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疆農機展尋覓中國農機的新動能

2023-05-31     農機通

原標題:從新疆農機展尋覓中國農機的新動能

孟子說「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這裡的乘勢就是「動能」。企業的成功與失敗,表面上看是企業家個人、團隊能力和組織資源,以及做對了或做錯了什麼事,但背後起著決定作用的是看到的或看不到的力量(動能),沒有人隨隨便便成功,成功的企業無不是很好地把企業的資源與背後的動能結合到了一起。

過去20年黃金期,國內成長起來了一大批優秀的農機企業,這些企業的成長壯大背後是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新農村建設、土地流轉動能,可稱其為舊動能。但時過境遷,舊動能要麼「邊際效率遞減」,要麼已經不復存在,與此同時,企業的發展也慢了下來,大量的企業還陷入了迷思,為此,企業亟待尋找新動能。

2023年新疆農業機械博覽會、中國(西部)現代農業投入品展覽會於5月25日盛大開幕,筆者參加了包括開幕式在內的諸多活動,並全面完整地參觀了室內外幾乎所有的展館和展位,在這個過程中,筆者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國農機的新變化、新氣象,在新疆農機展上,尋覓到了中國農機的新動能,筆者將其歸納為「國產進步的力量、智能製造的力量、小企業自動不息的力量、合作的力量」,希望能為國產農機企業開拓新疆市場和未來發展指明方向。

一、國產進步的力量

國產農機不能夜郎自大,中國農機企業與歐美、日本企業的實力差距仍然非常懸殊,從企業的規模、體量和實力上還不能對等競爭。

這從本屆新疆農機展上參展的機器上也能看出來,如號稱收穫機專家的德國克拉斯全球首發的TRIN740全球頂級穀物聯合收穫機,全球農機行業老大約翰迪爾展出的8600青貯收穫機、8R-300聯合收穫機,紐荷蘭FR550青貯聯合收穫機、深受國內用戶喜歡的BB1290PLUS大方捆機,以及科羅尼BIGPAGK1290大方捆機、BIGX780青貯聯合收穫機等。

這些全球頂級農機品牌展出的頂級農機及農機具仍然讓國內用戶趨之若鶩,甚至是頂禮膜拜,我們不得不承認國產農機與跨國公司仍然存在巨大的差距,要想並肩齊驅仍然需要很多的追趕時間,這一點我們必須要有清醒的認識,在國際頂級品牌和產品面前,我們不能輕言超越和打敗,很長時期中國農機人仍需做個好學生。

雖然有差距,但是在新疆農機展上看到了國產農機進步的力量。這種進步不是個別企業的冒尖或突破,而是以一種組織化、產業化、集群化的形式在整體進步,可看到國產農機與全球頂級品牌的差距在快速地縮小,在一些實用性功能和智能化配置上國產農機甚至超過了進口產品。

如最能代表一個國家農機產業實力的拖拉機產品上,本屆展會雷沃展出了代表國產拖拉機最高水平的P7000系列的P2804、P3404的CVT重型拖拉機,該機型搭配是濰柴雷沃自主研發的CVT動力底盤動成,與同台競爭的約翰迪爾8R3204、凱斯3004在技術水平上並不落後。

說過了拖拉機,再說說采棉機。自走式多行采棉機被譽為農機工業皇冠上的明珠,代表著一個國家農機產業技術集大成的最高水平,目前全球範圍內能生產6行以上采棉機整機的國家只有美國和中國,從技術水平看,國產采棉機已經與約翰迪爾在同一個技術層面,與約翰迪爾獨木撐大廈相比,國產采棉機是以產業集群的形式在崛起,目前國產采棉機的製造基地和產業集群都在我國棉花種植最集中的區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展會有沃得農機、鐵建重工、新疆缽施然、中農機都展出了3行、6行打包式采棉機,天鵝股份等其他的采棉機企業雖然缺席了本次展會,但並不影響國產采棉機品牌集群的整體實力。

此外,在大方捆打捆機、大型青貯聯合收穫機、玉米籽粒聯合收穫機等曾經是國產難以逾越的產品上,國產品牌也實現了第一次突破,如花溪玉田1290XD和鐵建重工9YGG-2499大方捆打捆機,新疆牧神4QZ-6000青貯聯合收穫機等,與進口品牌處於同一個技術水準。

國產農機進步超越了我們的想像,國產農機正以產業化的形式整體崛起,國產進步的力量是中國農機的最強的新動能,「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國產數千家中小企業將會在這種大勢力量的裹挾中快速前行。

二、智能製造的力量

本屆展會,最大的亮點是智能化。

本屆展會以「智慧農業.智能農機與農業農村現代化」為主題,展會組織者為參觀的觀眾準備了首屆「一帶一路」智慧農業論壇,從5月25日到26日,圍繞著智能農業舉辦了「智能農業企業推介大會」「首屆「一帶一路」智慧農業論壇」「智慧農業新疆實踐論壇」「智慧農業系統解決方案論壇」、「2023地理信息技術助力智慧農業領域應用交流會」等分論壇,可以說歷年曆次展會上,本屆新疆農機展的智慧農業、智能農機的元素和話題最多。

