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委經濟工作會議,釋放了什麼信號?

2023-12-27     安青網

原標題:安徽省委經濟工作會議,釋放了什麼信號?

安徽省委經濟工作會議,釋放了什麼信號?

12月26日,備受關注的安徽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

作為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後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2023年安徽經濟交出一份怎樣的成績單?2024年,安徽又將有哪些發展經濟的「路線圖」?

這場會議,說得透徹、談得具體,可謂乾貨滿滿。

一、2023安徽經濟怎麼看?

還有幾天,2023年就與我們告別了。這一年,安徽經濟形勢怎麼樣?會議這樣定性:交出了一份高質量發展優異答卷。

這份答卷,主要有八個方面:

一是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有望圓滿實現;

二是科技創新實現新突破;

三是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取得了重要進展;

四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紅利加快釋放;

五是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

六是保障改善民生有力有效;

七是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八是防範化解風險守住底線。

由於全年經濟數據還未出爐,所以現在的經濟數據主要是預估的,但不論是主要經濟指標、排位,還是其他一些分項指標,表現都十分不錯,有望圓滿實現預期目標。

創新方面,安徽區域創新能力居全國第7位,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三號」255個光子操縱、「人造太陽」穩態高約束模式403秒等離子體運行等成果刷新了世界紀錄。

遊客參觀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號」 方好/圖

產業層面,安徽將汽車產業作為「首位產業」,增勢十分強勁,光伏製造業和鋰離子電池製造業加快發展。

改革方面,推行極簡極速極便審批,創新1份信用報告代替40個部門無違法違規證明改革,創設企業訴求「一口收辦」機制、「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得到企業的點贊。

總之,這張「答卷」優異而亮眼,增強了全體安徽人的信心與底氣。

二、明年經濟工作怎麼干?

關於明年經濟工作部署,自然是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的重點。會議結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重點任務,也提出了「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的12字原則。

穩與進、立與破,是辯證統一關係。會議提出,要夯實「穩」的基礎、增強「進」的動能、樹立「破」的勇氣、提高「立」的質效。

1.科技創新策源地:教育、科技、人才

為什麼要把教育、科技、人才放在明年經濟工作的第一條?為何要把三者連在一起?這背後有著一定的邏輯聯繫。

創新的關鍵在人才,人才的成長靠教育。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

可以說,科技、教育和人才,相互依賴、相互促進。

創新驅動。在創新上,安徽將瞄準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重大科技專項攻關和企業創新能力建設這三大塊。

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 王世保/圖

比如,安徽將打造量子信息、聚變能源、深空探測三大科創引領高地,推動合肥先進光源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未來大科學城;聚焦卡脖子難題,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專項、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攻克一批關鍵技術;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雙倍增」行動,推動形成「大企業頂天立地、小企業鋪天蓋地」局面。

教育服務發展。創新,離不開人才的支撐,更離不開教育的滋養。事實證明,教育質量高的區域,人才夠充足、創新也會有動力。

會議提出,提升教育引領科技創新、自主培養人才、賦能產業發展、增進人民福祉的能級。

同時,還將搭建校企合作常態化合作平台,推進職業學校與企業、社會服務機構全面開展訂單式、學徒制、「教學工廠」等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提升教育鏈、創新鏈、人才鏈、產業鏈的匹配度。

人才興皖工程。人才,是發展的生力軍。安徽將實施江淮戰略帥才計劃、江淮英才培養計劃,持續推動海內外「皖才回歸」,加快集聚培養更多的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師、江淮工匠和高技能人才。

可以說,是教育與人才成就了安徽,安徽的「養人」環境和教育資源為人才提供了創新創業的舞台。這是「三位一體」的多向奔赴,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因此才將這三者放在明年經濟工作之首。

2.現代化產業體系:前瞻性布局

首位產業。在眾多產業中,汽車產業是安徽的首位產業,增勢十分迅猛。

2024年,安徽仍將堅持整車、零部件、後市場三位一體全面發力,專項支持7家整車企業發展,提檔升級零部件產業,提升「三電」「三智」、車規級晶片等關鍵領域產品技術質量和產需適配性。

