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上。
女證人面對法官,眼神空洞。
回答問題時,大多是「不知道」。
突然,她無視法官的詢問,在庭上小聲地叫了起來。
工作人員覺得奇怪,上前查看。
卻發現,在她的座位底下,淡黃色的液體已經流了一地。
女人崩潰地在法庭上大叫起來。
周圍人慌亂地給她尋找毛毯。
女人的父親在一旁看著這一切,露出了痛苦的神色。
女兒才30歲,正是向著人生新階段邁進的大好時光。
這一切,究竟怎麼會變成這樣——
《仙后座》
朴秀珍,女,30歲。
職業是律師,工作雷厲風行,說一不二。
與丈夫離婚後,獨自撫養5歲的女兒。
雖然找來的保姆總是不盡人意,但女兒大體上被照料得不錯。
但最近,秀珍遇到了一些怪事。
比如,她明明記得,女兒被外公帶出去玩了。
打電話問他們在哪,爸爸卻說自己今天沒帶孫女出門啊。
秀珍正想再打電話問問保姆,卻發現女兒躲在客廳的小帳篷里。
她長呼一口氣,放下心來。
女兒卻問她,不是要來捉迷藏嗎?
再比如。
秀珍下班回到家,問女兒日記寫好沒有。
女兒卻指責她總是說話不算數。
明明說過可以不寫日記,怎麼又來問她要日記。
最可怕的是這天。
女兒要去美國的前夫那裡住一段時間。
她和爸爸一起送女兒去機場。
到了車庫,公司卻打來一個電話,讓她趕緊交一份文件。
秀珍沒壓住脾氣,對電話那頭破口大罵。
但還是匆匆趕回家發了文件。
合上電腦以後,她突然一陣恍惚。
隨後想起女兒和爸爸還在停車場裡等著。
很多人有過這種經歷,在起身的瞬間,突然忘記自己接下來應該幹什麼事。
這種短時間內的大腦空白,往往只持續一小會兒。
秀珍也沒當回事,以為只是自己太忙太累了。
然而當她走到停車場,卻發現自己的車裡空空蕩蕩。
原本應該等著她一起去機場的祖孫倆呢?!
秀珍看了看時間,意識到快要誤機了。
趕忙發動車子,並打電話給父親。
質問他,都什麼時候了,還帶孫女到處玩嗎?
電話那頭的父親卻非常疑惑,沒搞懂她在說什麼。
只聽到一陣撞擊音。
秀珍把油門當成剎車,撞上了路邊的欄杆。
父女倆在醫院面面相覷。
原來女兒已經在前一天按時上了飛機,而秀珍卻忘得一乾二淨。
雖然沒有外傷,醫生說出的話卻給了他們重重一擊:
我們懷疑,你應該患有阿爾茨海默症。
阿爾茨海默症,俗稱老年痴呆。
患者年齡一般都在60歲以上。
秀珍今年剛剛30歲,怎麼可能得這種病?
醫生解釋道,秀珍的狀況屬於早老型痴呆症,得病的機率很小,但惡化速度非常快。
長則1-2年,短則3個月,就有可能完全失去理智,忘記一切。
更可怕的是,這種病沒有治癒的可能。
他們能做的,只有通過訓練延緩發病時間。
這無疑是在宣判秀珍的「死亡」——
如果失去了記憶,失去了意識,那還算人嗎,不過是行屍走肉罷了。
秀珍想不通。
為了現在的一切,自己從小就努力上進。
母親早逝,父親在國外務工。
沒有人照顧,卻還是成為了許多人都羨慕的社會精英。
婚姻雖然不夠完美,但孩子在健健康康地長大,和她也親密無間。
她已經很努力地修復自己不完美的命運了,為什麼厄運還是找上了她?
