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大哥大」家的三兄弟,絕大多數都是這個習慣養出來的!趕緊改

2023-08-02     四川名醫

原標題:癌症「大哥大」家的三兄弟,絕大多數都是這個習慣養出來的!趕緊改

有這麼樣一種癌症「大哥大」,它不是單一的某一種癌症,而是由食管癌、胃癌、腸癌等多種較為常見的癌症統稱——消化系統癌症。

很多人總說自己在不知不覺中就患上了消化系統癌症,而且到了醫院一查就是晚期,簡直就是痛不欲生。

這種癌症在我國的發病率持續上升,且呈現中低齡化趨勢,其死亡率也居高不下,全國一年因癌症死亡的人中,50%可能都是因為它。

值得一提的是,消化系統癌症發病隱匿,大多數患者被發現時已是中晚期, 5年生存率甚至不足20%。今天,小康妹兒就來好好給大家講講,關於消化系統癌的可怕之處。

導讀

1、消化系統癌症包括三類癌症,危險很大

2、消化系統癌症高危人群特點,應做哪些檢查

3、一種飲食方法,讓你遠離消化系統癌症

腸癌、胃癌、食管癌

共同組成癌症里的「大哥大」

「消化系統癌症」是食管癌、胃癌、肝癌、腸癌等較為常見的癌症類型統稱。

1

腸癌——隱匿的「定時炸彈」

大腸癌也叫結直腸癌,是中國五大癌症之一。根據數據顯示, 晚期結直腸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僅有12%左右,但如果能夠做到早篩查, 早期結直腸癌的5年生存率超過90%。

根據數據統計, 男性結直腸癌的發病率高於女性,此外,結直腸癌的發病率會隨著年齡的增大而增加。

當出現以下症狀時,可能是結直腸癌的信號:

排便改變

當出現腹瀉、便秘交替發生,同時伴隨便血和黏液時,可能是結直腸癌發出的信號。

除此之外,若大便的顏色呈黑色或柏油狀,則提示消化道出血嚴重,可能已經癌症中晚期了。

中下腹部疼痛

可能會出現持續性腹痛,疼痛部位多在中下腹部,程度輕重不一,多為隱痛或脹痛。

2

胃癌——從胃病到胃癌,有5大徵兆

當你出現胃疼、燒心這些症狀時,是否擔心過胃癌來「敲門」?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胃癌每年新發病例約為68萬例,占全球病例的一半左右。

臨床發現, 近65%的胃癌患者,發病前有4年以上的胃病史。胃癌早期症狀並沒有特異性,容易與胃炎、胃潰瘍等常見胃病相混淆。如果胃病患者出現以下5個症狀,可能是向胃癌惡化的徵兆,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胃疼:變得毫無規律

無論是胃炎還是胃潰瘍,發病時的腹痛都有自身特點。一旦疼痛變得持續且毫無規律,就應警惕癌變的發生。

燒心反酸:反覆出現

「燒心」是指發生在胸骨下部附近,也就是常說的「心窩」處燒灼感,主要是由於胃中食物「跑」到食管導致的。「反酸」是指胃內容物經食管反流到口咽部,口腔感覺到酸性物質。

體重:快速下降

如果短期內身體發生急劇惡變,機體對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出現吸收障礙,體重會快速下降,體形有明顯的消瘦,且吃藥也完全無法緩解病情,這就可能是癌變信號。

腫塊:堅硬、疼痛

胃病患者要多留意腹部情況,如果在心窩摸到質地堅硬、擠壓疼痛的包塊,就需要格外警惕是否為癌。

大便:黑色且原因不明

如果胃潰瘍患者無徵兆地出現黑便,或者大便一直帶血,就要警惕是否惡變了。

3

食管癌——「趁熱吃」或是致病元兇

很多人在生活中都喜歡「趁熱吃」,覺得熱熱的食物吃下肚後,全身都會暖和起來。殊不知,這樣也很容易導致食管癌。

食管癌最愛熱的東西, 高於65℃的飲食會燙傷食管粘膜,長期持續進食過熱的食物和液體,持續性的刺激就很容易導致食管粘膜發生病變,導致食管癌。

值得一提的是,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已經將65 ℃以上的熱飲列入了2A類致癌物,即對人很可能致癌的物質。

一般來說,早期食管癌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症狀。 但是當出現吞咽困難、聲音嘶啞、胸骨後疼痛等症狀時,就要警惕!這些症狀可能是食管癌找上門的信號。

