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娜
01
綜藝《女人30+》看到最後,還是被風輕雲淡的戚薇治癒了。
相比前6位嘉賓——
張柏芝自爆生三胎,笑容里卻有一絲掩飾不住的苦澀;陳喬恩坦誠自己為了北漂錯失愛情,「要做個有錢的孤寡老人」的宣誓里,還是想證明點什麼;
秦嵐一邊指責對女藝人審美的苛刻,一邊感嘆相親的煩惱;馬麗如今收穫了幸福,也忍不住吐槽自己曾因為長相而自卑;
因為《延禧攻略》大紅大紫的吳謹言,回憶跑劇組的往事是一把辛酸淚;生了雙胞胎的謝娜,也沒忍住懟一下曾經質疑她不能生育的流言蜚語……
人生走到30+這個年份,戚薇看起來最輕盈。
這種輕盈是,你在她身上看不到過多的撕扯,對抗,亦或者是不甘。
節目組跟拍的那天,剛好趕上她參演的一個劇殺青,她在房間裡收拾瓶瓶罐罐。好開心地把那一排一排的口紅,香水裝裝好,戲稱自己是「美妝博主」,還特意對著鏡頭安利一款超好用的蓮蓬頭。
畫風如此歡脫,連節目組都要「不懷好意」地問一句:
花這麼多心思在打扮上,不怕被說「膚淺」嗎?
是了,沒有一點高級的煩惱,仿佛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中年人。
可是你看戚薇,會大大咧咧自爆「我的雙眼皮就是割的嘛」,上節目會帶一冰箱的香水,說「我花自己的錢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怎麼叫浪費」 。35歲了,還會為了一隻心水的口紅而開心,會為了洗澡舒服點,帶一隻蓮蓬頭出差,歡天喜地。
看著看著我就笑出了聲,怎麼事到如今也活成了這一款,對沉重有一種很深的厭倦:
是的,20+的時候我也熱愛思考宏大的,哲學性的問題,對現實社會的種種帶著偏見,質疑,和叛逆。
30歲後我發現,那些我曾睥睨的世俗紅塵,其實最難抵達;平凡生活的細節里,卻藏著最治癒人心的力量。
02
30歲後我確實更俗了,更愛美,也更在意身心的舒適度。
每天早晚,認真地清潔,護膚,讓皮膚的每一個毛孔都喝飽水,散發著快樂的光芒。下午收工,一周有3-5次會去健身房,擼鐵,跑步,狠狠出一身汗,再用我最愛的玫瑰沐浴露洗個澡。
11點之前準時滾去睡覺。睡覺之前,會用艾葉泡腳,用玫瑰精油按摩肚子,敷個蒸汽眼罩,再做個眼保健操,最後點上眼藥水。
買了一堆健康,美容和烹飪的書,自己都嚇了一跳。我現在早上6點會自然醒,然後喝一杯檸檬水,出門散個步,吃早餐,順便買點午餐的食材。
坐在書房寫稿子,會先打開加濕器,空調調到最舒服的溫度,泡一杯菊花茶或普洱,擦好護手霜,電話調靜音。
看的書也更加龐雜,不再局限於嚴肅文學和哲學;年輕時很鄙視的綜藝節目,現在追起來不要太瘋。
不是所有女生,都是仙女。
但我在努力活出自己最喜歡的樣子。
怕老怕死,怕分別,會坦然面對自己的恐懼了。
恐懼再往前走一步,就是很珍惜當下。我真的是把每天都當成生命中最後一天來活的,不抱怨不辜負。
也學會了耐心地等。
有些問題,當下沒有答案的,就交給時間,看看會醞釀出怎樣的果實。少一點貪著。
越來越懶得關注社會新聞,但我知道那些極端負面事件每一天都在發生。我害怕悲傷,無力,還有被一種很深的幻滅感裹挾。
記得兩年前,我寫過一篇關於性侵的稿子,寫完之後心臟疼了整整兩天,後來我就決定自私一點,本來就是個喜歡文藝和小資的女生,那就任性地寫自己的喜歡的人和事物吧。
或許寫作者最怕別人說「膚淺」,但是把自己的人生過好了,傳播愛與美,難道不也是對社會的一種負責?
畢竟,
好好生活,才是30+人生最深刻的修行。
03
年輕的時候,最渴望洞悉這個世界的隱秘真相;卻也最容易相信正確堂皇的,然而無用的道理。
30歲後,我不再迷信深刻,因為大道永遠至簡。
前幾天,讀者群里有人問,情緒特別低落怎麼辦呢?
那就什麼都別想,放空自己,去吃點好的,或者痛哭一場。
浮浮沉沉就是生活本身,別逼著自己深沉或處變不驚。難過的時候,就痛痛快快哭一場,哭過了,其實那些負面的東西,也就像毒素一樣排掉了。
我現在特別喜歡看蔡瀾的文章,他就寫吃吃喝喝,紅塵俗事。《十三邀》里許知遠採訪他,很想誘導他談一些家國理想啊時代啊之類深刻的東西,但是蔡瀾老先生不上當,帶許知遠去吃火鍋,就聊自己泡妞的往事啊哈哈哈。
許知遠不甘心,問他說,讀聖賢書所為何事?這個東西怎麼平衡?
蔡瀾悠悠地說,噢,慢慢你就發現了,吃吃喝喝後就平衡了。
最近看梁羽生評《金瓶梅》,又勾起了我的癮,把《金瓶梅》翻出來再細細讀,發現那些生活的瑣事和細節寫得太好看了。我現在就喜歡看《金瓶梅》里的人,穿什麼衣服,吃什麼食物,喝什麼酒。
想起一個朋友跟我說,心情不好的時候,她就喜歡看歐洲貴族劇,看裡面的女人隆重地穿一件裙子,花很長的時間等待一件花紋繁複的首飾,她就感覺到被治癒了。
《女人30+》這檔綜藝里,戚薇還說,以前她堅決拒絕異國戀,但卻嫁了個韓國老公,人生就是打臉的過程啊。
是啊,所以放輕鬆吧,允許自己試錯,也允許自己犯錯;保持開放心態,擁抱變化,不害怕人生出其不意的轉折。
最重要的是,
要始終允許自己,去追求一些「膚淺」的快樂。
...END
作者:李娜,坐標北京,一個水瓶座文藝女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