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歌者雖充滿傳奇,但卻如流星划過夜空,一閃即逝。
陳汝佳就是其中的一位。
這位前流行音樂時代的歌者,也曾有過自己的輝煌。
而他的歌唱,既有天賦,也有努力。
1964年,陳汝佳出生在廣州的荔灣。
從小,他就對音樂充滿了喜愛。
上小學之後,他先後加入過荔灣區的少年之家合唱團,
以及廣州市的少年宮合唱團。
音樂和歌聲帶給他的,不僅僅是激昂,還有歡悅。
而時代的發展,也正在給每一個歌者創造真正的機會。
18歲的時候,陳汝佳走出了校園的大門。
那時候的廣州街頭,年輕人不但流行穿喇叭褲,跳貼面舞,
更為新的的是,抱著的大音響里,放出的都是一首首港颱風的流行音樂。
這在陳汝佳小的時候是不敢想像的。
時尚的風潮,一下子湧入了這個南國的城市。
尤其是各種流行音樂,更是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出土。
除了翻唱港台的音樂之外,廣州城裡的年輕人,也都在組建各種樂隊。
不過,當時的歌手,尤其是專職的歌手並不多。
大多數人都是玩票的性質,這讓很多樂團里歌手奇缺。
喜愛唱歌的陳汝佳,看到了機會。
於是,他去了越秀的一個輕音樂團。
團里讓他先試唱一個月,一個晚上給4.5塊。
這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可是妥妥的高收入。
他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能憑藉著自己的愛好輕鬆賺錢。
很快一個月過去,樂團里把他留了下來。
每天的勞務費,也從4.5漲到了7塊。
一個月下來就是210塊,當時一個普通職工的月薪最多也就幾十塊。
他在樂團里唱了整整一年,小賺了一筆。
當時還沒有包裝的概念,大家去聽歌,就是單純覺得他唱的很好聽。
一年多之後,他選擇離開樂團。
因為陳汝佳發現,在樂團的發展最多也就如此,不會再有更好的前途。
離開之後,他開始選擇到處跑場,就是每天到不同的酒吧、賓館等地唱歌,算是自由歌手。
相比在樂團里,每天的收入多了一些。
但是因為沒有團隊,所以不能保證收益的穩定。
不過,正是因為跑場,在不同的場合下演唱,慢慢練就了他對不同歌曲的把控能力。
那時候,他主要是進行翻唱。
香港那邊有什麼新的歌曲傳過來了,他就跟著唱什麼。
其後,陳汝佳又去了珠海的拱北賓館,專門在賓館做駐唱歌手。
陳汝佳的歌聲樸實而醇厚,他的歌聲和香港歌星徐小鳳的聲音很相似,
模仿起來更是惟妙惟肖,漸漸地,他便有了廣州徐小鳳的名頭。
在廣州和珠海兩地,他擁有了一定數量的聽眾。
1986年,一個新的機會出現在他的面前。
深圳的一個酒店老闆聽說,珠海的拱北賓館有一位不錯的歌手,
於是親自來聽了之後,覺得陳汝佳唱的確實不錯,於是就想把他挖走。
有一天,領班突然問陳汝佳,想不想去深圳發展?
