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香薯一年賣出1600萬,農村電商會是下一個爆發風口嗎?

2019-12-12     中國食品報

以前說到農村,很多人第一反應是窮,沒什麼賺錢的路子,在家種地還不如進城打工。

但近年來農村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特別是網際網路電商走進農村,為農村帶來了很多商機。

比如說,在拼多多上賣小香薯,就讓兩個在杭州臨安長溪村創業的年輕人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

「全網年銷售額1600萬元,一天最高可賣出上萬單,村裡阿姨每年光分揀打包就能額外掙兩三萬元。」據了解,原本深藏在臨安天目山的小香薯,已在拼多多上成為熱銷商品。而據創業者於華睿、周鋒表示,一年的全網銷售額達到了驚人的1600萬元。

天目山小香薯是臨安當地特色農副產品,於華睿和周鋒一直想把小香薯推廣出去,可是苦於沒有門路。「最開始在其他平台開店,前期各項資金緊缺,銷量不是很好。」

2016年11月,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們了解到拼多多。因為當時銷量不好,臨近年底壓貨嚴重,他們沒有考慮太多,只想多一個銷售渠道,於是在拼多多開了店。

沒想到,沒有做任何推廣的情況下,開店第一天就有單子近來。此後訂單持續上升,從一天幾十單到一天幾千單,後面最高峰一天能有一萬多單!

據於華睿預計,今年的全網銷售額接近2000萬元,其中70%來自拼多多,相當於1400萬元。除了常規的店鋪資源支持,拼多多的「多多果園」也給了許多流量扶持,一年有幾百萬元的銷售額。

現在,於華睿和周鋒已經是臨安當地天目山小香薯最大的線上銷售商,他們還準備加大投入,承包了2000畝基地種植臨安小香薯,要將臨安小香薯推向全國。

於華睿和周峰不是第一個在拼多多「嘗到甜頭」的農村創業者。之前,安徽的《亳州晚報》曾報道,當地渦陽縣陳大鎮史韓村村民王飛,在網店銷售干豆角、干辣椒等本地農產品,一年就把銷售額做到了300萬元。

還有一個在拼多多賣京山大米的商家廖仔傑,96年出生的人,3年來在拼多多的總銷售額達到了6000萬元,大米銷量高達850萬斤。最初他在拼多多賣香菇,第一天就賣了1000單,直接把他驚呆了。

其實,農村並不是沒有機會,關鍵看你怎麼去做。農村裡的土特產、優質農產品,城裡人都想要,只是沒有合適的渠道去直接購買。

與傳統電商靠搜索不同,拼多多強調人與人的互動,通過拼單、遊戲等各種比較有趣的方式來裂變聚量,從數億消費者中集納需求,為農產品上行創造了新條件。對商家來說,省了大額的渠道費、推廣費、廣告費,效果卻更好。

農村電商會是下一個爆發風口嗎?事在人為。有了好的模式,好的平台,農村創業的機會不會輸給城市。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13ZS-W4BMH2_cNUgdf-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