安徽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線 解琛/圖

比如,一輛新能源汽車有2000多個晶片,這是一個龐大產業,也有著巨大的需求。車規級晶片,是值得超前布局、持續發力且具有良好前景的領域。

在後市場方面,會議提出, 「打造區域性汽車文化高地」。

這該如何理解?目前,安徽雖然汽車產業做大了,但「汽車文化」還不夠濃,相比國外一些汽車名城來說,還缺一些「文化軟實力」。未來,可以發展汽車文旅、露營基地、汽車賽事等,營造濃厚的汽車文化氛圍。

新興產業。會議提出了7個新興產業,分別是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新材料、裝備製造、醫藥健康、生物製造、空天信息、低空經濟,每個產業都明確了具體發展方向。

比如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提出推廣多種形勢的「光伏+儲能」「光伏+行業」綜合應用,聚焦光伏建築一體化、虛擬電廠等特色場景,建成一批省級、國家級試點示範項目。

未來產業。會議提出「前瞻性布局未來產業新賽道」的思路,對通用人工智慧、量子信息、元宇宙等產業的發展方向作了具體謀劃部署。

3.擴內需:注重潛能和效益

消費旺,則經濟活;投資強,則後勁足。會議提出兩個觀點:「激發有潛能的消費」「擴大有效益的投資」。

市民體驗假期促銷 田凱平/圖

如何理解「有潛能的消費」?

會議列出了幾個消費領域,新能源汽車、家電、電子產品等。另外,挖掘城鄉需求潛能,立足現有商圈、特色街區、商業綜合體等改造提升夜間消費載體。

此外,旅遊業也是拉動消費重要動力。會議提出打造更多「徽字號」精品線路、旅遊品牌、文創產品、精品民宿,以文旅「一業興」帶動市場「百業旺」。

如何理解「有效益的投資」?

投資領域,會議圍繞新基建、交通、水利等重點領域,提出以先進位造業為投資重點,拓展投資增長的良好勢頭。

2024年,5G、雲計算、高鐵、水利工程、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等都是投資發力的重點。

4.改革開放:大膽試、大膽闖

改革創新、敢為人先,是安徽最為寶貴的基因。安徽在新的一年裡將繼續深化改革開放,大膽試、大膽闖,以更深層次改革、更高水平開放,塑造安徽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比如,將在市場准入、要素獲取、公平執法、權益保護等方面,推出一批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標誌性舉措;深化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推動行政審批「極簡化」等。

開放方面,將發揮擁江達海優勢,堅持向海而興,加大「新三樣」及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產品出口力度,並推動一批標誌性外資項目落地。

5.「三農」:邁向農業強省

安徽是農業大省,現在要向農業強省邁進。

會議提出的關於三農的四個關鍵詞,分別是「江淮糧倉」 「三頭三尾」 「千村引領、萬村升級」 「農村改革」。

顆粒歸倉 王彪/圖

以「三頭三尾」為例,將做好「糧頭食尾」「畜頭肉尾」「農頭工尾」增值大文章,打造全國「大糧倉、大肉庫、大廚房」,提高農業產業的附加值和綜合效益。

6.民生:增進民生福祉

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會議提出健全完善「民聲呼應」工作體系,做到群眾訴求有地方說、有領導批閱、有部門管、有人幫助解決。同時,還要對群眾反映強烈的高頻次、同類型問題,加強分析研判,形成共性解決方案,靠技術進步做到「回應一個訴求、解決一類問題、提升一個領域」。

針對公共服務短板,會議提出既要盡力而為,也要量力而行,把老百姓關心的事辦到實處。

一整天的會議,信息量「大」,部署很「細」,舉措更「實」。這背後,反映的是安徽做好明年經濟工作的充足幹勁、信心底氣與責任擔當。

安徽正處於厚積薄發、動能強勁、大有可為的上升期、關鍵期,著眼長期、放眼未來,「穩」的基調會持續,「進」的大勢將延續。

2024即將到來,迎著希望的朝陽,安徽鏗鏘前行。

撰稿:王弘毅 吳量亮 許昊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0cedd48493e99e5b17af5c03012fab3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