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黔南獨山流經廣西長達三百多公里的都柳江,兩岸重巒疊嶂,碧綠的江水綿延不絕,古榕倒映,梯田層層,沿江生活著眾多苗、侗人民,漁舟往來,美不勝收。
為了探究都柳江河域邊上的苗寨,筆者驅車一千五百公里跨越三省來到廣西友人初央家 ,初央家在都柳江的對面,渡河是最捷徑的選擇,封閉的交通與重重大山的隔絕,也阻止不住我們的腳步。
融水苗族自治縣大年鄉的高僚村,屬邊遠山區少數民族村落,與貴州相鄰,由於早些年的交通閉塞,使得這裡依舊保持著相當多的傳統習俗,全寨依山而建,偏僻清幽,遠眺可見大年河,風光旖旎。
好客的初央姐姐一家,為我們準備好了豐盛的晚飯,一桌地道的苗家風味美食,牛癟、腌魚、土雞、還有香香的糯米,新奇獨特的吃法,這決對是苗鄉最美最原始的味道。
飯後跟隨初央逛了一圈她們寨子,建在山頂的高僚,地勢比較峽長,在較平緩的中心點有個小操場,幾個小伙正在打籃球,投球,扣籃,一絲不苟。較小的頑童也不得閒,蹲在籃球架下不遠處的泥地里肆意玩耍著彈珠,坐在家門口的苗家婦女們拉著家常,談笑風聲,寡言少語的老者坐著抽著汗煙,四處散養的牲畜隨地而睡,少了燈紅酒綠,這裡更多的是一種與世無爭的生活。
每到深秋時節,稻穀成熟,田野一片金黃時,初央家就會邀請親戚朋友,一起到她家的稻田裡放水抓魚,共享豐收的喜悅。
大伙兒捲起褲腿與袖子,迫不及待的就下了田,田裡的鯉魚、禾花魚四處逃竄,泥巴四濺,喊叫聲,歡笑聲此起彼伏,響徹山谷……
抓好魚後,拿到水渠里清洗,再串成一串,然後生起柴火,把魚整條都扔進火炭,再用樹枝不斷翻轉,香飄四溢,很遠就聞到魚夾雜著炭烤的香味,姐夫說這種烤法是最原始的一種,還有種方法是將魚用竹子串扎在火堆邊慢慢地烘烤。
魚烤熟了大夥也就準備開吃啦,苗家姐姐準備好了野菜與辣椒拌成的配料,用來沾烤魚。一口魚一口糯米飯,再來一杯自釀煨酒,那個味道,簡直完美至極。據悉這種吃法還上過央視《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
苗家人都喜歡吃糯食,既簡便又抵餓。每天出門勞作,都會用竹簍裝一小筐糯米飯。苗家種植的糯谷與我們江浙一帶也不一樣,他們的糯米杆子很長,收割時一般將杆留在田間,燒成灰燼來年可當肥。
望著層層疊疊的梯田,思緒萬千,這要經過多少代苗家人的不懈努力,才能在崇山峻岭之中開墾出如此壯觀的梯田。
寧靜、愜意的田園生活,散發著濃郁的苗族風情,淳樸而悠遠……
希望這裡的純粹永遠不會被外界所打擾……
貼士
我採集了關於融水的旅遊靈感,這裡適合與所有人共同體驗。
全年來玩最佳。特別提示:過年時候,會更好玩。
除此之外,我還提到了...
大年鄉高僚村屬高山偏遠山區,道路較窄,自駕需謹慎,當地苗民淳樸善良,少數民族地區遊玩需尊重當地風俗民情。
樂途旅遊網與樂途靈感旅行家:過客迷失 更新:2019.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