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能活多久,從排便時間就能看出來?排便幾分鐘才正常?醫生告訴你

2024-10-21     醫學原創故事會

56歲的老趙,就因為早上去廁所排了一次大便,然後就住進了醫院,甚至差一點喪命,說到這,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究竟是排了一次什麼樣的大便,竟然會導致如此可怕的後果呢?

原來,老趙最近一個月的時間,總是出現不明原因的便秘,而且是進行性加重的,便秘患者的痛苦,是正常人根本無法理解的,蹲在廁所里,廢了九牛二虎之力,大便卻排不出來,甚至憋得面紅耳赤,能不難受,能不痛苦嗎?

便秘導致的痛苦,還遠遠不止如此。

當便秘來臨的時候,為了排便,患者往往會使出渾身解數,此時腹內壓明顯升高,血壓也急劇上升,很多老年人本來就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動脈粥樣硬化等基礎疾病,那麼想想看,當血壓急劇升高的時候,就容易發生心腦血管意外。

所以,排便時間並不是越長越好,如果一個人蹲在廁所里的時間過長,往往提示罹患了嚴重的便秘。

那麼,排便時間過短,是不是就意味著身體更好呢?

當然也不是,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大便說來就來,甚至根本憋不住,跑到廁所里,嘩啦一下大便就全部蜂擁而出,可能短短几秒就排完了,但是排完了肛門卻依然不舒服,甚至有里急後重和肛門墜脹的感覺。

這種情況,往往是大便的另一種極端,是與便秘相對的,那就是腹瀉。

無論是便秘還是腹瀉,都是不健康的排便方式,出現這兩種排便方式的異常,最好及時到醫院就診,以便及時查明病因。

作為醫生,要提醒大家的是,一般情況下,排便時間在3-10分鐘內屬於正常的排便時間,如果你的排便時間不在這個範圍內,太短或太長,顯然都是對健康不利的。

第一,哪些原因會引起便秘

便秘總體來說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功能性便秘,一類是器質性便秘,功能性便秘主要是腸道並沒有什麼異常的病變,但是患者卻出現便秘,常見於腸易激綜合徵、老年性便秘等。

器質性便秘,是腸道里確實存在病變,比如患者有大腸癌、克羅恩病、腸結核等腸道疾病,均可能導致器質性便秘。

第二,哪些原因會引起腹瀉

不要小看腹瀉,並非所有的腹瀉都是腸炎引起的,像腸癌可能會引起腹瀉,潰瘍性結腸炎可能會引起腹瀉。

很多非腸道疾病,同樣可能引起腹瀉,比如當慢性胰腺炎或胰腺癌來臨的時候,可能引起脂肪瀉,此時大便像油花一樣,比如肝癌、肝硬化同樣可能會引起腹瀉。

還有些腹瀉,則是由於炎症所致,病毒、真菌、細菌感染,均可能會導致異常的腹瀉。

第三,如何才能讓排便習慣更好

要想保持良好的排便習慣,就一定要養成按時排便的好習慣,早上的時候是最適合排便的時間段,特別是在吃完早餐後,由於胃充盈以後反射性促進結腸蠕動,所以有利於排便。

還有,多喝水,多運動,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水果和粗糧,能夠更有利於腸道的健康,我們的腸道里有一個龐大的微生態菌群,多吃酸奶能夠增加你的腸道益生菌含量,是有利於健康的,還有,腸道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個大腦,糟糕的情緒則會讓腸道變得更敏感,從而罹患腸易激綜合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11316fd962216c27d7aee6689ce8ae7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