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擲6次銀元決定殺楊宇霆:這位奉系老臣,為何被下令槍斃?

2022-07-18     題材獵手

原標題:張學良擲6次銀元決定殺楊宇霆:這位奉系老臣,為何被下令槍斃?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1929年1月初,張學良面臨著艱難抉擇,他不知是否該除掉奉系洋派勢力的領頭人楊宇霆,以此來穩固自己的地位。

糾結之際,張學良選擇了「聽天由命」。

他拿出一枚銀元連擲6次,想要下定決心,可最終的投擲結果卻讓他冷汗直流,乃至於癱坐在了椅子上,晚年回想起來時還時常驚懼。

甚至還表示,「殺楊宇霆前我從不迷信,但殺他後我不得不信」。

「擲銀元」殺人的背後,究竟有著什麼不為人知的隱情?

楊宇霆之死,到底是「有心安排」,還是「天意難違」?這位頗受張作霖信任的「老臣」,為什麼會被張學良槍斃呢?

起身微末的「桀驁」才子

要想了解「拋銀元殺人案」的內幕,咱們得先來聊聊當事人,也就是從奉天法庫山溝村裡走出來的那個「桀驁才子」——楊宇霆。

說他桀驁,那是一點不誇張,有一段時間他專門負責給張作霖處理公文,除了軍事之外,在東北人事、經濟以及外交等方面,他是「一手抓」。

也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有一次他在和張作霖彙報的時候,張作霖隨口罵了一句,結果楊宇霆竟當即翻臉。

並起身大聲質問張作霖罵的是誰,眼看楊宇霆生氣,張作霖連忙表示自己這只是口頭語,並無罵人之意,這才把這件事帶了過去。

不過這還不算什麼,他還當著張作霖的面挪用公費,事後非但不改,反而還「高冷」的獨居家中,等待張作霖「低頭」。

那時候,北洋政府給奉軍發了軍費,結果在轉手的過程中,楊宇霆以及他的好朋友徐樹錚從中扣留了370萬,用以建立他們的私軍.

張作霖為人精明,很快就發現了這裡面的問題,他強忍著怒氣把楊宇霆叫過來「對證」了一番,眼見楊宇霆無話可說,直接將他攆出了奉軍。

只不過楊宇霆雖然桀驁,但也的確是才華橫溢.

