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天票房3.7億,豆瓣評分6.4,古天樂新片《明日戰記》到底如何?

2022-08-16     文刀木之南

原標題:12天票房3.7億,豆瓣評分6.4,古天樂新片《明日戰記》到底如何?

古天樂曾請劉嘉玲、張家輝、劉青雲等老友吃飯,說想要拍一部中國自己的科幻大片,幾位老友欣然同意,紛紛答應前來助陣。

不要以為這是古天樂的心血來潮,這可是他醞釀很久的計劃。他耗資4.5億港幣,耗時近10年,拍出了《明日戰記》,可謂是用心良苦。

《獨行月球》票房一路飆升,但評論兩極分化嚴重,豆瓣評分也從7.3滑落到6.8。此片雖無法和《獨行月球》的排片和票房相比,但是首日票房也過億,三天破2億,可是截止到發文,上映12天,票房也才達到3.7億,豆瓣評分也只有6.4分。看來古天樂這部電影大虧啊!

電影還沒上映,有人就給它貼上「爛片」的標籤,有點過分。筆者在首日上映時去影院支持了一下票房,感覺還是蠻值的。電影有看點也有不足,有硬傷也有妙筆,寫文吐槽幾句,難免會有劇透,介意者勿噴!

01、劇情暗藏bug

《明日戰記》是由吳炫輝執導,古天樂監製並主演的一部科幻大片,高燃的動作畫面、扣人心弦的情景、演員出色的表演讓觀眾看得很過癮。

故事發生在2055年的香港,未來世界環境不斷惡化,一顆隕石突然墜落,帶來了神奇的外星植物「潘朵拉」,讓人不由想起「潘多拉的魔盒」。

它很有魔性和殺傷力,可以改善空氣,為人類造福;可是遇到雨勢,就會瘋狂生長,威脅數萬百姓的生命。

果然是一半天使,一半魔鬼!

危難之時,上級領導要求精英部隊去執行潘朵拉改造計劃,如果計劃失敗就會啟動天幕計劃(B計劃),毀掉「潘朵拉」,但因沒有時間轉移,要以犧牲16萬人為代價,否則將會有560萬人為此而喪生。

以古天樂、劉青云為代表的精英部隊臨危受命,要在短暫的幾個小時內,頂著暴風雨,改造潘朵拉,以求保護16萬人的生命。

但是,他們不知道,有人在暗中操作,不想讓他們完成這個重要的使命……

有人說該片情節過於簡單,相對於《拆彈專家2》、《怒火重案》等劇情來說,情節的確不夠複雜,反轉也不是很多,沒有太多的懸念,壞人藏得不深,全員回歸的結局也過於圓滿。

張家輝飾演的總指揮官李升是個瘸子,卻可以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他暗中干擾和破壞信息傳輸系統,並調動「刑天」等機器人去阻撓和殺害古天樂等精英戰士,可謂是陰險狠毒至極。

但是他的壞過於明顯,在電影情節中工作人員從懷疑到取證過程也不是很複雜,但是在影院裡他的眼神和動作過早暴露了他的野心,所以觀眾看得心知肚明,懸念感的確不強。

本片不是懸疑推理片,也不是警匪激戰片,和外星怪獸作戰的打鬥是血腥殘暴的,和地球人的貪戀作戰也應是跌宕起伏的,但是這條線的確埋得太淺,劇本在編寫打磨過程中還是不夠精細到位的。

另外也有不少觀眾表示小女孩的戲份加入得有些生硬,共情不足。對此,筆者也有自己的看法。

這部電影打鬥戲太多,過於激烈,而小女孩的出現,看似突兀,卻也給劇情加了一抹柔和的光。

古天樂飾演的泰來不僅是一個戰士,也是一個父親。他的女兒被病魔奪走了生命,而小女孩的母親也被怪獸吃掉了,所以他們之間會建立一種特殊的信任與「親情」。

盼盼人如其名,盼的是平安和團圓。面對飛來橫禍,她從膽小躲避漸漸變得堅強和勇敢,並在關鍵時刻幫忙把炸彈從車窗扔出,變向地救了大家,她的出現還是給影片添彩不少的。

雖然電影劇情並不十分令人滿意,但是總體脈絡完整明了,扣人心弦的動作戲和兄弟之間的情義戲並存,還是很有看點的!

