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一個漫畫,讓人不寒而慄。
兩個脖子上都套著繩索的人,站在凳子上,命懸一線。
其中一人拿著剪刀在幫另一個人剪斷繩索,想要解救他。
被施救的人面帶笑容,卻偷偷往前伸出了腳,要踢倒恩人的凳子。
這個施救者的遭遇,是不是像極了生活中的你?
明明自己過得也不容易,看到別人處境不好,就想方設法給予幫助。
可對方不但不感激,還得寸進尺,最後給自己添了一堆麻煩。
好心幫忙,反倒害了自己。
楊絳先生有句忠言:
人這輩子,少管少說就是福,管閒事出力不討好,說閒話必招惹是非。
管好自己的事,不給別人添堵,不給自己惹禍。
人這輩子,少管少說就是福,管閒事出力不討好,說閒話必招惹是非。
管好自己的事,不給別人添堵,不給自己惹禍。
人到中年,兵荒馬亂,每個人都自顧不暇。
管好自己,莫渡別人,方可避開世事紛擾,活得氣定神閒。
生活中,很多人本著「為你好」的初衷,希望對方按照自己的意願做出改變,可結果往往並不討喜。
就像網友@老陳不老的經歷。
老陳的侄子是個典型的「啃老族」,但老陳哥嫂的收入並不高,還有老人要贍養。
老陳擔心侄子的前途,也體恤哥嫂的辛苦,到處幫侄子聯繫工作,拉攏關係。
誰知侄子得知後,當場就惱了,怪老陳自作主張。
老陳的大嫂不耐煩地說了句:「孩子的事自己有數,我們過得挺好的,你就別操心了。」
老陳很憋屈,自己出了不少力居然遭到嫌棄。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得對:「一切人際關係的矛盾,都起因於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干涉。」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態度和習慣,大家互不干擾反而皆大歡喜。
如果忽略了對方的感受,一味去改變對方的生活方式,你的熱心就成了咸吃蘿蔔淡操心。
不僅對別人起不到任何幫助,還成了一種心理折磨,真的成了好心辦壞事。
前幾年,作家傅首爾經常說自己的老公是條「鹹魚」,一直費心費力地改造他。
老公也努力嘗試,賣過榴槤,干過保險,也擺過地攤,可最終都落敗收場。
有一次傅首爾半夜醒來,發現老公正在陽台上抽煙,心事重重。
她忽然明白,一向溫和的老公在自己的「鞭策」下,越來越沒了精氣神。
從此,她決定放下執念,不再逼迫老公做不喜歡不擅長的事情。
在人生這條旅途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喜好和方向不盡相同。
他人願意過什麼樣的生活,是他自己的權利,別把自以為是的標準,強加給任何人。
要試著理解和接受所有獨立靈魂的存在,哪怕你並不完全認同。
保持適當的距離,不破壞他人的自尊心和自主性。
否則,會讓對方苦不堪言,浪費了雙方的時間和精力,還影響到彼此的感情。
很多人在幫助別人的時候,完全出於善良的天性,並沒有指望別人回報。
但人性最大的惡,並不是不懂感恩,而是貪得無厭。
不感激別人給予的,只關注沒有得到的,由此對別人心生怨恨,甚至恩將仇報。
之前,看到這樣一則新聞。
有一對兄弟,哥哥下鄉十幾年,回到家鄉後由於沒有落腳的地方,東家住幾天,西家住幾天。
弟弟動了惻隱之心,讓哥哥一家搬進了自己家,可從此他們就再也沒有搬走的打算。
一開始弟弟只是旁敲側擊,後來乾脆下了逐客令。
但哥哥一家卻以「沒地方去」「怕折騰」「不想租房子」為由,一住就是30年。
這期間,弟弟實在不堪其擾,承諾資助哥哥一家租房,資助費也由10萬漲到20萬,馬少榮仍不滿足。
其實,弟弟家生活條件並不好,兩口子省吃儉用大半輩子,只攢了10萬塊錢。
為了能過上平靜的晚年生活,弟弟不得不尋求媒體調解。
經過協商,弟弟資助哥哥15萬元,哥哥一個月內搬走。
總算結束了這一切,兄弟倆卻早已反目成仇,令人唏噓不已。
適度幫扶是慈悲,過度透支是災難。
