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做個測試,拿出一隻手,大拇指放在掌心裡,用其他四個手指用力握住大拇指握成拳,豎起拳頭,手臂伸直,然後向下最大程度彎曲手腕,堅持 5 秒。如果你的手腕處產生劇痛,很遺憾地告訴你,你的手生病了。不信?換隻手試試,如果只有一隻手痛,那足以說明問題了。
你聽說過三手病嗎?
I have a dream , 成為一名樂隊成員,鍵盤手、吉他手、鼓手、貝斯手也行。沒想到現在的我不僅實現了當"鍵盤手"的夢想,還成為了滑鼠手,手機手。
現代科技的迅速發展,使我們的生活和工作都離不開手機和電腦,它們既是生產力工具,又是生活娛樂的載體,Harris International 的一項研究調查了 2000 多名 18 歲及以上的美國人。這項研究表明,由於白天使用手機電腦,60% 的美國人會遇到某種形式的健康問題,其中 36% 眼睛疲勞、30% 背痛、27% 頸部疼痛、24% 頭痛、21% 的手腕疼痛、11% 得了腕管綜合症、9% 失眠。早在 2007 年 8 月,我國教育部公布的 171 個漢語新詞及解釋中,遊戲手也就是鍵盤手、滑鼠手、手機手統稱為三手病,意為由於拇指或腕部長期、反覆、持續運動引起的指、腕損傷。
腕管綜合徵
在三手病中,你最常聽到的或看到的,應該是滑鼠手。長期用滑鼠導致手掌和手腕連接處有紅色痕跡和厚厚的老繭算是滑鼠手嗎?錯!
滑鼠手學名腕管綜合症,它是由於長期使用滑鼠導致腕管內腕橫韌帶增生,甚至骨質增生,造成腕管的有效容積減少,從而產生腕管裡面神經或者血管的壓迫。說人話就是,在我們經常使用滑鼠時,手腕下方這個位置被壓在桌面之間的時間太長了,導致裡面結構發生了變化,出現了酸、痛、僵、麻、冷等症狀。
狄奎凡症(媽媽病)
2014 年發表於 M.L.T.J. 的一篇論文—《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的發病率及其跟敲簡訊的關聯性》【Frequency of De Quervain’s tenosynoviti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SMS texting】發現,在接受測試的 300 名經常使用手機的學生中,有 42% 也就是 125 名學生患上了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
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又叫狄奎凡症(De Quervain’s tenosynovitis),俗稱媽媽病。據調查顯示,患這種病症的男女比例為 1:6 ,因為在傳統領域中,經常從事手工和家務勞動的,大多都是女性。這篇論文得出的結論是,頻繁使用手機打字敲擊鍵盤和狄奎凡症發病率正相關。
握拳尺偏試驗,也就是我們開篇所使用的的方法,它可以最直接和簡單地檢測狄奎凡症。不過區別在於,標準的芬科斯試驗是由專業的醫生握住你的手進行專業檢測。如果在測試時感到疼痛,很不幸,你可能就是得了這個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在現代生活中,我們又叫鍵盤手和手機手。
長期敲擊鍵盤時,手指關節肌腱在腱鞘里不斷來回移動,肌腱和腱鞘之間發生摩擦,摩擦過度就可能導致腱鞘炎,出現紅腫熱痛的症狀。
這種病症也普遍存在於音樂從業者中,他們也屬於這種腱鞘炎高發病率群體。
類似的情況,拿手機玩遊戲、看文章、刷抖音、刷微博、會經常使用大拇指划動螢幕,而且習慣使用同一隻手。時間久了,拇指肌腱和腱鞘也可能會摩擦過度導致腱鞘發炎。
「三手病」 已經不容輕視
在剛才提到的這篇論文中, 只有 28 人也就是 9% 的學生每天發送簡訊超過 200 條——記住,這還是 2014 年;在 2016 年有一家叫 Dscout 的美國網際網路公司做了個調查,人們平均每天點擊、滑動手機的次數高達 2617 次,對於最重的用戶(前 10%),平均次數翻了一番,達到每天 5,427 次——這還只是 5 年前的 2016 年。
而現在的情況是,我們辦公時每天必須面對螢幕、鍵盤和滑鼠,手機就更不用說了。看起來科技發展讓多數產品和服務濃縮進一塊螢幕中的同時,也讓現代人的長時間活動範圍聚焦在腕部以下,以至於如今的三手病的可能性和普遍性,跟從前已經不是一個量級。
如何預防和治療三手病?
首先,三手病的病因都有一個相同點,就是長時間和反覆地處於同一種狀態。所以,及時地調整姿勢和活動是最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其次,對於腕管綜合症,也就是滑鼠手,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讓手腕休息,或者溫水泡手緩解症狀。
如果麻和冷的症狀較為明顯的話,建議及時就醫。因為此時意味著神經或者血管可能已經受到壓迫或損害。
對於鍵盤手,休息和活動同樣是最有效的方法,如果症狀比較嚴重,你的手指已經很難伸直或者握到一起,應及時就醫。
對於手機手,如果檢測出只有經常玩手機的那隻手有痛感,我們建議換隻手玩。如果檢測出兩隻手都有不同程度地疼痛的話,那我們建議玩手機時一隻手托住手機,用另一隻手的食指滑動和點擊螢幕,或者中指。
在使用手機的過程中適當旋轉手腕和活動手指,必要時做個手指操,通過熱敷和按摩也可以緩解症狀。
如果症狀嚴重,去醫院及時就醫,並遵醫囑才是最好的選擇。
腦力勞動者的歸宿
人類從採集狩獵到一般性體力勞動,再變成今天的主要腦力勞動者,如果說多數產品和服務濃縮進一塊螢幕中是一種必然趨勢,那麼人類長時間將活動範圍聚焦在腕部以下也是我們的必然處境。除非有新的交互方式出現,並且這種交互方式能對人類這種長時間不動或長時間活動都會出問題的身體友好一點,否則,能夠讓我們儘量避免三手病或其他「職業病」的,就只有我們自己。
哦不對,嚴格來說三手病都不算職業病。
我國實行的是法定職業病,就是說用人單位勞動者在工作中接觸到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才會被認定為職業病。像滑鼠手,鍵盤手,腰椎間盤勞損等此類職業中接觸的因素不是導致此類疾病的直接因素或者唯一因素,屬於職業相關疾病,並沒有納入法定職業病的範疇。
愛自己!愛身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16e308b8cc6f428a2bb77ef31c92d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