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是一個傳統的技術行業,他不僅活躍在人們的生活當中,在軍隊里也同樣重要,時至今日在各國軍隊中同樣存在,不少青年本想參軍扛槍,結果卻手提板鋸當了木匠。
軍隊里補充木匠由來已久,尤其是古代軍隊對木料依賴程度很高,一些車馬器具、行軍帳篷、戈矛兵器等都和木料有關,有時候還需要木匠架橋、修建攻城器具等,例如《三國演義》里就提到官渡之戰中曹軍臨陣打造「霹靂車」。
進入近現代後木匠在軍隊中的作用絲毫未減,只不過他們是正規軍編制,通常被稱為工程兵,輔助其他單位戰鬥,工兵只掌握一些基本的戰鬥技能。例如一戰的時候歐洲陸軍就大量存在工程兵,他們用木料輔助搭建戰壕里的通道,修建指揮所、兵營、馬棚等,甚至參與到隧道修建,例如奇襲60陣地的隧道挖掘行動中就需要工兵用木料支撐隧道,與挖礦類似。
這個時候的工兵與普通士兵一樣需要經過專門的訓練,他們除了掌握簡單的木料加工技術之外,還要掌握一些結構知識,例如用何種結構搭建的木橋最快捷、最承重。其他軍種里也有軍士擔任木工這一職位,例如當時的飛機多為木質結構,後勤單位在維修的時候同樣離不開木工活。
現代軍隊中工兵仍需要掌握木工技藝,有些國家還會給通過學習的工程兵發放有關證書,也算是一種退伍後的謀生資本。雖然現在已經有了很多現代化的工程材料,例如彩鋼瓦、艾斯科防爆牆等,木材仍然是最重要的材料之一,例如美軍在修建據點防禦牆的時候就需要用到木料搭建框架,軍隊也會有修房造物的需求。
以澳大利亞皇家兵團建築中隊和戰鬥工程兵團中的木匠為例,他們與工廠車間的木工一樣需要掌握結構建造、維護等必備知識,其職責範圍包括檢查材料標準、解讀相關的技術文件、提供需要材料的標準和規格、採購、維護工具設備、協助規劃工程建築、成本估算、整理材料清單、維護施工現場安全、驗收工程、與工程相關的其他單位聯絡配合、培訓新兵、採購等等。
工程兵加工木料所使用的設備跟一般施工單位沒什麼區別,無非就是加工台、鋸子、斧子、電鑽、氣釘槍、粘合劑之類的,他們在施工過程中往往得到各類專業的軍用工程車輛支持。不同的是各國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會制定相應的標準,例如橋樑的尺寸和載重就有差異,這是因為不同國家的地理環境以及坦克等主力裝備的重量不同,工程兵按照各自的標準進行訓練,戰時可以快速完成施工,標準化即是高效率。
相比於鋁合金、鋼鐵等材料,木料雖然因質地不同、地域不同會有較大的價格差異,但這是一種可再生資源,尤其在一些工業不發達、交通不便利地區,它是一種相對容易大量獲取的材料,加上層壓等技術的運用,木材的利用效率大為提高,就目前來看人類仍然無法完全放棄木材,木匠這一職位還將延續,工程兵還要繼續扮演木匠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