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股神盛讚的這家中國企業,是怎麼煉出來的?

2023-03-09     單仁行

原標題:被股神盛讚的這家中國企業,是怎麼煉出來的?

01

作為頂級投資人,股神巴菲特的夥伴,芒格對於企業非常挑剔,很少會在公開場合透露自己對某家企業的讚美。

但在今年股東會上,芒格多次提出對比亞迪公司的讚美,他甚至說,比亞迪是他買過的,最喜歡的股票。

比亞迪為什麼能得到這麼多的青睞?

上周五,我和十幾位牛商匯的企業家一起走訪了比亞迪,接待我們的是比亞迪汽車工程研究院的杜經理。

和去年我參加比亞迪股東會不一樣,去年我是以投資人的角度看比亞迪,這次是從經營者角度去看比亞迪,又有不同的收穫。

02

在參觀展廳後,我們和比亞迪汽車研究院的負責人一起座談交流,我首先提出一個非常關心的問題:

在2003年,為什麼王傳福敢於做出這麼大的決策,從一家電池企業跨界到汽車產業?

我曾經多次從不同角度去尋找答案,2003年1月比亞迪宣布收購秦川汽車後,投資者並不認同,認為這個轉型太冒險,比亞迪股價暴跌50%。

那麼,在比亞迪內部,是怎麼看當年的決策?

杜經理說,2003年王總看到比亞迪在電池產業的天花板,力排眾議,必須要轉型,他在收購秦川汽車之後,投入大量的時間學習,一年就成為行業專家。

從王傳福的履歷也能看到,他有著超強的學習力,1987年,王傳福畢業於中南工業大學冶金專業,同年進入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攻讀碩士,1990年畢業後留院工作,1995年辭職,創辦比亞迪,短短几年時間,就發展成為中國第一、全球第二的充電電池製造商。

從研究院到下海經商,到成為電池行業領頭羊,王傳福的學習力補足了他在研發、生產和商業的能力,這就為轉型打下了堅實的底層能力的基礎。

創始人學習能力,是一個企業持續成長發展的關鍵。

那從投資人角度,怎麼看比亞迪、王傳福?

上個月,芒格在股東會中多次評價比亞迪,說比亞迪是他買過的,最喜歡的股票。

我總結三個原因:

1、基於中國新能源車市場的強大潛力。

2、比亞迪過去幾年的高速增長,2020年銷量42萬,2021年73萬,2022年高達187萬,2023年預計400萬,在這種體量的企業,能保持這麼高的增長是非常罕見的。

3、在芒格看來,王傳福是一個天才,也是一個工作狂,每天思考17個小時,能幹成很多一般人幹不成的事。

我對比過同是深圳的電池企業,德賽電池,當年兩者可謂是並駕齊驅,

2003年的一次轉型,在20年後拉開了兩家企業巨大的差距,比亞迪最高市值萬億,德賽100多億。

這種在關鍵時刻的決斷和魄力,都是值得我們企業家和投資者深入研究。

03

我也摘錄部分企業家走訪比亞迪的收穫和大家分享,希望對大家有一點點啟發。

深圳牛商匯會長歐總分享說:

比亞迪重工匠,打造家文化,行業工資前10的高管,比亞迪就占了6個位置,就像華為一樣,好的人才就要匹配高的待遇,有了穩定的人才梯隊,企業的發展才能日新月異。

結合了自已的企業,我們拓維模型從2003年創立,至今已經超過20年,但一直在一個段位不上不下的,沒有太多快速突破的趨勢。

結合比亞迪一路的發展,我們必須大力在技術創新上進行突破,就像稻盛和夫老先生說的,一定要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要有這種每天進步一點點的創新理念,去經營我們的企業。

深圳袁總分享:

以前對比亞迪國產車多少還有一點那麼不自信,現在才發現原來自己目光是那麼的短視、無知,除了輪胎和玻璃不自己造,其他全部是自主研發。不怕任何國家來掐脖子,內心無比的崇拜王總,這次學習交流有兩點體會很深。

1、技術為王,創新為本,這是比亞迪的核心驅動力,特別是對我們這樣的設備製造業來說,企業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這個技術一定是自己拼殺出來的一條血路,全部掌握在自己手裡,這樣才能長久的立足。

2、打造「家」文化,什麼叫家文化?

開比亞迪的車,娶比亞迪的老婆,生比亞迪的小孩,上比亞迪的學校,你好好工作,生活的事全交給比亞迪來做,比亞迪百分之八十都是985 、211的人才,內部還有很多研究院、研究部門,有了這麼多人才梯隊,有幾萬項專利技術,為企業的高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證,可見「家」的文化是留住人才,是企業基業長青的根基。

吳總分享:

自己印象最深的就是「工匠牆」,一個人可以做到比機器還精準,可想而知背後付出了多少,才能有如此成就。

就像單仁老師經常說,做一公分寬度,一公里深度,一個行業需要做精做細,把一件簡單的事做到極致,就不簡單。

在交流中,還有不少企業家非常關心怎麼加入比亞迪供應鏈?

杜經理說,除了產業對口外,還有三個基本條件:

1、註冊資金>100萬;

2、員工社保>20人;

3、徵信良好,尤其不能有勞務糾紛。

我還問了一個問題,近年美國先後對華為、中興通訊、安防等企業制裁,不知道會不會對如日中天的比亞迪也進行制裁,畢竟汽車產業在歐美除了特斯拉外,都出現了明顯的落後。

杜經理說,比亞迪也做了準備,技術上採用垂直產業鏈,除了玻璃和輪胎不生產外,全部自己生產,前兩年在國內汽車芯被卡脖子的時候,比亞迪為悄悄為同行供貨,同時為避免和特斯拉的正面競爭,砍掉了南美60億的項目。

04

只有親歷走進這些龍頭企業當中,縱觀他們幾十年的發展,我們才能擴寬視野和格局,明白在一次次產業、技術變革面前,為什麼我們沒有把握到,沒能跟上?

當然,未來還會有更多的變化,新能源車、光伏、人工智慧的ChatGPT都在發展,變化速度不斷加快。

就像《未來呼嘯而來》書中寫的:

「未來十年將充滿根本性的突破和改變世界的驚喜。我們這個星球上的每一個主要行業很快就會被徹底重塑……這將是一個到來比你想像的更快的未來。」

世界如此,作為企業家和投資者,我們如何能夠期待「不變」?

唯有不斷學習!未來我將和大家一起走進更多世界500強企業,一起學習成長!

責任編輯 | 羅英凡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1632f3fe30135e6eb3de39ee140cbbd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