而這部電影的主題主要是對地球生態環境的保護、對生命的珍惜,同時也體現出對責任的擔當,滿滿的正能量。這部劇相對於那些無聊的恐怖片和情感戲來說,還是很不錯的!

02、眾星雲集各顯神通

這部戲的演員並不多,卻集中了香港電影的不少大腕,也是一場不錯的視覺盛宴。

作為女主的劉嘉玲,全程冷麵。她不像《澳門風雲》里的莫愁那麼百變,而是在指揮中心一絲不苟地完成自己應盡的使命。

她的話語不多,但是鏗鏘有力。只是後期普通話配音,雖是原聲,但還是略顯生硬,不如粵語原聲自然。

而作為一直穩坐泰山的上司張家輝,果然有「幕後大佬」風範,但這次又與眾不同。

張家輝平時出演各種警匪、諜戰戲較多,而且一向很有魅力,而他和古天樂在《使徒行者》中的明爭暗鬥更是讓大家看得出神入化。

可是在這部戲裡,張家輝飾演的李升,為了完成「天幕」計劃,不惜要置古天樂飾演的泰來、劉青雲飾演的鄭重生等人置之死地,也是心狠手辣之徒。

頭髮斑白、一臉冷漠、少言寡語,但是微表情卻極為豐富,張家輝的戲份雖不多,豐富的內心活動,不適合用太多言語和肢體動作去表達,只能用一系列細節去展示,看得出影帝的演技的確與眾不同。

如果他藏得再深一些,電影會更好看!

古天樂和劉青雲兩位大咖的表演,更是沒有話說。他們出色地完成了電影最精彩的打鬥部分。無論是和機器人的短兵相接,還是和怪獸的直接肉搏,他們的表現都太酷了!

電影看著很精彩,但是幕後拍攝卻異常辛苦,他們每天穿著33磅的裝甲服,去完成那些跑跑跳攀爬等高難度動作,即使吊著威亞,也是十分不容易的。

更何況他們也都是五六十歲的人了,不像年輕人那麼體態輕盈,但是老戲骨卻一直親力親為,真的很令人感動。

而劉青雲說的那句「結局是什麼?我們自己決定」既鼓舞了人心,也成了電影的金句!

金牌配角姜皓文飾演「臭鼬」,也是全戲的搞笑擔當。他表面上很糙,但內心卻很柔軟,對小女孩的那份調皮和愛心都可以看出他的善良和單純。

「臭鼬」總把「會死人的」掛在嘴邊,似乎是個貪生怕死的膽小鬼;但實際上,他也是很勇敢的特戰隊員。

即使古天樂一直不信任和瞧不起他,但他依舊不計前嫌,在危急時刻還是選擇和兄弟們同生共死,也是一個很可愛的人物。

而光仔這個人物,也是片中一個亮點。

光仔和泰來他們不同,他是個通信員,雖然膽小笨拙,但是在這次行動中也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

一個團隊需要大家團結協作才能取得最後的成功,而光仔在這次戰鬥中的洗禮和蛻變,也讓我們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有志氣也有私心,有軟弱之處但也能顧全大局,最終將生死置之度外,不辱使命。

無論是文戲還是打戲,演員們都能認真投入到角色中去,讓每個人物都讓觀眾記憶猶新,這就是好演員的魅力之光!

03、後期動畫製作精良

很多觀眾也看過許多外國機甲科幻大片,常常讚不絕口。這類作品耗時長、後期製作非常複雜精細,所以國產電影的確少見,因為如果票房不理想,就是血本無歸!

