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25歲小伙參加北洋艦隊:我願為中國獻出生命!死後披上大清國旗

2022-10-13     百曉生侃歷史

原標題:美25歲小伙參加北洋艦隊:我願為中國獻出生命!死後披上大清國旗

中國歷史有上下五千年之久,在這5000年之中,我們可以說是輝煌了4800年,而在最近200年卻因為清王朝的閉關鎖國而落後挨打。在那個人人得而欺之的時代,幾乎所有的外國人都想在中國為自己攫取利益。凡事都有例外,美國人馬吉芬就是一個例外。1885年,李在鴻章的總督府外,有一個金髮碧眼的洋人要求親自面見他。此時中法戰爭剛剛結束,李鴻章也不敢怠慢了洋人,便同意見一見他。

李鴻章見到這個洋人後,只見他一身挺直的軍裝,闊步走到了自己的面前後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隨後李鴻章示意他坐下,語言不通的兩個人在秘書畢德格的翻譯下談了起來。馬吉芬年紀不大,當時只有25歲。他懷著一顆海軍夢,原本是希望為自己的祖國美國效力的,但是美國海軍招人時,馬吉芬卻落選了。為了實現自己的海軍夢,馬吉芬便來到了中國,希望能夠在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艦隊中謀一份差事。

得知馬吉芬要為自己效力,李鴻章非常開心。跟洋人打了半輩子交道,他們一個個的都瞧不起大清,馬吉芬這麼主動的投靠自己,這是李鴻章想都不敢想的。為了不讓馬吉芬寒心,李鴻章當即給他開出了100兩紋銀的月薪。這100兩紋銀在當時是什麼概念?當時大多數的美國人,年收入摺合成紋銀後大約只有160兩,一個中國人僅有3到5兩。李鴻章開出這樣高的薪酬,讓馬吉芬欣喜若狂。就好像一匹千里馬,終於找到了自己的伯樂。

馬吉芬為了來到中國,花光了自己所有的錢,如果李鴻章拒絕了他,他自己都不知道該何去何從。隨後李鴻章便派人帶他去艦上,讓他在自己所夢想的地方發揮自己的才能。李鴻章的大度和慷慨征服了馬吉芬,使得他將自己的生命都託付給了北洋艦隊。由於具備專業的海軍知識,所以馬吉芬被任命為教官。馬吉芬也沒有辜負李鴻章的期望,他教北洋的海軍官兵學習測繪、幾何、二次曲線、微積分等海軍必修課程,還訓練他們使用武器。

馬吉芬在華10年,不僅和北洋官兵們打成一片,還和丁汝昌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因為能力和人品都值得肯定,所以李鴻章和丁汝昌對他非常器重,馬吉芬也因此被屢次委以重任。1894年,中日圍繞朝鮮半島的宗主權大打出手,馬吉芬立即放棄了回國探望母親的假期。他給母親寫信說:我願意為中國獻出生命!我不能拋棄我的戰友!李鴻章得知此事大為感動,任命他為「鎮遠號」的副艦長,同日本海軍展開戰鬥。

1894年9月17日,大東溝海戰爆發,鎮遠號在處於完全劣勢的狀態下擊中了日軍的浪速號。甲午海戰的最終戰敗,掩蓋了馬吉芬所取得的小勝,他本人甚至為此負傷,還留下了這張頭裹棉紗、渾身是血的照片。李鴻章將馬吉芬的事跡上報朝廷,清廷為了表彰馬吉芬為大清做出的貢獻和犧牲,特賜他頂戴花翎和三等第一級寶星勳章。但馬吉芬還沒來得及感動,清廷就無恥地將戰敗的責任推到了他的頭上。

得知消息的馬吉芬既憤怒又心寒,他片刻也不能再在大清待下去了。在偷渡回到美國後,他開始到處宣傳北洋官兵的勇敢。在對當時西方所盛傳的「中國士兵懦弱不堪」的輿論之下,馬吉芬被當成了一個瘋子。雖然甲午戰敗不是他的責任,但馬吉芬一直為此耿耿於懷,一度有輕生的念頭。1897年2月12日,是好友丁汝昌在劉公島自殺的2周年紀念日。悲憤交加的馬吉芬想起了自己的戰友,他留下了遺書:死後為自己披上大清的國旗。

隨後他換上了自己在北洋的軍裝,並將自己的著裝整理好,最後用一顆子彈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時年37歲。在馬吉芬的墓碑上,刻著這樣一句話:「謹立此碑以紀念一位深愛著自己的祖國,卻把生命獻給了另一面國旗的勇士。」馬吉芬是中國的朋友,他不僅將自己的生命獻給了中國,還敢於挑戰西方不公的輿論,他永遠值得我們尊敬!

參考資料:《馬吉芬上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0dd40ba0f047af45c0493fde62d5a6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