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遲國三妖保護百姓五穀豐登,可孫悟空一走,誰來保證百姓死活呢

2023-12-18     丹寶星辰

原標題:車遲國三妖保護百姓五穀豐登,可孫悟空一走,誰來保證百姓死活呢

如果仔細去看的話,西遊記之中的故事很有可能是佛教和道教的一次鬥爭,這裡面的真實歷史比我們想像的要複雜太多了,唐生孫悟空這些人雖然趕走了眾多妖怪,但卻是來去一陣風,根本就沒有想法留下來一直保護車遲國的老百姓,他們一走就相當是將車遲國的百姓放到水火之中去了,這樣的價值觀是正確的嗎?

車遲國的困境

車遲國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呢?到今天已經是無法考察了,因為這個國家在歷史之中可能出現過,也可能根本就沒有出現過。可無論如何,這個國家身上都有著西域眾多小國家的影子。這些小國家貫穿中國古代漢唐歷史,中原王朝強大的時候就依附中原王朝;北方遊牧政權無敵的時候就投靠游牧民族。

車遲國是比較詭異的,從最初的描寫之中說車遲國風雨都不協調,就是想要雨水的時候給你來一個大旱的天氣,想要乾燥一點方便干農活的時候卻是給你來一個洪水滔天。平時候的車遲國百姓務農都很困難,古代國家以農業為本,農業當然是第一重要的,車遲國國王作為一國君主,如果不把農業搞好,那他的位置可能就座不穩了。

這個時候的車遲國國王為了自己國家的農業大事可以說是傷透了腦筋,這個時候出現了一群和尚,和尚本來就是比較特殊的宗教人士,不知道是他們為了獲得國王的賞賜,還是說國王請求他們出生來為自己的國家祈雨。可惜的是這一大群和尚浩浩蕩蕩幾十號人都失敗了,這讓國王心中也是相當的生氣。

車遲國的佛道之爭

這些和尚們的體型在原著和電視劇之中描寫的都是相當肥胖的,可能他們就是除去吃東西之外難以有其他的本事了吧,因為求雨的失敗使得車遲國的國家教派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因為這些和尚之中沒有一個有真材實料的,所以才會出現唐僧等人出現時候,見到和尚就抓起來的場景,你試著想一下,本就沒有什麼本事,還不從事農業活動卻可以每天免費混飯吃,車遲國這個小國家怎麼可能養得起這幫子人呢?

這群人說得好聽一點是遠離紅塵的出家人,說得不好聽一點就是一群騙吃騙喝的神棍。車遲國國王正為自己國家的農業發愁的時候,突然來了三位妖怪,三個妖怪是我們這些有著全文視角,知道故事情節和發展走向的讀者知道是妖怪的,是吳承恩老先生在寫這本書的時候,讓我們外人知道的,書裡面的人當然是不知道的,書裡面的人更多的是生活在一個祥和的平行世界之中。

這三個妖怪的打扮也不是動物的身體腦袋一般醜陋不堪,相反的是這三個妖怪渾身上下都是道家人士的打扮,遠處看過去仙風道骨的樣子,讓人看完之後心中不禁肅然起禁。為什麼這樣去說呢?這個原因還是要放到後面的,這三個妖怪似乎有看穿人心的本事,見到車遲國國王的第一件事情就承諾說只要車遲國供奉他們三人,他們就可以保證車遲國以後風調雨順,年年太平。

這個時候車遲國國王的想法到底是什麼呢?其實之前的他也不是沒有供奉過這些特異人士,之前的和尚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嗎?之前供奉了好幾十號和尚,也沒有起到什麼作用,現在只是需要供奉三個道士,就有可能風調雨順,這筆買賣贏了穩准,輸了對於他來說不過是又失望一次,所以車遲國的國王就答應了這三個妖怪的要求。

儒家認為的昏君與明君

其實就我們外面的讀者看來,車遲國國王和王后遠遠沒有唐僧悟空眼中那麼昏庸無道,為何說唐僧悟空會覺得車遲國舉國供奉這三個妖怪是昏庸無道的表現呢?這其實是作者吳承恩老先生自身的儒家思想在作怪,儒家思想從漢文帝開始就有一個特徵,那就是將「不問蒼生問鬼神」的君王都看成是昏君。

因為這裡面涉及到的一個故事就是說西漢儒家大才子賈誼去拜見漢文帝的時候,是深夜召見進入皇宮之中的,這個時候的賈誼還真的以為皇帝召見自己入宮是有什麼極其重要的大事商量,結果發現漢文帝只是和自己探討神仙鬼怪以及到底能不能長生不老的事情,這讓賈誼心中十分的不滿,但當著皇帝的面又不好發作。

所以在賈誼回去之後,就作出了「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的詩句,其實想來也是可以理解的,皇帝年輕時候不信這一套,老了之後想延長壽命很正常,但對於賈誼這種志在博取天下功名的人就不同了,他們會認為你這就是昏君,這就是無道,話說過來,西遊記之中的車遲國國王供奉三個妖怪保護本國風調雨順就是無道昏君嗎?