他幫助張作霖工作期間,工作成果使得張作霖甚為滿意,反倒是他走了之後,張作霖接連換了幾個參謀,卻都用著「不順手」。

以至於當張作霖得知楊宇霆被自己「攆走」,便一直沒有投靠其他軍閥後,很快又派人將他請了回來。

不僅信任依舊,而且還讓他擔任兵工廠廠長和軍事參議,可以說是仁至義盡。

至於楊宇霆,他也的確用行動作出了回報。

這次回歸後,他不僅幫張作霖建立了東北海軍、修起了戰備公路、制定了田賦制度。

而且還督辦了瀋陽兵工廠,使得奉軍實力大大增強,對東三省的統治癒發穩固。

不僅如此,在張作霖的示意下,楊宇霆還「扮」起了惡人,幫助張作霖應對那些昔日一同打天下、如今卻已尾大不掉的「兄弟們」。

可以說楊宇霆和張作霖的配合是非常「默契」的,張作霖在世的時候,楊宇霆也一直被他當做「左膀右臂」,委以重任。

然而,這一切都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張作霖還活著。

等到1928年張作霖在皇姑屯車站遭日本人暗算身亡,張學良開始掌管東北政局之後,楊宇霆的位置就逐漸「尷尬」起來了。

因為少帥張學良,非但不欣賞楊宇霆,反而還與他早有「嫌隙」。

張學良楊宇霆的嫌隙

張學良之所以會如此,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到了他的老師「郭松齡」的影響。

1919年張作霖重建東三省陸軍講武堂,郭松齡被調到講武堂,被張作霖認了出來,讓郭松齡成為了該軍校的老師。

當時,張學良也在講武堂學習,為第一期炮兵科學員。

郭松齡深厚的軍事造詣讓張學良欽佩不已,即便在晚年時期,張學良也仍然表示,「我最敬重郭松齡,我前半生的事業完全靠他」。

可見張學良對郭松齡的推崇。

而在張學良的幫助下郭松齡從普通的團長做到副軍長的位置上,並成為了「保定軍校派系」的代表人之一。

雖然郭松齡與楊宇霆一樣,都屬於奉軍中的「新派」,但是這兩者也有所不同。

前者是保定軍校派系,俗稱「土派」,而後者則是日本陸軍士官派系,俗稱「洋派」。

這兩個派系間的鬥爭也是非常激烈的,至於郭松齡和楊宇霆,則是針尖對麥芒,幾次差點打起來。

在第二次直奉大戰的時候,楊宇霆帶領的第一兵團勢如破竹,一路打到了九門口。

可是張學良與郭松齡所率領的第三軍團,卻被卡在山海關,不得寸進,當時雙方商量後決定合兵一處,先集中力量進攻九門口的地區。

可誰也沒想到,洋派軍官們使了壞,故意把郭松齡的軍團調到了前線當炮灰,甚至還把郭松齡手下的軍官都給換了。

氣的郭松齡仗都不打了,直接帶領著自己的部隊退出了戰鬥。

雖然這件事最終以張學良和郭松齡的「抱頭而泣、達成一致」而告終,奉軍也順利取得了第二次直奉大戰的勝利,但是郭松齡很明顯是心中扎了刺。

以至於後來奉軍收編直軍的時候,原本張作霖都說好了將其中1萬人分給「土派」,2萬人分給「洋派」。

結果郭松嶺直接違抗軍令,把這三萬人整編成了三個師,全部拿到了「土派」的麾下。

張作霖本該治罪,但是他想著郭松齡這麼做,也算是擴充了自己兒子的實力,於是就沒有計較。

只是在接下來「論功行賞」的時候給予了「洋派」一定補償,結果這件事裡土派、洋派都不滿意,雙方矛盾愈發激烈。

至於張學良,包括郭松齡在內的諸多保定派系成員,都是直接服從於他的領導的,因此他對楊宇霆等人自然沒什麼好感。

恰好楊宇霆等人又是瞧不起張學良的,甚至還發表過一些不尊重的言論。

於是隨著「新派」內部鬥爭的愈發激烈,張學良對楊宇霆的觀感越來越差,憎惡逐漸凝聚,並且這一切還都在張作霖去世後爆發了。

爭霸結束,漸起殺心

張作霖能在東北「發家」,靠的正是一副混不吝的態度,誰的好處他都敢要,就連日軍方面也是如此。

不過送錢容易,想讓他辦事則是千難萬難,他拿了日軍的好處後,非但不幫日軍做事,還遏制了日軍對東北的滲入。

於是日軍最終在他所坐列車的必經之處,埋下了炸藥。

1928年6月4日,張作霖在皇姑屯被砸傷,雖被送回了瀋陽官邸,但是由於傷勢過重,所以不久後就不治身亡了。

由於事情發生得比較突兀,所以張作霖在去世前根本沒有機會對奉軍進行妥善的安排。

雖然明眼人都知道,張作霖是有意讓兒子張學良接管的,可是奉軍中的另外兩股勢力,卻沒這麼容易答應。

這兩股中的其中一股,就是我們前面所提到的「日本陸軍士官派系」,至於另一股,則是和整個新派對立的「舊派」。

這裡面的成分就要複雜得多了,有張作霖昔日一同打天下的「老兄弟」,還有張作霖籠絡過來的一些土匪軍閥。

這些人能服張作霖,卻不服張學良,其中張作相就是典型。

一個軍隊、三個派系,這樣肯定是不成事兒的,於是奉軍中的元老們,很快就在三個派系中做出了選擇,他們選擇了張學良那一派。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畢竟「舊派」已經過後於時代,無論是在與日本方面的交涉,還是在於國民黨方面的接軌上,都力不從心。

「洋派」看似沒這個問題,可是這個派系中有很多人都是與日本方面關係密切的,日本人炸死了張作霖,奉系元老們怎麼可能讓「洋派」上位?