《仙后座》其實並不是一部有著跌宕起伏劇情的影片。
比起類似題材的影片,比如《困在時間裡的父親》,它也並沒有塑造出能夠抓住觀眾眼球的恐怖片氛圍。
但它依舊是一部後勁很大的電影。
影片花費了很大的篇幅,去展示秀珍在幾個月里,從自信女強人變成一個毫無自理能力、認知能力如同小孩的「行屍走肉」。
剛開始的她,並不覺得自己的病真有那麼嚴重。
她只是感受到自己更難控制住自己的脾氣。
在公司里,她懟上司。
在家裡,她要不了幾句話就對父親發火。
直到她意識到,自己恍惚的時間越來越多。
在家裡,會突然說要重新找個保姆照顧女兒。
看到父親欲言又止的時候,才意識到女兒已經去美國了。
開車的時候,明明按記憶中的路線行駛,卻突然反覆經過了同一座天橋。
和女兒視頻聊天的時候,忘記女兒說過的新夥伴。
甚至大腦突然一片空白,對著女兒說:
你長得好漂亮,你叫什麼名字?
秀珍陷入記憶混亂的時候,她的表現是冷靜的。
但這並沒有給觀眾寬慰。
因為我們看到了她清醒時的許多次崩潰。
剛剛得知自己患病的時候,她在車裡大哭。
她說最害怕的是自己認不出女兒,女兒看見這樣的她也會很害怕。
然而最後,她連這種害怕也一併遺忘了。
當父親聽到她問女兒是誰,迅速地一把蓋下電腦。
秀珍露出冷漠無知的神情,更讓我們感到絕望。
情感先一步丟失,隨後是尊嚴。
還殘存意識的時候。
秀珍上班的時候穿錯了衣服,在會議室被眾人投來異樣目光。
後來她開始無法控制自己的生理反應,在法庭上控制不住小便。
被工作人員抬進房間裡更換衣服,秀珍已經無法完整表達拒絕。
只能一聲又一聲地叫著「爸爸」。
後期,秀珍已經完全沒有了成年人的意識。
甚至差一點被療養院的志願者強暴。
在影片里,那個志願者因為秀珍無意識地說了一句「不喜歡這樣」而退縮了。
可我們都知道,如果是在現實中,她很難逃過被凌辱的結局。
雖然大體「致郁」,但影片最終還是將重點落在了「治癒」上。
仙后座,在電影里出現了三次。
第一次,是秀珍和女兒躺在帳篷里,用手電照出了仙后座的圖案。
她告訴女兒,仙后座是指引方向的星星。
第二次,是祖孫三代一起露營,沐浴在星河下。
找到了星空中的仙后座。
第三次,則是秀珍走失在深山裡。
已經毫無意識的秀珍,抬著頭望向星空,靠著身體記憶找到了回家的方向。
俗套一點說,「仙后座」代表的就是愛。
是秀珍對女兒的愛,也是秀珍父親對她的愛。
父親是不稱職的。
從未給過女兒照顧與愛,只能旁觀秀珍的生活。
直到女兒生病,步入老年的他,才真正開始學著做一個父親。
替她穿衣做飯,幫她洗頭洗澡。
告訴她,不喜歡的事情要表達出來。
最動人的,莫過於兩個鏡頭的映照。
父親摸著秀珍熟睡著的臉。
蘊含著的情緒,有心疼,有後悔,也有不舍。
他不知道自己還能照顧女兒多久。
另一個是秀珍女兒,摸著秀珍的頭。
秀珍已經不認得她了,但她還是告訴媽媽:
沒關係,我每一天都會再和你說一遍我是誰,我遇到了哪些新朋友。
《入殮師》里曾說過。
「死亡不是終點,遺忘才是。」
《仙后座》則用一個童話般的結尾,撫慰了觀眾的心靈。
遺忘雖然不可以控制,但愛會一代又一代傳遞下去。
愛,就是仙后座,是指引我們走下去的路標。
人生中總會遇到許許多多無力控制的事情。
抬頭看看仙后座,便不會遺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