遠離消化系統癌症

試試這樣吃

除去遺傳等內在因素,既然多數消化道癌症都與飲食相關,因此也可以通過調整飲食來減少相關癌症的發生。

那麼什麼樣的飲食模式,能夠幫助我們遠離消化系統癌症呢?不妨試試這種「江南飲食」。

江南飲食有如下特點:

1.提倡增加粗糧,減少精米精面;

2.推薦植物油,低溫烹飪;

3.增加白肉、減少紅肉,推薦豆製品;

4.蔬菜多多益善,保證適量水果;

5.推薦適量堅果、奶類;

6.強烈推薦蒸、煮、涮的烹飪方式。

想要學習江南飲食模式,不妨試試以下這些方式:

1

適當吃些粗糧、豆類

小米、燕麥、玉米、高粱、蕎麥、各種豆類等都是不錯的選擇。推薦食用雜糧飯,例如 白米搭配黑豆、蕎麥或者高粱、玉米、燕麥等,可以有效進行胺基酸互補。

2

飲食少油少鹽少糖

攝入過量的油脂、鹽、糖等,會導致多種疾病的發生,《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 健康成年人每天烹調油攝入量不超過25克,鹽攝入量不超過6克。

3

用白肉代替部分紅肉

大部分人的食肉習慣還是以吃紅肉為主,適量食用紅肉對人體有益,但過量食用則會導致多種疾病。建議 每周食用紅肉不超過三次,並儘量以魚肉或雞肉、鴨肉等白肉替代。

4

每天一斤蔬菜,半斤水果

此外,一定要培養多吃新鮮蔬果的習慣,按照膳食指南要求, 蔬菜攝入量大約為0.6~1斤/天,其中深色蔬菜應占一半,水果200~350克/天。此外,儘可能選用應季的蔬菜和水果。

5

堅果、奶製品做零食

牛奶和堅果作為零食,是非常好的選擇。堅果當中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堅持適量食用有助於機體健康。 乳類食品當中的營養成分齊全且比例適宜,是一種消化吸收率很高的食物,是膳食當中蛋白質、鈣、磷、維生素D、維生素A、以及維生素B2等營養素的重要來源。

6

烹飪方式多蒸煮、少煎炸

除了食物的選擇,在烹飪方式的選擇上, 建議多蒸煮、少煎炸。清蒸、水煮等烹飪方式,既保持了食物的原汁原味,還能控制油、鹽、糖等,營養又健康。

消化系統癌症高危人群

一定要做好這幾類檢查

小康妹兒替大家總結了消化系統癌症的高危人群,趕緊來對號入座,看看自己有沒有「中招」!

1、腸癌

高危人群

1、有結直腸癌家族史、患有炎性腸病的人群

2、患有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人群

3、肥胖人群

4、吸煙人群

5、喜歡吃紅肉和加工肉類,喜歡大量飲酒

檢查方式

以上人群建議每1-2年做一次便潛血檢測、腸鏡、肛門指診檢查。

2、胃癌

高危人群

1、有長期胃病史的人群

2、患有慢性胃炎、胃潰瘍的40歲以上者

3、接受過胃部手術的人群,殘胃易形成胃癌

4、家族裡有直系親屬為胃癌患者的人群

5、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

檢查方式

以上人群建議每1-2年做胃鏡檢查

3、食管癌

高危人群

1、長期服用過熱、過硬食物,愛吃腌制食物

2、有上消化道症狀,如噁心、嘔吐、腹痛、反酸和進食不適等症狀

3、有食管癌家族史

4、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變,如食管息肉、Barrett 食管和反流性食管炎等

5、長期抽煙

6、進食速度過快

檢查方式

以上人群建議每1-2年做胃鏡檢查

小康妹兒再次提醒,面對癌症, 一定要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尤其是對於癌症高危人群來說,一定要篩查及早期發現、早期診治可以顯著降低消化系統癌症的發生率和死亡率。

癌症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對它的忽視。大家都要愛護好自己的身體,定期檢查,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哦~

編輯 | 醒醒

來源 | 綜合我是大醫生官微、健康時報

監製 | 黃利琴

審核 | 藍嵐

圖片來源 | 攝圖網

*封面圖片及文內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圖片內容不授權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0ec526a15123f6db9e7ab2b613f4c3a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