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里戈任,一定不知道唐朝大太監李輔國的故事

2023-08-24     讀史

原標題:普里戈任,一定不知道唐朝大太監李輔國的故事

我們能夠知道的,可能永遠都不是真相。

在兵諫莫斯科失敗兩個月後,普里戈任去見了上帝。

8月23日,一個再次讓我們見證歷史的消息迅速傳播:一架由莫斯科飛往聖彼得堡的私人飛機墜毀,機上10名人員全部死亡,其中包括著名僱傭兵集團華格納首領普里戈任、以及華格納另一位創始人烏特金等7名華格納集團首腦。

華格納高層幾乎被一網打盡。這是不符合常識的。要知道,任何一個組織,尤其是華格納這樣的僱傭兵集團,最是要分散風險的,高層領導同時坐飛機,而且是同一架飛機,簡直是天方夜譚。

所以,新聞曝出後,各種猜測紛紛出台。有說包括普里戈任在內的華格納這7名高層,在上飛機前就已經死亡,所以7具屍體才乘坐了同一架飛機,然後又不出乎意料的墜毀了。

大家還紛紛拿出佐證,事情發生時,普京正在看歌劇,當手下報告時,他只是面無表情地說「知道了」。

美國總統拜登也說對於普里戈任的出事一點也不意外,他早在7月13日的記者會上就公開警示過普里戈任:「要注意飲食和交通工具」。

更有人說普里戈任沒有死,這是他和普京演雙簧,真身已經率領華格納大軍潛進烏克蘭,很快就能看到普里戈任的大動作。還信誓旦旦說,普里戈任、烏特金兩位靈魂人物死了,華格納陣營卻波瀾不驚,難道不值得懷疑嗎?那就是普里戈任、烏特金等在演戲。

但從目前各方面消息來看,普里戈任、烏特金已死亡,是鐵板釘釘的事。

事實上,從普里戈任兵變那一刻起,就註定了今天的結局。讓普里戈任徹底消失,符合多個方面的利益。

首先是普京。無論如何,普里戈任臨陣倒戈,進軍莫斯科,就是叛國行為,就是在打普京的臉。普里戈任一日不死,普京的威望一日不能恢復。

其次是烏克蘭。這一點很容易理解,普里戈任這個殺人魔王死了,烏克蘭就能減輕很大壓力。

再次是芬蘭、波蘭、立陶宛等俄羅斯周邊的國家,普里戈任一日不死,他們就不能不防備這個殺人魔王進入自家境內。

歐洲和美國也是高興的,尤其是美國。畢竟,俄烏戰爭的目的,是拖垮俄羅斯,而不是使俄羅斯變成一個極端主義的恐怖主義大本營。所以,俄烏戰爭的結果,還是要和談。要談和,和普京談,是遠比和普里戈任這樣的極端主義者談,要好得多。

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也是開心的。兩個月前,普里戈任兵諫莫斯科,作為和普京及普里戈任都熟悉的盧卡申科自告奮勇,替普京當說客,說服普里戈任退兵。

普里戈任答應了,率軍去了白俄。那個時候,盧卡申科還很高興,向全世界侃侃而談,說自己是如何如何神勇,幾通電話就避免了俄羅斯的內戰。他還把華格納當做自己的一把利器,對外吹噓說華格納要進攻波蘭芬蘭立陶宛啥的,是他堅決阻止了,向西方邀功。

但結果卻換來海牙法庭的逮捕令,說他窩藏極端分子,要逮捕他。盧卡申科一下就呆了。確實,海牙法庭對普京下達逮捕令,就是個笑話,但給他下達逮捕令,卻是真的可以逮捕他的。

所以他慫了,趕緊閉嘴。繼續與普京斡旋,促成普里戈任重回莫斯科,爭取早日送走大瘟神。

此時的普京,因為西方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以及西方對烏克蘭的大肆資助,而焦頭爛額。但即便這樣,沒有普里戈任,對於他來說,更重要。

