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起,萍鄉人午睡請調整一下!

2024-10-24     東南沿海消息通

當代上班族日常

早上鬧鈴響

起不來,根本起不來

中午鬧鈴響

睡不夠,根本睡不夠

午睡好處多多

但要注意控制時間

說起午睡的好處

那可真不少

01 午睡可以減緩大腦萎縮速度

2023年,《睡眠健康》(Sleep Health)雜誌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顯示:經常午睡與較大的總腦容量之間存在因果關係,提示日間小睡可對睡眠差引起的大腦萎縮通過代償起到一定程度的保護作用。

02 每天小睡片刻可以降低高血壓

2019年,一項國際研究顯示,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午睡可以明顯降低24小時平均收縮壓和舒張壓,這也是一種降低血壓的生活方式治療方法。

03 午睡可使精力充沛,提高警覺性

一項研究顯示,短暫計劃內的小睡(約26分鐘)對飛行員的表現和警覺性有顯著的積極影響,中位反應時間改善16%,生理性睏倦明顯較低,工作效率提高。

04 午睡可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發病風險

一項刊登在《心臟》雜誌上的研究發現,與從不午睡的人相比,每周午睡1~2次的人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降低了48%。同時,希臘雅典醫科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每周至少午睡3次,每次約半小時者,相較不午睡者,死於心臟病的風險降低了37%。

05 午睡時間影響認知能力

一項研究顯示,從不午睡的人認知能力下降的速度是正常衰老所引起的認知能力下降速度的4~6倍。

但是

並不是所有人群都適合睡午覺

此外,午睡時長、姿勢等因素

也都很重要

要是睡得不對,也可能得不償失

失眠人群不宜睡午覺

對於失眠人群來說,因為夜間睡眠不足,往往會伴隨白天過度睡眠,他們一旦午睡,很可能會睡得太久且睡不醒,這會降低失眠者的睡眠壓力,使失眠問題加劇。所以對於失眠患者來說,白天即使再睏倦,也要離床遠一點。

這些人要注意午睡時長

年齡在65 歲以上有心腦血管、肥胖等問題的人群,在午睡時需要格外注意睡眠時長。這是因為在午休的時候,血液流動速度比較緩慢,又剛吃過飯,本身黏稠度高的血液易在血管壁上形成血栓,有誘發中風風險。

午睡姿勢非常重要

睡姿不對,不如不睡。趴著睡、枕臂睡是大多數學生和上班族的無奈選擇,然而這種睡姿會讓頸椎及腰部的肌肉、韌帶一直處於過度緊繃、牽拉的狀態,容易引發頸椎病。同時,這個姿勢非常容易導致大腦供血不足,出現越睡越暈、越睡越累的情況。

雖然午睡好處多

但也 不宜睡得過久!

有研究顯示,午睡時間超過1小時,全因死亡風險可增加30%。

專家表示, 午睡時長在6~40分鐘都能夠獲得收益:午睡6分鐘,幫助增加記憶力; 午睡20~30分鐘是最佳時長,對心臟起保護作用

另外,餐後立馬睡覺容易導致消化不良誘發胃炎,也可能引起食物反流引發反流性食管炎。建議在 吃完午飯20~30分鐘後再開始午睡。

儘量晚上11點前睡覺

此外,杭州衛健委發布提醒

晚上11點之後入睡,小心褪黑素流失

如果你經常在晚上11點之後入睡,褪黑素髮揮作用的規律就會受到干擾,進而埋下種種隱患。

褪黑素是負責調節「睡眠-覺醒周期」的睡眠激素,主要由大腦深處的松果體分泌,也叫「 黑夜荷爾蒙」。

褪黑素最重要的作用,是調節晝夜節律,幫助睡眠,告訴身體「 到點了該睡覺了」

圖片來源於「太帥圖庫」

褪黑素的分泌受光線影響,具有明顯的晝夜節律性:

白天,褪黑素分泌維持在很低的水平;晚上九點左右分泌量增加,晚上十一點左右分泌量大量增加,凌晨兩三點達到最高峰;

天亮時,褪黑素的分泌又逐漸降至最低水平。

在夜間黑暗環境下,褪黑素的分泌量是白天的5~10倍。如果經常熬夜,尤其是23點以後褪黑素大量分泌時還不睡,「睡眠-覺醒周期」就會受到影響,出現「困過勁兒,反而不睏了的感覺」,可能導致入睡困難、半夜醒來或早上早醒等情況。

人在不同年齡,褪黑素的分泌量有很大差異:一般在青春期前,其分泌水平達到峰值;40歲後,分泌量隨年齡增長逐漸下降;70歲時減至頂峰的1/4。

可以說,晚睡的人主動放棄了一部分褪黑素帶來的睡眠「福利」,年紀輕輕就開始體驗老年人的睡眠了。

來源:健康中國、科普中國、CCTV生活圈、健康杭州

編輯:譚智亮 編審:楊抒憶 值班主任:周楓

監製:劉學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1a9feaa44ec93a453a125d966db33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