老闆開出的條件還不錯,陳汝佳便跟著回了深圳。
老闆只讓他做駐唱歌手,一個月的勞務費是2000港幣。
這在當時,收入不可謂不高了。
於是,經過人們的口口相傳,陳汝佳在深圳、廣州一帶的名氣更響真實。
但客觀而言,在酒店等地做駐唱歌手,陳汝佳的事業發展已經觸摸到了天花板。
要想有更好的發展的機遇,必須要有新的機會。
就在他23歲這年,機會還真就悄悄降臨了。
彼時的深圳,要組織一個藝術團,遠赴歐洲進行商業性的演出。
需要的人數並不多,而且表演的類型五花八門。
有雜技表演、魔術雜耍、相聲小品以及歌舞演出。
陳汝佳居然被選中了。
他作為歌手,跟著藝術團在歐洲的四個地方演出了一段時間。
就在這期間,因為音樂和歌唱的風起雲湧,各地都在組織歌唱比賽。
深圳也發起了「新園杯」歌曲大賽。
第一名是一架鋼琴。
而且,參加比賽的歌手,不但要能演唱流行歌曲,還要能演唱藝術類歌曲以及民歌等等。
陳汝佳報名參加了這次比賽。
在眾多的參賽選手中,他是屬於非科班出身的。
不過憑藉著一首《黃昏放牛》,陳汝佳榮獲了歌唱比賽的頭等獎。
這在客觀上,助推了陳汝佳的走紅和名氣。
此時,他的家鄉廣州也在舉辦「龍鳳杯」歌曲大賽。
陳汝佳參賽,並且又斬獲了「最受歡迎男歌手」獎。
而此次歌唱比賽的評委,是老人、王昆等一眾早已成名的歌手。
這使得陳汝佳的歌聲,從幾個城市漸漸飄向了廣東全省,並最終飄向了全國。
此時,地方性的歌唱比賽他都已拿到了大獎,接下來,陳汝佳要走向全國了。
1988年,全國性的青年歌手比賽,已經舉辦到了第三屆。
此前,各地已經有很多歌手,憑藉這個平台而走紅。
陳汝佳參加了比賽,並且憑藉著一首《故園之戀》,
獲得了當年業餘組通俗唱法的一等獎。
這一年陳汝佳24歲,一個值得銘記的時刻。
當時的比賽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凡是獲獎的冠軍,都有機會登上舞台。
1989年,陳汝佳站在舞台的舞台,演唱了《故園之戀》。
一個非科班出身的歌手,其演唱的歌曲終於飄蕩在了全我們的大街小巷。
如今,人們都聽過劉歡演唱的《彎彎的月亮》,以及毛寧的《晚秋》。
但很多年輕人並不知道,這兩首歌的原唱者,是陳汝佳。
而且在這一年,他還獲得了全國十大歌星的稱號。
隨著在歌壇的走紅,隨後,他還出演了一部廣東電視台的電視劇《情魔》。
就在此時,愛情似乎也不經意間走進了他的生活中。
那時在獲得深圳市的歌唱比賽冠軍後,陳汝佳推出了自己的第一張專輯《風靡88陳汝佳》。
唱片公司準備給他出個人電視專輯,所以請來了深圳電視台的編導鄭璞玉來執導拍攝。
在其後的拍攝中,鄭璞玉非常上心,這畢竟是展示陳汝佳的一個最好的機會。
拍攝完畢之後,有一次兩個人一起去吃夜宵,陳汝佳對鄭璞玉的付出表示感謝。
鄭璞玉則笑著說,你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
此時的鄭璞玉,事實上已經對陳汝佳有了感覺,但是後者卻沒有感覺出來。
隨後,在去參加2023電視台的歌唱比賽時,鄭璞玉是全程陪同的。
陳汝佳獲得了歌唱比賽第一名,而鄭璞玉也代表深圳電視台,獲得了伯樂獎。
兩個人是一併站在領獎台的。
在那一瞬間,鄭璞玉或許對眼前的這個男人,有了更深的感覺。
返回深圳之後,有一天大家一起聚會,鄭璞玉也陪同陳汝佳一起去了。
喝了酒,幾個朋友就起鬨,詢問陳汝佳有沒有喜愛的姑娘。
他說自己將來要找一個比自己小的女生,而且性格還要好。
就在大家的起鬨聲中,陳汝佳還在說著,卻不知道,一旁的鄭璞玉,臉色漸漸變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緣故,
在陳汝佳即將登上舞台的1989年底,鄭璞玉漂洋過海,去了比利時。
這份愛情的火花,似乎剛剛冒出一絲的火星,便熄滅了。
鄭璞玉或許感覺受到了傷害,那是因為她並不知道,彼時的陳汝佳,心裡裝著另一個人。
