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浙江的時候認識一個同事,朋友們都叫他老胡。老胡的年輕時候是一個很帥氣的人。身份證上的頭像看起來特別帥氣,和絕大多數的身份證不一樣,大多數人的身份證都是很醜的照片,但是老胡的身份證上面的照片就很帥氣。他年輕的時候,也有不少姑娘追他的。後來他和那個姑娘分了之後,就再也沒找過了,到後面他因為工作的壓力比較大,頭髮變少了。再也不復當初年輕時帥氣的模樣了。
雖然家裡面也介紹過幾個對象,朋友也給她介紹過幾個對象,但是怎麼說呢,他跟我說了一段話,我感覺特別印象深刻。我整天要忙工作,整天要忙這忙那的,還每天去安慰這個女孩子,還每天去給他煲電話粥,我哪有這麼多時間啊,現在都是成年人了,還需要這樣。我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覺得好像我也認同這個道理。老胡的話,今年三十二了,然後女方的話是28歲也是那種大齡剩女嗎?楊冬花她也是大齡剩男,兩個人的感情的話,也只是聯繫而已。好像不管男的還是女的,一旦到了那種大齡剩女剩男的時候,心理上面總是會有一種傲氣。
因為到了這個年齡段,心裏面早就過了談戀愛的年紀都是以結婚為目的了,所以以前談戀愛那幾套的話基本上用不上了,整天卿卿我我甜甜蜜蜜這種的話也不會有了,更多的時候就是看兩個是否合適在一起,比如像男方是否有經濟能力,是否有上進心,是否能照顧人,而女方的話是否能持家,是否能夠在家帶孩子,是否孝順父母。所以啊,這個年齡段的相親,感覺真的是相親的,因為大多時候都不會去將就了,而且雙方都會有那種傲氣不再是以前那種單方面的去付出了。
因為畢竟已經過了耳聽愛情的年紀,更多的時候被現實所打敗,不再去像以前單純為了一個人而付出自己的所有了。所以最後他們兩個無疾而終。之後也沒聽老胡有什麼動靜了,或許是因為單身久了,就不會再去考慮兩個人的事情了吧,感覺他們那個年齡段已經不再是愛情了,而是搭夥過日子了。所以啊,結婚要趁早,人到30你再優秀那你也不一定能夠找到合適的,因為那個年齡已經沒得選了。特別是在這個物慾縱橫的年代,很多時候感情就像紙一樣的,我輕輕一戳就破了。
後面通過老胡的事情明白了,其實也不是沒有對象,只是他們的眼光高了,而且像這種碩士啊,博士啊,或者是總經理之類的,他們更多的時候是忙於自己的工作事業學業,而沒有時間去談戀愛了,因為談戀愛的時間實在是太奢侈了,特別是在北上廣深這種快節奏的城市,感情變得更加的珍惜。更加的彌足珍貴。這些相親的人的年齡平均的話都是三十歲左右。想到這種年齡,已經不能是隨隨便便的去談一場戀愛的,更多時候都是為了自己的下半輩子著想了。錯過了最好談戀愛的年紀,更多的時候都是為了搭夥過日子,30歲不再是一個黃金年齡,是一個商品競價的場所了。
小杜是一個不怎麼喜歡打扮的女孩子。平時的話也就素麵朝天,最多也就是貼點面膜之類的,但是遇到重要場合的話,也是會打扮的。在上海那個朝九晚六的城市裡面每天醒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趕地鐵。根本沒有時間去梳妝打扮了。我問過他。沒有男朋友,你寂寞嗎?他說「寂寞是肯定有的,但是話不能將就啊,總得遇到喜歡的人才會去在一起,不是嗎?這個得是等緣分的。緣分到的時候,可能是會在一起的,緣分不到的話也不會在一起的」。他說的這句話,之前我不明白,直到遇到有些事情之後我就明白感情這回事,還真的得靠緣分,只有當兩個對的人,在對的時間,對的地點,對上眼神的時候才能夠走在一起。
如果只是單方面的一廂情願,那永遠都是很難走在一起的,所以現在很多時候都是在等緣分了,只有緣分到的時候,感情才會順其自然地到了吧。所以小杜到現在還是單身,重複著她在上海朝九晚六周末休息的工作。等待著意中人的來到。25歲,一個不早不晚的時候。還有時間去等待著愛情的降臨。還有時間去談一場風花雪月。還有時間去對未來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