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斯萊特變瘦更美,才是對《鐵達尼號》最大的誤解

2023-04-06     塵飛揚說經典

原標題:溫斯萊特變瘦更美,才是對《鐵達尼號》最大的誤解

看到一個問題,女主再瘦一點會不會更美?

肯定不會。

關於溫斯萊特的身材,一直是很多人的槽點,她甚至有了肥溫的綽號。

網絡上還有個流傳甚廣的段子,如果羅斯再瘦些,傑克也能爬上門板,他們就能一起逃生了。

能不能逃生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如果羅斯再瘦些,她應該沒有用斧頭砸開鎖鏈的戰鬥力。

我們必須要明白,《鐵達尼號》是愛情電影,不是模特大賽,女主是不是瘦,並非選角標準。

它的選角導演是瑪麗·芬恩,曾為《真實的謊言》找到了愛德華·弗朗。她知道,羅斯是整部影片的講述者,她的形象必須要滿足高貴,堅強,勇敢的特質。

高貴沒有胖瘦之分,但堅強勇敢的氣質,胖比瘦更有說服力。

芬恩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凱特·溫斯萊特。

溫斯萊特有演技,20歲就憑藉《理智與情感》拿到奧斯卡影后的提名。當時的她只有21歲。

為什麼要強調年齡?

這是卡梅隆的要求。只有男主角必須要年輕,才符合初戀的狀態,「初戀最純潔,感受也最強烈」。這樣的人比成年人更容易為愛情奉獻自己的生命。

對此,東西方觀眾應該沒啥爭議。梁山伯與祝英台殉情時也不不到二十歲,羅密歐與朱麗葉殉情只是十三四歲。

卡梅隆要將《鐵達尼號》要拍輪船版羅密歐與朱麗葉。

卡梅隆見到凱特·溫斯萊特後,就定下了她,理由是「儀表莊重、威嚴,又不乏脆弱、天真、悲憫。她內心具備的那種不可或缺的鋼鐵品質,使人們相信,無論精神還是肉體,她都能熬過那個晚上」。

事實上,卡梅隆喜歡的女主角,都能看出他的口味,喜歡充滿力量型的女子。《終結者》系列的琳達·漢密爾頓,《異形2》中的西格妮·韋弗都是證明。

溫斯萊特的胖成為梗,是這個時代審美觀念越來越狹隘的必然。它的流行證明了,美或許是這個時代最容易被誤解的詞。

以瘦為美的身材標準是要看腰臀比,而非瘦如閃電。

《鐵達尼號》中,傑克給羅斯畫裸體相,我們能看到溫斯萊特的身材,曲線動人,非常性感。

我們經常誇讚一個女性身材好,而好身材無非八個字——胸大腰細臀部豐滿。

這八個字是可以被量化的,腰臀比是0.7。這是羅蘭·米勒在《親密關係》中提到的觀點,引用如下。

男性認為體重正常、不肥不瘦、腰身明顯細於臀部的女性身材最有誘惑力(Furnham et al.,2005)。最吸引人的腰臀比例(waist-to-hip ratio,WHR)的曲線比率0.7,即腰部比臀部細30%;這種「沙漏」形狀的身材對世界各地的男性都有吸引力(Singh,2004)。
多數情況下,人們都認為肥胖的女性不如身材苗條或正常的女性有魅力,但乾瘦的女性並不比正常的女性更吸引男性(Swami et al.,2007)。男性還喜歡豐滿的乳房,但乳房的大小並不如它與女性身體的比例重要;曲線比率為0.75的腰胸比例最吸引男性(Voracek & Fisher,2006),巨乳配上水桶般的粗腰並不能提升女性的吸引力(Furnham et al.,2006)。

有研究發現,文藝復興時期繪畫中女性的腰臀比都是0.7。

值得一提的是,溫斯萊特是典型是勺形身材的典範,這種身材和沙漏身材相似,不同之處就是臀部更寬。

那些嘲笑溫斯萊特太胖的人,根本不知道溫斯萊特的身材才是典範一樣的存在。

或許有人問,為什麼男人會認為0.7的腰臀比最性感?

簡單講,這樣的身材,更體內含有特定比例的雌二醇和黃體酮混合激素,比缺少曲線美的女性更容易受孕,身體也更健康。

身材曲線才是女性美的硬指標,其實是人類演化的必然。沒有曲線加持的女性身體,男人容易把她當兄弟。

在人類演化史上,瘦如排骨的模特風,才是最不常見的狀態。

然而,當下瘦如排骨能成為主流風氣,和我們用媒介有相當大的關係,人在鏡頭中會胖五到十斤,那些在鏡頭中又瘦又美的人,現實中反而瘦得觸目驚心。溫斯萊特本來就屬於標準的微胖美人,鏡頭會讓她看起來更胖。

像鞏俐和蔣欣都是鏡頭中看起來胖,在現實生活中,反而是身材標準的代表。

我們活在一個用鏡頭展示自我的景觀時代,這種媒介也改變了我們的審美。

只有更瘦,才能在鏡頭中成為所謂的標準身材。

這種偏差似乎也是個時代寓言,你看到的,未必就是真實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13a3bcf14edc38e9484515978febab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