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地標|錦州人都是看著一座古塔長大的,它已經矗立了960多年

2022-04-03     文藝蜀黍看世界

原標題:錦州地標|錦州人都是看著一座古塔長大的,它已經矗立了960多年

錦州有一個區叫古塔區,錦州有一座公園叫古塔公園,這些都源於一座已經在這片土地上矗立了960多年的古塔。錦州人都是看著這座古塔長大的,它的故事講起來,話就長了。

這座古塔準確的名字叫廣濟寺古塔,它是遼西最高的古代建築,也是錦州古城的標誌。古塔所處的大廣濟寺是錦州建造最早、規模最大、規格最高、影響最為深遠的寺院,是錦州佛寺的祖廟。

早年"古塔昏鴉"曾經成為錦州著名的八景之一,如今古塔又被評為錦州新十佳景觀之一"古塔朝暉"。所以說,古塔見證著錦州的發展,也伴隨著每一位錦州人的成長

如今的古塔與廣濟寺合稱廣濟寺古建築群,2001年6月它被國務院確定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

關於這座古塔的建築年代,按《續通志.大廣濟寺塔記》的記載,建於清寧三年,即公元1057年。當時是為了珍藏供奉宋仁宗趙禎慈聖光獻皇后贈送大遼皇后蕭撻里綠、白、赤三色佛舍利而建。

據記載,大遼國曆時6年建造這座佛舍利塔,耗資3600萬兩白銀。佛塔的地宮中供奉著三色佛舍利、毗婆尸佛鎏金佛像等佛教珍品,中宮供奉「七佛」,天宮供奉凈瓶。最初其名為"無垢凈光舍利塔",後更名為「大廣濟寺塔」。

大廣濟寺塔塔身八面,每面雕有一佛脅侍、三個寶蓋和兩位飛天。飛天翱翔於上,大佛端坐龕中,脅待肅立龕旁,它們都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大廣濟寺塔由基座、塔身、塔檐、塔頂、塔剎五部分組成。塔檐共13層,每層檐角原本都有楠木挑梁,上托檐角,下綴銅鈴,現今多數已經脫落,僅存西北角11根。

這座佛塔在永樂年間便遭遇過戰火,塔頂及塔身上磚雕、梁、柱、斗拱和花飾等多半被毀。由於年久失修、風雨侵蝕、戰爭等破壞,塔身曾一度光禿禿的酷似「玉米棒子」,老一輩錦州人也戲稱這座古塔為"苞米糊子"。上世紀90年代,政府對其進行了大型修繕工程,方使之恢復如初

如今的大廣濟寺古建築群,以廣濟寺為主體,包括廣濟寺塔、天后宮、昭忠祠、觀音閣,現存廣濟寺殿宇陸續建於遼清寧年間,清道光年間、清雍正三年、清光緒二十四年,它們是錦州城最為珍貴的古建築群

大廣濟寺中的每一座殿宇都極為宏偉,多建在高大的台基之上,殿宇和台基用料考究、工藝精湛,磚、石、木雕刻都異常精美,其中木雕「二十四孝」是遼西地區絕無僅有的。有朝一日,您會去錦州看一看這座古塔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1024d089d63f8f1304b54c41823af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