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節與肺癌,二者間有必然關聯嗎?

2019-11-11     Haalthy肺騰助手

Haalthy導讀

隨著環境、生活方式的不斷變化及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體檢意識提升,越來越多的人在檢查中被查出有肺部結節。

而隨著肺癌被更多的人提及,很多人在被查出肺結節的第一時間,往往會往肺癌上想,懷疑結節的出現是肺癌的前兆。

如此一想,恐慌便漸漸襲來,不安感便逐漸在心頭堆積。

那麼肺結節真的就是早期肺癌嗎?今天,就帶大家來好好聊聊這個問題。

肺結節及其分類

肺結節被認為是肺癌的早期形態,由於多數肺結節患者早期無明顯臨床症狀和體徵,所以常常不被重視,僅在臨床體檢時偶然發現。

從影像學看,肺結節是指直徑≤3cm的局灶性、類圓形、密度增高的實性或亞實性肺部陰影,可為孤立性或多發性,通常不伴肺不張、肺門淋巴結腫大和胸腔積液。

局部性病灶直徑>3cm者稱為肺腫塊,不在肺結節範圍內。

(肺結節的分類)

肺結節與肺癌的關係

肺結節並非是一種疾病,它可以是很多種疾病在影像上的具體表現,如肺部炎症、肺內良性腫物、淋巴結腫大以及令人害怕的肺癌等。也就是說,產生結節的可能性很多,從輕微的炎症到惡性腫瘤都有可能。

而根據影像學分類,有研究顯示,實性結節惡性的可能只有7%,磨玻璃樣密度結節惡性的可能是18%,而部分實性結節惡性的可能是63%

說到這裡,還有一個重要問題可能有朋友要問了:根據影像,不同類型的結節惡性程度不同,除此之外,結節的惡性程度還可根據哪些來判斷呢

1、年齡:年齡是評估肺結節良惡性的獨立危險因素。有相關數據顯示,肺結節患者年齡越大,惡性風險就越高。

年齡<35歲,沒有其他危險因素時,結節為良性的可能性較大;

年齡>50歲,結節為惡性的可能性較大;

患者年齡每增加10歲,肺癌的發生率穩步上升。

2、吸煙:吸煙是評估肺結節良惡性的另一危險因素。有研究表明,吸煙開始時間越早、年限越久、數量越多患肺癌的危險性就越高。

3、影像學檢查:影像學檢查預測肺結節良惡性的準確率達76.10%。故臨床上多採用CT檢查來初步評價肺結節良惡性,此外,PET-CT也可用於肺結節良惡性的判斷。

有研究分析顯示:

當肺結節數1-4個時,原發性肺癌的可能性較大;

≧5個時原發性肺癌的可能性則較小;

>10個時原發性肺癌的可能性更小;

小結節不能預測肺癌;

大結節(體積≧300mm3或直徑≧10mm)需要立即進行診斷評估。

4、性別、症狀、吸煙史、腫瘤史及腫瘤家族史等,都需與CT特徵等多個因素相結合來評估肺結節的良惡性,而不單獨來判斷結節是否為惡性。

綜上,需要大家重點記住的是肺結節並不等於肺癌,肺結節的良惡性是需要綜合各方因素來綜合判斷的

有多個研究顯示,在所有診斷出來的肺結節患者中,只有不到5%的患者最終證實是惡性(癌症)。

因此,診斷出肺結節不必過分驚慌焦慮,不要往最壞處想,但也仍要保留心眼,過分大意也要不得。

遇上肺結節怎麼破?

對於絕大多數診斷有肺結節的人來說,感到恐慌和不安無非就是害怕與癌症扯上關係,前面也說過,肺結節不一定就是癌。

當被診斷肺結節,你首先要做的應該是找醫生進行專業解答,而不是胡思亂想,也不是去搜索一些真實性無法保證的「小道消息」。

因為所有診斷肺結節的患者中,只有不到5%的患者最終會被證實惡性,也就是說,絕大部分暫時無法得到確切判斷的患者更多會得到醫生「繼續隨訪」的解答。

於是,不少人對此會心存疑慮和不安,覺得醫生是在「敷衍」,對於醫生口中的「隨訪」,更是存疑甚多。

如何隨訪?多久隨訪?是不少診斷肺結節患者的共同疑問。

下圖是國際上較權威的Fleischner學會提出的分類標準,看完後,遇上肺結節,你就會知道究竟該怎麼做了。

(高危判斷:結節越大、越古怪,生長速度越快,位於上葉尤其右肺上葉)

看了上面的內容,再遇肺結節,你就可以對照上文上表及醫生的建議來綜合做出決定。

此外,對於需要隨訪複查的患者,在等待隨訪期間,還可嘗試以下方法,來積極降低風險:

1、多運動,提高身體素質,加強機體免疫力,改善健康狀況,以備不時之需。

2、飲食以營養豐富,易消化吸收為主。

如可選富含有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礦物質的顏色比較鮮艷的蔬菜和水果以及瘦肉;

還可以選擇含有高蛋白的食物,適當增加牛奶、雞蛋等的攝入,幫助患者加強營養,提升免疫力。

3、舒緩放鬆心情,積極心態,多嘗試些愉悅身心的活動及興趣愛好等,膽戰心驚擔心惡化要不得,要知道,不良情緒也可能引發疾病發生哦。

告別恐慌不安,適量的知識儲備非常有必要,科學檢查,科學判斷,科學處理,相信你一定能從容應對!

參考資料:

[1] 宋勇,袁冬梅.肺部結節處理中的幾點思考[J].中華醫學雜誌,2019,99(2):81-83.

[2] Rowena Yip et al,CT Screening for Lung Cancer: Alternative Definitions of Positive Test Result Based on the National Lung Screening Trial and International Early Lung Cancer Action Program Databases

[3] 劉寶東.肺磨玻璃結節的診治策略[J].中國肺癌雜誌,2019,22(7):449-456.

[4]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肺癌學組,中國肺癌防治聯盟專家組.肺結節診治中國專家共識(2018年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誌,2018,41(10):763-771.

[5] 向勇.肺結節診治簡介[J].飲食保健,2019,6(35):77.

[6] 拓蓓瑜,楊衛衛.肺結節惡性風險評估方法的研究進展[J].臨床誤診誤治,2019,32(2):99-103.

更多精彩可關註:Haalthy肺騰助手,如有疑問請添加:ftzs04哦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147tXW4BMH2_cNUgV5Q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