但作為機甲迷的古天樂,卻一直希望在香港電影的領域裡也能有這類科幻作品,於是他就一直為這件事煞費苦心。

劇本創作就花了三年左右的時間,為了區別於好萊塢大片,演出香港本土特色,他找的都是當地的精英,邊摸索邊實踐,硬是踏出一條艱難又明亮的創作之路。

從前期準備到後期製作完成,一共花了近10年的時間,電影採用了全實景搭建大場景、純金屬打造穿戴機甲等手段,每一個道具都是團隊人員精心設計,僅一個頭盔就由200多個零件構成,拍攝時畫面感十足,真實感滿滿。

該片於2017年開拍,歷經4個月的拍攝,而後就是長達5年的後期製作。

無論是潘多拉的綠色魔爪,還是食人花的血盆大口,外星怪獸的殘忍可怕,機器人的冷酷兇狠……每一種物體的設計都生動逼真,讓人觸目驚心,不忍直視。

既然是機甲科幻大片,那麼這方面的細節不容忽視,當古天樂和劉青雲穿上機甲戰服時,每一個零件、每一根機械骨骼嚴絲合縫的組合,都清晰地出現在人們的眼前。

重型機器人窮奇、坦克機器人刑天、三個步兵機器人和四個「機甲戰士」之間展開了激烈的戰鬥,而其中又巧妙加入了香港功夫片中的暴力美學,拳拳迅猛,短兵相接,所斗之處,盡皆狂癲,時刻刺激你的腎上腺素。

而戰爭、災難場面更是接二連三,暴雨傾盆、飛機爆炸、大廈坍塌、公路飆車、醫院搏鬥……每個場景都由實景拍攝和後期動畫設計巧妙組合而成,足夠以假亂真,讓人心跳到嗓子眼。

只可惜該片不是3D電影,否則影院一定驚叫連連……

雖然此片和好萊塢大片相比,還是要遜色一些,但是它的確展現了香港本土機甲科幻電影的特色,不失為一部港片的創新之作。

網友對此評價也不錯,有人對《明日戰記》中的「明日」設定很滿意,透過香港這座城市看到未來城市的樣子,呼籲人們對環境的保護,也是看懂了編導們的意圖。

也有人對古天樂「逆流而上」的行為大加點贊。當許多製片人在各種商業爛片中撈金時,古天樂卻非要另闢蹊徑,要拍第一部真正的香港機甲科幻大片,果然是有大俠風範的「孤勇者」。

在第40屆香港金像獎頒獎典禮上,古天樂很激動地對大家說:「小弟我拍了一部電影《明日戰記》,下個月就要上映了!」大家肯定的目光也讓他信心滿滿,「我所擁有的一切都是這個電影圈給我的,我一定會做好香港電影,我一定會搞定《明日戰記》!」

一番話贏得台下一片熱烈的掌聲 !

04、尾聲

這部電影真的是一部超燃的作品,劇情明了,特效自然,動作逼真!然而拍這種科幻大片既費時又燒錢,作為監製和主演,古天樂也是絞盡了腦汁。

劇組也曾因為經費不足而差點止步不前,古天樂接各種廣告籌資,而平時他也是不請助理、不講排場、出行騎電動車,把所有錢都投入到這部電影中。

十年磨一劍,只為夢想買單!

這就是與眾不同的古天樂!也是真正願為香港電影作出貢獻的電影人!

電影結尾的彩蛋是古天樂要完成在月球上看地球的任務,同時也是圓了已故女兒的夢想。看來《明日戰記》還有續篇,古天樂的機甲科幻電影之路還沒有結束,他與香港電影共發展的腳步,更不會停止……

文|碧琉璃

圖|網絡

發布|文刀木之南

以上為作者個人觀點,如要觀看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文刀木之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1898a92473d7e1cfc0d223e698b27b8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