但毫無疑問,即便重回聖彼得堡,重回莫斯科,剛剛叛亂的普里戈任一定是極端小心翼翼的。要向對他下手,普大帝需要表現出徹底冰釋前嫌,大家還是好兄弟的樣子。

需要徹底拿掉普里戈任的戒心。所以我猜,從那時開始,普大帝就已經開始「下大棋」。

魔鬼總是藏在細節里。

非洲是華格納最重要的海外基地。既然歐洲大力支持烏克蘭,那麼我就去搞亂作為歐洲後院的非洲——無疑,到目前為止,非洲還基本是西歐列強的地盤。

誰能承擔這個重要的任務?華格納當仁不讓。

這就顯示出了普大帝的高明,他這是在告訴普里戈任,我是多麼地需要你去開闢第二戰場。所以即便我想要你的命,也絕對不是這個時候啊。

這確實是麻痹普里戈任的最好辦法,於是他開始上鉤了。於是我們就看到,7月27日至7月28日,俄羅斯舉辦了第二屆俄非峰會,很多非洲國家領導人到了聖彼得堡。

峰會上,普里戈任頻頻舉杯,與非洲一些國家的領導人,尤其是馬里和尼日的官員,相談甚歡。

於是我們又看到,俄非峰會剛一結束,西非的尼日就發生了軍人政變,推翻了現有政府。

這次政變,就有華格納的身影。甚至普里戈任明確表示支持政變政府,願意讓華格納士兵去維持秩序,提供安全服務。

而尼日的鄰國,剛擺脫法國不久的布吉納法索和馬里,也開始整軍備戰——這兩個國家都是在華格納的幫助下獨立的,華格納在這兩個國家的地位非凡。

於是我們看到,普里戈任也很快飛往非洲。他要在非洲大展拳腳,以報答普大帝的不殺之恩,賞識之恩。

於是我們就看到,在普里戈任死亡的前兩天,也就是8月21日,他人還在非洲,發表了募兵公告,並宣言說:要讓俄羅斯更強大!

而就在8月19日,普大帝悄悄抵達頓河畔羅斯托夫特別軍事行動指揮部,與俄羅斯高層軍官舉行會晤。

要知道,兩個月前普里戈任就是從這裡出發進逼莫斯科的。根據華格納方面的說法,頓河畔羅斯托夫市曾一度被他們控制。

普大帝來這裡做什麼?沒有向外界披露,克里姆林宮只粗略地說,「國家元首聽取了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和其他一些軍事指揮官的報告」。

然後,時間就來到了8月21日,普里戈任從非洲飛回聖彼得堡,再然後,普里戈任和華格納的6名高級領導齊聚莫斯科,再然後,就是我們聽到了他和其他6名華格納高層死亡的消息。

兩個月前的6月23日,普里戈任帶領他的華格納僱傭兵,從頓河畔羅斯托夫市出發,向莫斯科發起了一場被普京定義為叛亂的「兵諫」。

兩個月後的8月23日,秋意漸濃,正是算帳的好時候,普里戈任這個時候死在了俄羅斯的心臟地區,不能說是意外,只能說是蹊蹺。

主任我不是陰謀論主義者,但我想說的是,普里戈任肯定沒讀過中國唐朝大太監李輔國的故事,他是唐代第一個封王拜相的宦官。

因幫助唐肅宗李亨上位,李輔國深受李亨的信任,不僅掌握了神策軍軍權,還對太子、皇后,以及百官有生殺大權。

李亨去世後,一心要做趙高的李輔國殺死張皇后一黨,指令李豫繼位,是為唐代宗。

這時的李輔國狂到啥地步?他直接對李豫說:「陛下只管在宮裡吃喝玩樂,朝政其他的交給老奴處理就行了。」

李輔國狂,主要是掌握著軍權。所以李豫也沒辦法,啥事都極力順著李輔國。甚至尊李輔國為「尚父」,享受至尊無上的權利。

權力是個吸引人的東西,誰都想高高在上,使喚人而不是被人使喚。此時,本為李輔國心腹的另一個大太監程元振,也就是電影《長安三萬里》中那個聽高適講故事的太監,也想更進一步,便悄悄向李豫表忠心,聯手皇帝幹掉李輔國。

如何拿掉李輔國?自然是剝奪他的兵權,這可不容易。但好在他自認為程元振是自己的心腹,他又想減輕下自己的擔子,多享受一下。所以當唐代宗李豫一再封賞他,直至封他為博陵王王爵高位時,才開口「請尚父多享受」,由程元振代掌兵權。

李輔國愉快的接受了,開始享受。

就算已經巧妙地剝奪了李輔國的兵權,李豫依舊沒有動手,一邊依舊極力逢迎麻痹著李輔國,一邊將那些與李輔國關係密切的朝官,如秘書監韓穎、中書舍人劉恆、山陵使判官裴冕,或罷官流放,或直接賜死。

然後,在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有一伙人悄悄進了李輔國的大院,直奔李輔國的臥室,在睡夢中殺死李輔國,然後割掉他的腦袋,斬斷他一隻胳膊,安全地離去。

天子腳下,皇城邊上,居然發生如此大案,李豫立即下旨在全京城開展「安全教育大巡查」,活動搞得轟轟烈烈,但對於真兇的追查,卻並不上心。

大家都預料到了李輔國之死,但沒預料到會這樣死去。

李輔國之死,至此成為一大「謎案」。

歷史就是如此。

自古以來,權力鬥爭都是開弓沒有回頭箭,只有你死我活,而沒有中間地帶。

「沒人預期他能活超過3個月。」

兩個月前,從普里戈任舉起叛旗卻最終選擇和解的那一刻開始,就已註定他死亡的結局。

所以,現在他突然墜機身亡,也屬於典型的意料之中的意外死亡。

並且,他的真正死因,也將和李輔國一樣,成為又一場歷史羅生門,永遠成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1a78aff997290662dfb7d008c2728db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