經過對比之下來看似乎不是無道昏君啊?儒家認為的有道和無道其實是比較狹隘的,他們認為做皇帝一定要關係百姓,一定要深入民間,但皇帝這種最高統治者在當時下民間真的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嗎?下面的官員難道不會演戲嗎?車遲國的國王僅僅供奉三個妖怪就解決了全國的雨水問題,讓農業生產得以順利進行,雖說不敢年年豐收,但至少不會因此而絕收影響這個國家社會的穩定啊!

供奉三個妖道值不值得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面來看,如果按照儒家傳統思想之中的做法,車遲國國王為了解決農業問題深入民間大肆修建水渠等操作,可能有局部緩解,但氣候問題是古代那種生產力可以解決的嗎?顯然不能啊!西遊記之中的車遲國國王供奉三個外來道士一下子就解決了全盤的問題,盤活了車遲國的農業問題,可以說是相當高明的宏觀經濟調控,達到了運籌王宮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從整個國家的角度上來說,這三個妖怪的所求並不是很過分,車遲國國王只不過是把每年百姓務農所需要繳納的一部分稅收物資轉手以供奉的形式賞賜給了這三個妖怪而已,這三個妖怪的需求其實也不是很大,並沒有達到敲骨吸髓的地步,因為他們所需要的只不過是一些供奉的果品和香紙,以及整個車遲國百姓對於道家崇高的信仰和敬佩罷了。

三個妖怪所需求的精神更加大於物質層次。這三個妖怪是典型的直來直去,不會拐彎抹角,拿了車遲國百姓的好處馬上就為他們辦事,相對而言這些車遲國百姓賺了很多,畢竟有了可調控氣候的三個能人,以後就再也不用看老天爺的臉色吃飯了。相反的是那群和尚每年吃喝無數,住著宏偉的廟宇,享受著人間香火,但到關鍵時候卻不能為百姓們排憂解難。

這一下子對比就知道這三個妖怪和那群和尚到底誰是好人,誰是壞人了。所以車遲國國王自己心中對於這一點明白的很,第一次的憤怒雖然牽連到了全國幾千名和尚,將他們全部懲罰做了勞工,但這懲罰說到底也不是很過分,這些和尚養尊處優習慣了,不習慣天天幹活而已,又不是因為求雨不成功,而將這些和尚全部處死,如果這樣的話就有些過分了,整個故事也就進行不下去了。

孫悟空和三個妖怪的鬥法

我們小時候在看西遊記的時候為孫悟空揭穿這個三個道士是妖怪的真實面目而歡呼,但長大之後卻對孫悟空破壞了車遲國原有的太平環境而選擇了沉默不語,這其實就是我們自己成長的一個過程,小的時候不懂事,當然會被電視劇和原著作者之中的思想所帶偏,但長大之後的我們在經歷社會之後就會明白有一個穩定旱澇保收的環境到底有多麼的重要。

孫悟空等人一來的時候就看出了這三個道士是妖怪,那是因為孫悟空有著識別天下一切妖魔鬼怪的火眼金睛。然後為了證明自己的說法是正確的,孫悟空就當著國王王后的面提出要和這三位妖怪比試雙方之間誰的法術更加的高明,但實際上這個比試過程是相當不公平的,因為三個妖怪全程都是按照正規程序做事,而孫悟空則是不斷的走後門,找關係。

這三個妖怪按照道家的做法寫下符紙,然後通過焚燒符紙,和念出專門的咒語來將人間的祈求傳達到天庭之中,一般都是祈求老天爺颳風或者下雨,之前孫悟空沒來的時候的確是可以做到的,因為這三個妖怪雖然是妖怪,但他們深愛著中國道教,從小就努力學習專門的畫符本領,幾十年如一日的聯繫口訣和步法。

