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來,心腦血管疾病占我國每年總死亡病因的50%以上,其主要原因是高血壓、高血脂或高血糖等。由血管堵塞所導致的心肌梗死和腦梗死有很高的致死率且趨於年輕化。十幾歲時血管最為健康,血管內壁光滑且沒有任何物質沉積。上了年紀後,不良的生活方式或其他因素會使得血管逐漸硬化,進而引發一系列問題。
血管從通暢到堵死需哪幾步?
1、血管內壁受到損傷
正常情況下血管有彈性且較柔韌,但長時間下去血管內皮破損,血管逐漸發硬或出現小裂紋等。重口味飲食、吸煙酗酒以及總是熬夜和情緒波動大會使得血流不穩,血管受到強大壓力衝擊。持續性高血壓會使得血管內壁受到損害和變形。還有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易在血管壁沉積,使得血管壁變性、壞死和脫落,進而損害血管內壁。
2、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如同身體上的不定時炸彈,斑塊堵塞程度小於70%並不會有明顯症狀,不過危害卻很大。血管內壁損傷後,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等易通過受損內壁進入血管壁中,久而久之在血管內壁沉積,使得損傷處血管內壁變硬且變得越來越厚。這種情況下身體會自動啟動凝血機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趁虛而入,在動脈內膜下生成斑塊。高鹽、高糖、高脂肪和高蛋白質飲食可升高血管中脂質物質濃度,促進斑塊生成。
3、血栓
一般斑塊較穩定,若甘油三酯等脂質成分不停的堆積就會持續性增生,使得血管管腔變得狹窄,只要斑塊破裂就會生成血栓,血栓可堵塞血管,導致相應部位缺血缺氧。還有一種是不穩定性的斑塊,某些因素會導致斑塊破裂,內部脂質內容物會從破裂部位流出,跟隨血液流動。此類物質流到較細的血管,就會使得某一局部或器官梗死如腦梗死和心肌梗死。還有斑塊破裂後,斑塊處可生成潰瘍,潰瘍表面粗糙,已生成新的血栓,進而引發一系列問題。
如何控制血管斑塊生成?
1、調整好飲食
避免吃高蛋白質和高脂肪食物,積極降低血液中脂肪含量;少吃或不吃煎烤和油炸食物,還有果糖、蔗糖以及含糖量多的。增加粗糧比例,多吃新鮮蔬果,合理補充水分。
2、避免吸煙喝酒
煙草中的尼古丁可破壞血管內皮,易引起血栓和動脈粥樣硬化;酗酒可興奮交感神經,加快心跳速度,增加心肌耗氧量,引起冠狀動脈痙攣,甚至誘發心梗。所以必須戒煙,做到滴酒不沾。
3、保持適度運動
每天至少有30分鐘以上的有氧運動,每周堅持4~5次,能加快脂肪消耗,減少脂類物質沉積,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同時也能減少斑塊生成,可選擇緩和的有氧運動如騎行、快步走或慢跑等。
溫馨提示
精神過度緊張、脾氣暴躁等會使得血壓升高,易生成血栓,所以應及時清除消極情緒,保持心情愉悅。積極控制血壓、血脂和血糖,嚴格按照醫生囑咐規範治療,調整好生活方式,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129d4e801ebee28f7f985f9f070c6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