且其底部呈現出類似葡萄的淡紫色。35元/斤的小果外觀上更像真的嘉寶果。記者分別購買了兩種嘉寶果。清洗時發現,大果更油膩,小果含油量較少。

記者買到的嘉寶果。

當記者剝開大果外皮並品嘗發現它與平日裡吃的提子味道幾乎一樣。記者又剝了小果的外皮,發現其很薄,品嘗起來與普通葡萄味道無差別。根據網上提供的鑑別方法,記者懷疑買到的均為假嘉寶果。 專家記者買到的都是嘉寶果,品種產地不同 對於嘉寶果真假問題,記者諮詢了大連工業大學食品學院教授農紹莊。農紹莊表示,嘉寶果本身沒有真假之說,記者購買到的都是嘉寶果,只是品種類別不同,產地不同,質量也不同。具體是哪裡的產地,需要經銷商實事求是的介紹。 對於果子油亮的外皮是否有塗油打蠟之嫌,農紹莊表示現在這個季節,鮮果沒有必要打蠟。農紹莊建議,為避免購買到有農殘、藥殘、添加劑等的水果蔬菜,消費者最好到正規市場,選購有資質、可追溯的食品經營者的產品。 半島晨報、39度視頻記者劉宣州禾文/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1b0d30bdbf2b1c1b6c074fd4d1ffb5b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