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生,我們會是誰的父母,也會是誰的子女。
是我們的父母,他們給予了我們生命,也是我們的雙親,一路為我們遮風擋雨,拉扯我們長大,帶領我們成人,讓我們一路成長為了現在的自己。
而隨著我們逐漸長大,漸漸地,我們的父母,卻也會逐漸老去。
他們會不再總是那麼的意氣風發,也不會再是那個什麼都懂的英雄。
取而代之的,他們只會越來越跟不上時代,越來越對很多的事情都覺得有心無力。
到了那一天,作為孩子,我們當然不能只是對他們不管不顧,要給予一份孝順,感謝他們對我們的養育,對他們的以後承擔起一份責任。
百善孝為先。我們都知道應該孝敬父母,而孝敬我們的父母,其實也不該只是單一的模式。
時常聯繫,和他們說說話。
這個時代,為了生存,長大以後不會留在父母的身邊,這是比較普遍的。
當和父母相隔的距離比較遠,我們可能會有自己的生活,也會有著自己的家庭,為了應付自己的生活,可能就已經顯得很焦頭爛額了。
成年人的生活,並沒有誰會有多麼的容易,不過即使如此,我們也一定不要只是一心應付著自己的歲月,完全忘記了遠在家鄉的父母。
每一個星期,我們最好還是抽出那麼一點時間,跟父母聯繫一下。
不一定真的要有多麼重要的消息分享,可是就只是說一說家常,問一問他們的身體是否安康,問一問他們這幾天過得怎麼樣,有沒有遇上什麼事。
關心一下他們,也適當地告訴他們一些我們自己的情況,讓彼此雖然相距較遠,但是卻也並不會淡出彼此的生活,能夠都對彼此有著一些了解。
經常給他們打一打電話,發一發消息,視頻一下,他們真的就會很開心。
或許對我們而言,我們會覺得自己年紀不小了,應該自己去承擔一切,但是在父母的眼裡,我們始終都不過只是孩子,他們始終都會想要知道我們的境況,也會想要分享他們的情況。
多回家,為他們做點什麼。
常常用手機聯繫,這確實會不錯,但是那終究還是不如親眼見一見。
不管再怎麼忙,不管再怎麼遠,對於父母,我們其實都不該遺忘,不論如何,每一年,都一樣要抽空回家看看,多和他們待幾天。
愛情也好,親情也好,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電話那始終都比不上實實在在的陪伴。
回到他們的身邊,才可以給他們講解一下手機的新功能,才能夠真的幫助他們解決一些難題,才能夠和他們坐下來一起吃一頓團圓飯,感受一下他們的拿手菜。
也才能看看他們的身體狀態到底如何,又到底過得好不好,生活狀態怎麼樣。
太多的事情,相隔太遠,我們根本就不可能做到,那時候,很多的事情,父母為了不讓我們擔心,往往也只會瞞著我們,根本就不會讓我們知道。
有了一定的年紀過後,一年一年又一年,時間真的會過得非常快,我們也根本就不知道,明天和意外究竟哪個會先來,自己以後又還能夠陪伴他們多久。
不想讓自己以後後悔,覺得虧欠,趁還來得及,趁我們還年輕,多回家,多陪伴,那永遠是最有效,也是我們最應該好好做到的。
買些禮物,也多給他們錢。
人與人之間,很多的關係,我們僅僅只是動嘴,僅僅只是花點時間,那當然也是不行的。
在這個不管什麼都需要錢,離開錢根本就沒有辦法生存的時代,哪怕是血脈至親,也都是應該花一些錢的,這不是勢利,不過只是非常現實的事情。
父母養大我們,他們給予我們的是愛,他們在我們身上付出的,其實也是很多的錢。
當我們長大了,我們的能力或許有限,並不是多麼的寬裕,並沒有太多的錢,但是我們卻也一定不能只是想著自己,還是要儘可能地,給他們計劃一些。
為他們花一些錢,去買一些他們需要的日常生活用品,送他們一些對他們而言比較實際的東西,讓他們的晚年可以過得更加的有質量一些。
當然,好些時候,也可以直接給他們一些錢,讓他們可以買一點喜歡的東西,可以把一日三餐吃得相對更好一點,也把日子過得更加不錯。
或許他們自己也是有錢的,並不是那麼需要我們的錢,但是當我們能夠這樣去做,他們卻也是會覺得比較的自豪,覺得比較的滿足,覺得比較的快樂。
他們養育我們,或許並不曾指望什麼,但是當我們能夠懂得回饋,他們卻也會覺得自己的付出挺有意義的,一切都很值得。
孝敬父母最好的方式,多聯繫,多陪伴,多給他們花錢。
好好關注他們的身體,好好關注他們的內心,好好給予他們一份物質的支撐。
老去路上,父母真的就沒有那麼的堅強,會越來越覺得孤單,會越來越覺得寂寞,也會越來越感覺到自己仿佛正在被這個世界所拋棄。
越是年老,他們所盼望的,真的就並沒有太多,不過只是能夠多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
那是他們的期待,我們當然應該懂得,也應該給予成全。
年少時,父母陪我們長大,後來,我們也真的就該陪他們變老。
一路上,始終和他們都在同一條平行線上,從不遠離。
文字/譚檬
圖片/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