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中國電影《獨行月球》。
片名Moon Man (2022)。
科幻喜劇電影《獨行月球》是開心麻花最新作,長在大家笑點上的沈騰扮演男主角維修工獨孤月,影片含騰量接近100%。
影片改編自韓國漫畫家趙石的同名漫畫,講述一名維修工被遺忘在月球上,隨後發生的一系列笑中帶淚的故事。
改編電影進行了大量本土化改編,故事採取《火星救援》(The Martian ,2015)加《楚門的世界》(The Truman Show ,1998)加《絕世天劫》(Armageddon ,1998)的混搭方式,使得這部有趣的漫畫改編後更符合開心麻花的風格。
獨孤月奉行中間人主義,自己能力有餘,凡事不做出頭鳥,整體感覺就是職場老油條所說的「吃菜要吃素、當官要當副」。
他的中間人主義只是在歲月靜好的情況下的一種人生哲學,奉行實用主義,但在危急時刻,他則十分清醒,能夠分得清仁和義。
識大體,明大義。
這一點正是這個角色討喜的地方。這個人平時不著調、不靠譜,甚至有些窩囊,在骨子裡深明大義,在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發生衝突的時候,能夠毫不猶豫地做出符合絕大多數人利益的選擇。
儘管獨孤月有時候很油膩,喜歡嘴巴上占點小便宜,但這並不妨礙他成為一個正直善良有血性的人。
獨孤月很像大多數人的樣子,處於想躺平又不甘心的狀態,平時並不起眼,關鍵時刻該上就上,絕不掉鏈子。
寇可往,吾亦可往。
以往看多了白人黑人拯救世界,那我們為什麼不能讓黃種人拯救世界呢。看慣了西方人以各種違背物理常識的方式拯救世界,一部又一部商業大片賺得盆滿缽滿,我們為何不能拍出屬於自己的拯救世界的商業大片呢,更何況這還是一部擁有我們中國人精神內核的商業大片。
《獨行月球》和《流浪地球》內核上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是通過個體努力來展現集體主義。表面看起來這是一個人的獨角戲,而這一個人背後實際上有著千千萬萬的「你」和「我」。不能理解這種精神層面核心的話,自然也不會覺得電影有什麼好看之處。
很多人說影片這兒不好、那兒不好,找出一大堆理由來,其實就是因為本片讓一位黃種人、一位中國人拯救了世界拯救了地球。如果這是一部美國人拍的商業大片,相信很多人會忙不迭地跪舔尬吹。
人類不感謝羅輯,但人們會感謝獨孤月。
因為絕大部分人都只能看到眼皮前一點兒事情。
《三體》中,大部分人們生活在和平年代時間太久,對三體人的進攻沒有意識,並不知道自己被奴役的後果,而《獨行月球》的人們可是切切實實見識過小行星π撞擊地球後果的。
現在π+再臨,人類世界很可能就此毀滅,如果沒有獨孤月的付出,大家真的只有死路一條。
《獨行月球》是一部科幻喜劇商業大片。
首先科幻電影難拍,要有一個標新立異的點子,要有足夠的特效經費,要符合科學設定,要有足夠的幻想情節,還要提前應對觀眾們的火眼金睛。
其次喜劇電影難拍,誇張的表現手法、巧妙的故事結構、高超的文學素養,缺一不可。開心麻花的電影常常被人詬病電影像小品,主要就是存在一些短板,現在要本土化改編韓國漫畫,更是冒著很大風險。並且這次採用大量綠幕拍攝,演員要在無實物的情況下完成各種表演,更是難上加難。
從觀影效果來看,影院中笑聲陣陣,觀眾能夠接住影片中拋出的一個又一個梗,證明本片十分了解觀眾的笑點,也知道觀眾的需求,觀眾也熟悉開心麻花,清楚他們的套路。
《獨行月球》敢於把科幻和喜劇結合起來,光是這份勇氣就值得肯定。現在我們的電影也敢於用商業科幻大片的製作去拍攝一部喜劇電影,這本身就是我們電影工業取得長足發展的證明。
唯一可能的遺憾是,不知道下次什麼時候才能再次看到這樣大製作的喜劇電影……
在影片的本土化改編中,故事有了一定程度地修改。
1.獨孤月和漫畫的女主角卡蘿爾並沒有愛情戲,兩人甚至在事故發生前都不認識。
影片中則安排了馬麗扮演的馬藍星和獨孤月發展出一條愛情線,而且主要還是獨孤月的單相思,馬藍星自始至終都沒有明確表明愛過獨孤月。
這樣處理比較容易理解,愛情線搭配喜劇是一個較為容易創作的方向,而且觀眾對沈馬組合一直抱以較高的熱情。兩人相互扶持多年,卻不可能在一起,大家就是樂得嗑他們的CP。
2.漫畫中地面指揮中心負責人是光頭,設定為外國人,造型和李誠儒扮演的光頭造型一致。
漫畫中配音演員是韓國人,影片中對應吹葫蘆絲的黃才倫。
漫畫中並沒有常遠扮演的朱皮特角色。
3.漫畫中,獨孤月並不是在月球上的唯一人類。
除了獨孤月,還有一位神秘科學家,來自俄羅斯的內納德博士,也在月球上。他留在月球的目的是為了解決能源問題和守護超級武器,這就涉及到了一場較為繁瑣的陰謀論。
如果把一場陰謀放在喜劇電影中,很容易沖淡主線,電影改編後去掉了整個陰謀線索也很合情合理。
4.漫畫中獨孤月的工作是負責研究食用動物的研究員,而紅袋鼠金剛鼠因為體格強壯、適合運輸,而被選上送往月球,目的是作為肉類食材。
漫畫中的紅袋鼠更加強大,但出場時間更短。影片中刪除了陰謀線索,大幅提高了金剛鼠的戲份,讓它在月球上擔任了重要配角。
5.漫畫版的結局更加悲涼孤獨。
在影片中,獨孤月一人推著核彈撞向π+,灰飛煙滅中保全了地球。而在漫畫中,獨孤月則是跨專業苦學相關太空知識,在月球上發射操縱核彈射擊π。π被炸後碎片撞上月球,月球基地被徹底撞毀,地球因此躲過一劫。
多年後,人類再次登上月球後開始尋找獨孤月,最終發現他用照片貼滿牆壁的地下室。獨孤月用相機記錄下地球恢復生機的樣子,還在每張照片都寫下文字。
一個害怕孤獨的人最終在孤獨中走完生命,這可比瞬間慷慨赴死要殘忍得多。
中間人永不放棄,
科幻喜劇新高度。
這裡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歡迎關注公眾號:妙看影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