再者說了,當時大家都能看得出來,蔣介石與國民黨勢大,與其對抗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而楊宇霆又是典型的「抗蔣分子」。

這對奉系接下來融入國民黨是大大不利的,因此就更不可能讓他上位了。

可楊宇霆雖然在派系鬥爭中失敗了,但他並不甘心在張學良的手下做事。

於是平日裡面對張學良時他非常倨傲,甚至多次在私下裡直言,張學良就是個「扶不起的阿斗」,這讓張學良非常惱火。

不過張學良當時雖然年輕,僅有27歲,但氣度到底也是有的,並沒有因為這些事情就準備「痛下殺手」。

可接下來楊宇霆的操作就有些離譜了,他居然試圖聯合常蔭槐架空張學良,這讓張學良忍無可忍,最終動了殺心。

連擲銀元,怒殺楊常

根據張學良後來接受採訪時所說,當時他對楊宇霆雖然有了殺心,但是內心中也是非常糾結,遲遲都沒能下決定。

於是他從盒子裡抽出了一枚銀元,告訴自己,如果被擲起的銀元落下後是正面,那就殺掉楊宇霆,如果是反面,那就另尋辦法。

可令張學良沒想到的是,他連擲三次,銀元落地時都是正面的。

此時他心中糾結更甚,於是他又再次拿起了銀元,準備再擲三次。

只不過這一次他告訴自己,如果銀元落地後是反面,那就殺掉楊宇霆,如果是正面,那就放過他。

前兩次銀元落地後,直接就露出了一個反面,而最後一次,張學良自己甚至都不敢看,是把自己的夫人于鳳至叫過來看結果的。

于鳳至看著看著,眼淚就流了下來,張學良見此也明白這第六次的結果了。

果然,落地銀元乃是反面朝上,連擲六次都是這種結果,張學良不疑有他,心中也算是鬆了口氣。

有了決定之後,張學良反而果斷了不少,他直接把電話打給了當時的瀋陽警務處長高紀毅,讓他帶人把楊、常二人殺掉。

當時他是這麼說的,「這二人欺我太甚,我給你命令,立即將他二人處死」。

瀋陽警務處很快就針對這次行動部署了計劃,當時楊宇霆、常蔭槐二人回家吃飯了,晚上7點左右他們才回來。

張學良的副官直接把他們帶到了一個叫做「老虎廳」的地方,與張學良見了一面。

當時張學良問二人渴不渴,讓副官去切個西瓜,可副官卻說西瓜在樓上的房間冰箱裡,當時夫人應該洗澡,副官不敢上去。

就這樣,在楊宇霆、常蔭槐二人還沒反應過來之前,張學良就借著拿瓜的由頭離開了擺有兩具老虎標本的「老虎廳」。

接下來的事情就很簡單了,高紀毅和譚海帶著六名衛兵走了進來,大聲地對楊宇霆、常蔭槐說道,

「奉長官命令,你們兩阻撓國家統一,著將二位處死,即刻執行。」

就這樣,楊常二人在驚懼交加之下,直接血濺當場,被衛兵打死,緊接著衛兵又用地毯裹住身體,把他們抬到了門外。

當張作相、王樹翰以及孫傳芳等人趕到的時候,楊常二人的屍體都涼了,這些軍政大佬雖然心中機會不滿,但也沒辦法,只能皺著眉接受這一現實。

甭看孫傳芳表現得也很鎮定,其實眼見張學良如此殺伐果斷,他的內心比誰都怕,第2天一大早他就坐火車跑到大連去了,這就是最好的證明。

像孫傳芳一樣的人,其實也還有不少,可以說張學良令人槍殺楊常二人的舉動,令很多張作霖舊部都感到心寒。

不過不管怎麼說,憑藉這番殺伐果斷,張學良逐漸坐穩了自己的位置。

接下來的「東北易幟」,之所以能夠順利推行,和這件事也不無關係。

雖然這些內容都是由張學良口述出來的,但是在這件事上張學良沒有說謊的必要,所以在決定槍殺楊常二人之前,或許張學良是真的擲了銀元。

另外,根據張學良在被囚禁期間,那些接觸過他的人講,在張學良隨身攜帶的箱子裡,的確有一塊銀元。

這塊銀元也陪伴了張學良漫長歲月,明顯有特殊意義,這也為「擲銀元殺人」提供了佐證。

其實,對於殺掉楊常二人,張學良後來是比較後悔的,晚年的張學良追憶「楊常事件」時,還曾說過「我錯不該殺楊宇霆、常蔭槐!」

只是開弓沒有回頭箭,正如張學良當年採取不抵抗政策一樣,即便晚年後悔也於事無補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1159b50d69e5e434db15173e957bc81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