就像《伊索寓言》中那隻忘恩負義的駱駝,本來阿拉伯人同情它,讓它把頭伸進帳篷取暖。
誰知它將救贖自己的阿拉伯人趕出帳篷,自己獨享溫暖。
好心好意幫忙,結果把別人的問題潛移默化成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給自己造成無窮無盡的煩惱和傷害。
正如王小波所說的:
善良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錯誤的善良,不會給他人帶來天堂,只會拖累你掉進地獄。
善良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錯誤的善良,不會給他人帶來天堂,只會拖累你掉進地獄。
沒有底線的渡人,只會讓小人得寸進尺,他不但不會感激你,反而可能賴上你。
你為他雪中送炭,你對你見死不救。
你對他仁至義盡,卻不知是在為自己埋下隱患。
網上看過一個提問:「為什麼很難真正幫到另一個人?」
有個高贊的回答是這樣說的:
一方面,你的介入可能讓問題複雜化;
另一方面,一個人除非經歷了人性醜惡和社會打擊,不然永遠不會真正成熟。
一方面,你的介入可能讓問題複雜化;
另一方面,一個人除非經歷了人性醜惡和社會打擊,不然永遠不會真正成熟。
人的處境和現狀是自己的選擇,別人很難從根本上改變。
所以,做好能力範圍內的事,對自己負責就是最好的自律。
自媒體人@楊大愚曾講過自己的經歷。
大學畢業後,他一年多沒找到工作,過得很窘迫,不得已向親朋好友們求助。
可別人一聽他的專業,要麼說確實很難找對口的工作,要麼說讓他先隨便找個活兒幹著,沒有一個人真正幫助他。
為了討生計,他送過外賣,嘗試過網際網路,做過電商,也被騙過錢。
最後沒得選擇,一頭扎進了新媒體行業。
經過一路摸索,深耕了五六年,他終於做出了些成績,日子也越過越好了。
這時候,他那個被生活折磨得焦頭爛額的表弟,似乎抓到了救命稻草,總讓他傳授點成功經驗,幫扶自己。
他有心幫忙,可回想起這些年來的艱辛,始終沒敢給表弟支招。
現實很殘酷,每個人都要歷經一些磨難或者坎坷,摔幾個跟頭、走一些彎路才能大徹大悟。
渡己不易,渡人更難。
經歷不同,你的觀點和方法不一定適用於其他人。
你視為珍寶的東西,別人看來可能不值一提;你苦口婆心的教導,對於別人可能毫無用處。
你可以為別人建議,卻無法替他的失敗買單。
因此,你要放下助人情懷,少操別人的心,多做自己的事。
管好自己的內心,不要動不動同情心泛濫;
管好自己的嘴巴,別以為能指點別人的江山;
管好自己的生活,把精力投入到熱愛的事物上。
生命短暫,給他人留出決策權和體驗空間,也給自己留一片清凈和體面。
季羨林在《悲喜自渡》中說到:
人間萬千光景,苦樂喜憂,跌撞起伏,除了自渡,其他人愛莫能助。
人間萬千光景,苦樂喜憂,跌撞起伏,除了自渡,其他人愛莫能助。
成年人的世界,各有各的苦楚,把自己的生活照顧好已經是拼盡全力。
那麼,還要不要對別人伸出援手呢?
答案是肯定的,我們不可能袖手旁觀。
但是,首先你要明確這三個問題:
1、幫忙要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
2、善良要有鋒芒,不能讓人隨意踐踏;
3、有能力承擔幫忙引起的一切後果。
救急不救窮,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不要讓他人陷入求助的依賴中,給他方法,讓他靠自己的力量站起來。
點亮【在看】,願你我都能做自己的擺渡人,擁抱美好的生活。
作者 | 徐小栩
主播 | 絳染 ,電台主播、愛配音,神秘的愛貓人。
圖片 | 視覺中國,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點擊下方卡片 發現更多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