那是一個叫烏艷雲的姑娘,年齡比陳汝佳女子四歲。
姑娘是跳現代舞的,兩個人結識於陳汝佳到深圳發展之時。
隨著陳汝佳的名氣一點點變大,兩個人也聊到了對未來的規劃。
陳汝佳對家鄉廣州情有獨鍾,而且他還認為,廣州和北京才是國內的流行歌曲中心。
所以他未來是要在廣州定居的。
這個決定,讓烏艷雲有些失望,她希望陳汝佳能跟她一併留在深圳。
然而陳汝佳性格內向,認準了的事情不會輕易做出改變。
最終,他還是返回了廣州,與烏艷雲保持著隔空的愛戀。
雖然廣州和深圳兩地相隔很近,但他平常很少去深圳。
只在偶爾演出的時候,才能去深圳和烏艷雲短暫相聚一下。
與此同時,鄭璞玉的出現,也給兩個人之間蒙上了一層陰影。
烏艷雲認為陳汝佳和鄭璞玉的聯繫很曖昧。
然而在陳汝佳看來,自己並沒有做什麼出格的事情,所以不必跟烏艷雲解釋。
於是,兩個人之間,因為實際的空間距離和心靈距離越來越遠,並且最終生出了嫌隙。
1993年夏天的一天,陳汝佳突然接到了烏艷雲的電話。
電話那頭的她告訴陳汝佳,自己要離開深圳去香港了。
黎明的歌舞團里需要一個伴舞,
就這樣,隨著烏艷雲去了香港,兩個人的聯繫事實上已經終結了。
就這樣,陳汝佳生命中的兩個女人,都成了他生命中的過客。
與此同時,隨著陳汝佳的走紅,各種各樣的緋聞也是鋪天蓋地的傳來。
彼時有人爆料,說陳汝佳之所以一直不戀愛或者結婚,是因為他是戀愛。
對此,陳汝佳從來沒有做過回應。
每次演出完畢,他都是低調地離開,基本不接受任何媒體的採訪。
而另一個時常伴隨左右的傳聞,則是他走歪路。
直到在一次接受採訪的時候,他否認了走歪路。
他說自己其實很累,幾年下來一直在唱歌,從來沒有休息過。
而他自己感覺,就要變成唱歌機器了,所以想要休息一陣。
陳汝佳還表示,對於各種傳聞,自己從來沒有站出來說過什麼。
沒有必要如此,因為自己就是自己,不會有任何改變。
當時甚至有傳言,說他因為走歪路而傷了。
1993年,就在陳汝佳的事業能夠更上一層樓之際,他卻突然宣布退出歌壇。
並且在隨後的日子裡,陳汝佳遠赴澳大利亞。
或許正如他之前所說的那樣,自己去休息去了。
隨後七年時間,歌壇上沒有他的任何消息。
而此時國內的歌壇,也早已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澳大利亞期間,烏艷雲曾經給他打過一個電話,讓他回來復出。
2000年,陳汝佳終於回到了廣州,出現在了某個演唱會的現場。
雖然復出了,但是歌壇早已物是人非,他也不能複製7年前的輝煌。
在一次商業演出時,陳汝佳和謝霆鋒同時出現在現場。
然而後者的報價,是他遠不能企及的。
所以有時候他也表示,如果自己當時沒有離開,也不知道現在會變成什麼樣。
事實上,陳汝佳淡出歌壇的那幾年,正是流行音樂在國內極速發展的幾年。
他在高峰時期離開,事實上錯過了一個更好發展的機會。
不過陳汝佳對於走紅,並不是太過於看重。
他曾經說過,自己唱歌,是唱給喜歡自己的人聽的。
然而到了2005年春天,突然傳出了陳汝佳離世的消息。
各種消息鋪天蓋地,外界也找不到當事人出來澄清。
隨後,媒體通過走訪官方部門以及殯儀館,得到了一個確切的消息。
陳汝佳確實已經離去,而且離去已經整整一年了。
還在2004年8月12日的時候,他就在廣州的家中猝傷了。
事後,外界紛紛猜測陳家為何要隱瞞他已經離去的消息。
有消息指出,說陳汝佳可能是因為走歪路才導致猝傷的。
隨後,在當年的8月,陳汝佳生前的朋友丁楓,
在徵得陳家人同意後,向外界公布了陳汝佳的傷因,他是傷於心肌梗塞。
陳汝佳離去那天,正好是香港明星梅艷芳的出殯日。
他將梅艷芳視為偶像,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看電視。
家人沒聽到他含糊不清地著說了什麼,隨後陳汝佳便倒地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