光說不練不是真把式!中國的智慧農業沒有停留在理念層面,中國農機企業在智能技術的應用層面是領先於全球其他國家的,在與歐美和日韓國家企業對標上也不落後,「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沒有領先者的歷史包袱,中國農機企業在智能化上沒有顧慮且義無反顧。

本次展會上趙春江院士領航的國家隊農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國家農業智能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展出了北斗自動導航、定位、作業監測設備及無人農場、智慧農業整體解決方案,代表著中國智能農機先進水平的上海華測、上海聯適、合眾思壯、博創聯動、豐疆智能以及極飛科技等企業都展出了全新的硬體產品和解決方案。

在產品層面上,一拖集團、濰柴雷沃、沃得農機、東風農機等都有自動導航、無人駕駛的拖拉機、聯合收穫機展出。

國產農機沒有把智慧農機停留在概念和炒作層面,中國農機企業的智慧農機的表達語言是機器和系統解決方案,作業監測功能、自動導航、無人駕駛已經內化成這些企業產品上的標準配置。

智能農機是全新的農機品類,在機械傳動時代落後的國產農機,在智能化和新能源時代極有可能會像汽車行業的比亞迪一樣實現換道超車,這是國產農機引領未來發展的新動能。

三、小企業自強不息的力量

前文說過,國產農機是以產業集群和完整的產業體系的形式在崛起及進步,產業集群和產業鏈往往是以一家或幾家大企業為「鏈主」,數十家或以百上千家小企業圍繞著大企業形成一個產業生態圈。

在這個生態圈裡,既有合作、分工,又有競爭,從某種意義上講,國產農機是以產業集群的整體力量和實力強大的跨國公司在競爭。

說到產業集群、產業鏈和生態圈,我們不能只看到一拖集團、濰柴雷沃、沃得農機這些優秀的國產頭部企業,我們還要放下身段,在不戴任何有色眼鏡的前提下去觀察、關注和關心數量最多的中小微農機企業,在國內農機行業,中小微農機企業的數量大約是15000家。

國產頭部大企業引領著動力換擋、CVT、大型縱軸流、智能農機等先進技術的發展,這是主航道,是大企業的優勢領域,但是小企業並沒有止步不前,相反,廣大的小企業更具創新與進取精神,他們在自己的優勢領域和細分市場上突飛猛進,表現非常積極且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如在補貼政策明顯對小企業不利的情況下,和大企業的重重壓力之下,國產低線拖拉機企業通過推出加強型底盤、增加功能的配置等提高在拖拉機上的性價比優勢。

山東淄博亞豐、山東高密聖春雨等企業突破了大喂入量玉米籽粒聯合收穫機的技術門檻,成為約翰迪爾、凱斯紐荷蘭、科樂收進口大型玉米聯合收穫機的替代產品,在今年進口國四機大幅度漲價的情況下,成為國內用戶能買得起用得好的農機,為國家糧食安全貢獻了力量。

更多的小企業則體現在細分領域的成長,如河南、山東的一些中小企業,雖然沒有能力做出大型采棉機,但是他們可以為新疆的用戶提供落地棉撿拾收穫機,這是大型棉花採摘機的必要補充,還有新疆巴州良佳農機製造有限公司生產的全自動取苗的辣椒移栽機等細分領域的先進農機,有一些在全球範圍內都處於領先水平。

「不拒眾流,方為江海」,國家既要扶優扶強,也在扶持「高精特新」的細分領域的中小企業發展,中國農機的強大之外是有一個全球最完善的產業體系,中國上萬家中小微農機企業是生存能力最強,創新精神最旺盛的群體,他們代表著最基層最草根的力量,是中國農機產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合作的力量

獨行快,眾行遠!中國一直是一個開放的市場和體系,是在20世紀改革開放初期,中國農機市場就有「國內農機國際化,國際農機中國化」的特徵,就是國家財務轉移支付的中國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也對在中國投資生產的外資品牌一視同仁。

虛心學習,真誠合作是推動中國農機產業發展的最底層的力量之一,國內農機企業在與跨國公司和外資企業的競合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中國企業是最具學習精神的一個群體。

本次新疆農機展,讓我們看到了合作的力量及合作可能會釋放的無限可能性。據官方消息,本次展出上有來自美國、德國、義大利、日本、瑞典、俄羅斯、中亞五國等在內的參展商和觀眾。

本屆新疆農機展會是在「中國-中亞峰會」閉幕五天之後召開,中亞峰會釋放出中國與中亞國家全面深入合作的強烈信號,新疆農機展上也能感受到這種迅息,本屆展會上特邀了俄羅斯及中亞國家的協會、企業代表和專業觀眾參加,展會期間還舉辦了「2023年「一帶一路」農業供需合作會議及中外企業家商務接洽會」等活動,據說中外企業家商務接洽會一座難求,可見中國企業想走出去的迫切心情和中亞國家合作的廣闊空間。

世界是一個整體,中國只有全球9%的土地,中國企業需要走出去擁抱全球市場,中國百億級、千億級企業的目標應該是星辰大海而非在中國市場上內卷,開放的中國市場歡迎全球的優秀企業來參與分享,海外市場天地廣闊,引進來走出去,「獨行快,眾行遠」,合作的力量不僅僅是中國農機的新動能,而且是未來全球農機化的新動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1068c7494499059526f05a2d16f95ca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