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機大戰中感受科技的力量,這群高中生進行了一場特別的社會實踐

2024-11-04   極目新聞

極目新聞記者 王媛

通訊員 張敏

近日,武漢市第七中學高一、高二年級共計700餘名學生參加了以「行動鑄真理,實踐出真知」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學生們在12個各具特色的研學項目中體驗生產勞動,在社會實踐中深入理解並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在「人機大戰」項目中,同學們四人一組,在電子圍棋的棋盤上與科技展開智慧對決。人機對決讓同學們深刻體會到了科技的力量以及人機互動的重要性。高一(1)班的劉文浩分享道:「在電子圍棋的對弈中,我深切感受到了人與AI之間智慧的交鋒。這種體驗不僅讓我領略到了科技的魅力,更激發了我對人與科技和諧共生的思考。」

「楚簡」項目帶領同學們走進了中華傳統文化的殿堂。高二(3)班的曹潤豐回憶說:「通過親手製作楚簡,我仿佛穿越回了古代,深刻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這次經歷讓我更加了解自己的民族根源和文化背景,增強了我的文化自信與認同感。」

在「皮革製作」工坊里,同學們體會到了傳統手工皮具的匠心獨運。高二(3)班的黃思豫興奮地說:「從選材到製作,每一步都凝聚著匠人的心血。通過親身製作皮質鑰匙扣,我深刻體會到了傳統手藝的魅力,也更加珍惜這份匠心與傳承。」

「剪紙」項目讓同學們在指尖上舞出了萬千世界。一把剪刀、一張薄紙,在同學們的巧手下幻化出各種精美的圖案。鄒逸帆感慨地說:「剪紙不僅讓我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更讓我明白了每一刀都蘊含著匠心與智慧。作為青少年,我有責任傳承和發揚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

此外,「提取純露」「品茶」「全息投影」「景泰藍」「熱縮片」「制快板」等項目也讓同學們收穫了不同的體驗和感悟。從科技的無窮魅力到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從動手實踐的樂趣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每一個項目都讓同學們受益匪淺。

「梨園」項目將生物課堂搬到了大自然中。同學們在班主任周忠佩老師的帶領下,走進梨園學習有機肥的重要性和生態防治手段。張子菡同學表示:「品嘗沙梨的那一刻,我仿佛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饋贈和研究院人員的辛勤勞動。這次經歷讓我更加珍惜自然之美,也激發了我對生物學的興趣。」

最後,參觀中山艦博物館的活動讓同學們穿越到了那段風雲激盪的歷史歲月中。高一(1)班的高子琪深有感觸地說:「每一件文物都是歷史的見證,它們讓我深刻感受到了那段崢嶸歲月的艱辛與偉大。這次研學活動讓我更加敬畏歷史,也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與幸福。」

該校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研學活動是一次生活情境化的教學嘗試,引導學生從書本走向生活、從課堂走向社會的成功實踐。通過互動體驗式德育,同學們不僅掌握了勞動技能、養成了勞動習慣,還形成了勞動光榮、勞動偉大的正確觀念。同時,活動也加強了班級間同學們的合作與分享,促進了學生的全面和諧健康發展。

(來源:極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