在中國道教之中有一個專門的規矩就是說不是你學會了這些畫符的順序和筆法就可以成功傳達含義到另外一個層次的世界之中去的,也不是學會了步法和口訣就行的,最為重要且關鍵且容易被人忽視的就是傳承和得到道家祖師爺官方的認可,道家傳承之中有一枚道師靈寶大印,只有蓋過這個印章和這個印章認可的道士小章,這些符紙才會有效。

孫悟空的無敵和三妖的無奈

這就相當於道家官方認可了你這個東西,你寫的符紙之中的內容是得到授權的,其他人雖然可以照著你的符紙內容去模仿,但沒有這個道家大章去印,那就是無效的,所以才不會成功,西遊記之中的這三個妖怪能夠讓車遲國風調雨順,顯然從側面就可以證明他們是得到了道家的認可的,不然僅僅使用法術製造幻境只能瞞過一時,瞞不住那麼多年。

孫悟空的做法是什麼呢?雖然說孫悟空也是跟著道家大能菩提老祖學習了幾年,但在畫符,念咒、步法、口訣、劍勢這些基本功方面,孫悟空顯然不如這三個妖道。可依舊不用怕,孫悟空有著自己無敵強大的人脈,你要祈求颳風,他就找到風婆婆停止颳風、你要祈求下雨,他就找到雨師,讓人間無雨。風雨雷電的掌管著都是孫悟空的熟人,試問你拿什麼跟他斗?

後來在比賽下油鍋的和砍頭不死的時候,其實都有一些比較奇怪的道法的,下油鍋保護妖道不被燙死的青龍其實不是真正的青龍,因為三界之中的一切真龍和從魚化龍者都歸屬四海龍王管理,如果這是真龍的話那就真的是違法走關係了,這其實是道家法術之中的一種借勢,可以借北方真武大帝的寒氣化龍遊行。砍頭再生之術則是道家之中的玄胎要訣,只要玄胎本命不死,那他就不會真的死亡。

車遲國三個妖怪的背後肯定的有道家高人的指點的,不然的話,他們三個人不可能一下子就擊敗了這個國家之中的佛教占據上風,可惜的是後來取經人唐僧他們來到之後,孫悟空這些無敵打手再一次的擊敗並殺死了這三個道家代言人的妖怪。一場殺戮很少的戰爭標誌著道家控制地方的覆滅,佛家的和尚因為有孫悟空唐僧這些人庇佑重新站上了車遲國的神壇,雖然他們本身沒有什麼本事。

車遲國背後的終極真相

其實在孫悟空打死三個妖怪的時候,車遲國國王心中不免一種哀傷,他感嘆說打死了這三個人,以後誰來保證我們國家風調雨順呢?這個時候的孫悟空說自己可以保證的,但其實這種口頭承諾是最不值錢的。我們中國人都知道的一句話叫作「人走茶涼」,孫悟空在的時候,天生的神仙可能會給他面子讓這裡風調雨順,孫悟空走了之後一切情況就說不定了。

畢竟孫悟空可不是那三個妖怪一樣可以長駐車遲國,可以隨時將民間疾苦和缺少雨水的情況上報天庭,所以說孫悟空的承諾不值錢。我們小時候看到的孫悟空一些人雖然說是斬妖除魔的,但實際上這是佛家和道家之間的一場戰爭,他們看起來是從唐朝出發西天取經,但一路上打壓欺負,把各個小國和山頭都變成了靈山的附庸,把真正救濟天下百姓,做實事的道家給打壓了。

其實這個時候我們的疑惑也來了,我們沒有經歷過明朝,我們就會疑惑吳承恩老先生寫《西遊記》的目的到底是為了什麼,就這一段佛道之爭而言,難道他就真的是想讓我們看到第二層含義之中的佛教開疆闢土嗎?事實不應該是這樣的,明代時候的佛教在中國早已經完成漢化,佛道之間的爭鬥也沒有白熱化,道家都是各自修習,根本很少有主動下山在人間與佛教和尚爭利的。

吳承恩老先生可是明朝的人,可他寫的《西遊記》卻是唐朝的故事,這讓人更加的匪夷所思了。其實結合歷史來看的話,書籍之中的一切有著第三層次的含義,因為吳承恩在明朝的嚴格文字獄之下,不敢以當朝人說當朝事,所以只敢以唐朝仙魔說明朝貪官和清官的事情,可以相當明顯的看見明朝社會之中的貪官橫行,人群不斷擴大,真正為百姓做實事如同海瑞一般的清廉官員,卻是越來越少,難道這不是真正的稀有記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16340d3e2335065d0f1e84bb63626c1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