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唯一以酒命名的城市,太醉人了,西安的冷知識,你都知道哪些?

2023-03-26     譚老師地理工作室

原標題:中國唯一以酒命名的城市,太醉人了,西安的冷知識,你都知道哪些?

2022年8月9日12時11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穀神星一號遙三運載火箭發射成功,我國再次成功發射一箭三星。在為中國航天拍手叫好之餘,想必不少人對 酒泉這座城市的印象也就僅僅停留在新聞里了。

8月9日,穀神星一號遙三運載火箭發射成功。/ 中新視頻

鮮為人知的是, 酒泉是甘肅面積最大的市,占到甘肅的42%。著名旅遊勝地 敦煌、玉門、瓜州其實都是酒泉的轄區。

這座 中國唯一以酒命名的城市,有著 「城下有泉,其水若酒」的傳說。從古至今與「飛天」的牽絆就從未斷過。

聽著清脆悠遠的駝鈴聲在綿延不絕的沙漠中迴蕩、在絲路古道上行走,看西北的風穿越千年關口。老藝術家感嘆,這座有著古老輝煌文明和寬廣壯美景色的城,實在讓人想一探究竟。

酒泉,一座有著古老輝煌文明和寬廣壯美景色的城。/ 圖蟲

河西走廊的絲路重鎮

甘肅,甘肅。「甘」在張掖,那麼「肅」在哪呢。不為人知的是,「肅」其實就是酒泉, 古代的酒泉被稱為肅州,寓「肅靖寧邊」之意。

肅州這名字直到 漢武帝時期才被改為酒泉。有傳聞說是因「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 也有說這名字與名將霍去病有關,當其擊退匈奴後,皇上賜御酒,酒少人多,霍去病為與將士們共飲此酒,遂傾酒入泉,於是便有了「酒泉」。

酒泉瓜州的漢武雄風雕像/ 圖蟲

霍去病大敗匈奴後,為加強對匈奴的防禦,漢武帝「列四郡、據兩關」。南依祁連山、北枕古長城、可東可西、可南可北的酒泉自此便成了重要的戰略要地,可謂:「酒泉連山帶河,通達西域,北當蒙古衝要,地絕邊塞,懸於天際,是西極咽喉之地。」

特殊的地理位置還使酒泉成了 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一邊連接著中原文明,一邊連接著西域文明。

萬商雲集,物通四海。大漢的絲綢、茶葉、瓷器經由它傳往世界,西域則經由它帶入了「胡」字開頭的水果、蔬菜和香料。

酒泉是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 圖蟲

不知是酒泉的邊塞風景過於荒涼,還是在這裡喝酒實在痛快,惹得古代頂流詩人紛紛在此吟詩創作。

一千多年前,李白為酒泉寫下《月下獨酌》:「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詩聖杜甫也留下:「道逢麴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王維則寫下了課本必背的那首《陽關曲》:「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酒泉邊塞詩詞數量之多,在玉門甚至開設了 國內首家邊塞詩展覽館來陳列這些燦若繁星的作品。

陽關的王維雕像/ 圖蟲

絲綢之路留在沙漠上的印記已被歲月抹平,酒泉的沉寂卻早已被一個個飛天的 火箭打破。

新聞中的酒泉時常刷新著存在感。「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作為 創建歷史最悠久,也是我國 唯一一個承擔載人航天飛船發射任務的衛星發射中心,60多年來,無數個載入史冊的第一次在這裡發生······

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中國第一艘無人實驗飛船「神舟一號」試飛成功、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從這裡進入太空、中國第一個月球探測器「嫦娥一號」發射升空、中國第一個空間實驗室發射升空......

2003年,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實際準確的位置在 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的額濟納旗境內,在荒無人煙的 巴丹吉林沙漠的一片綠洲上。

歷史上,1969年阿拉善盟曾劃離內蒙古自治區,其中額濟納旗劃歸甘肅省酒泉市轄區,到1979年阿拉善盟包括額濟納旗又恢復為內蒙古自治區轄區, 發射中心歷史上確實曾有一段時間是屬於酒泉的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圖蟲

無數次航天發射任務都將全國人民的目光聚集到酒泉,它承載著中國的航天夢,印證著中國航天事業的不斷壯大,無疑是國人的驕傲。

曾經壁畫里的飛天夢,如今的酒泉航天城,一古一今,既是歷史文化底蘊,又是現代科技的騰飛。

甘肅近一半的極致風光,都在這了

提起西北,多數人的腦海里會浮現出一副「大漠孤煙直」的意境。來到酒泉,你會發現,並不止於此。

酒泉的極致風光, 沙漠戈壁和綠洲雪山只是常規操作, 湖泊濕地、冰川草原也不在話下。來酒泉,它能大包大攬讓你一次看個夠,絕不會讓你眼睛感到寂寞。

沙漠戈壁、綠洲雪山、湖泊濕地、冰川草原,在酒泉應有盡有。/ 圖蟲

如此極致的自然風貌,難怪西北被賦予了 一生一定要來一次」的標籤。

說出來可能是個冷知識, 酒泉是甘肅面積最大的市。有數據為證,酒泉總面積為19.2萬平方千米,而省會蘭州僅有1.31萬平方公里,一個酒泉妥妥有十四五個蘭州那麼大。

占了甘肅快一半面積的酒泉能坐擁甘肅大部分的極致風光,也就不奇怪了。

......

想知道更多關於酒泉的故事嗎?

千年古都,常來長安

初到西安的遊客

徜徉在這座千年古都時

是否發現過這座城市隱藏的小細節?

是否對這座城市有很多疑惑?

小編整理了一些西安旅遊的冷知識

快來看看這些隱藏考點

你都get到了嗎?

1、西安城牆是哪個城牆?

西安人的城牆下是西安人的火車。

如果是坐火車到西安,那麼在西安旅行的第一站一定是西安城牆。西安城牆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

這是很多人對西安城牆的疑惑。廣義上的城牆包括唐城牆和明城牆,但如今人們能看到的主要還是明城牆。

歷史上西安城牆始建於隋唐,但因為戰亂等原因,城牆不斷修葺縮建。明朝初建,朱元璋下令修建西安城牆,也就是如今的明城牆。

西安城牆最特別的當屬城牆馬拉鬆了。城牆文創雪糕也值得品嘗哦~

2、鐘樓地鐵站的地下迷宮?

西安修地鐵已經成為了眾多段子的靈感來源。其中最獨特的當屬西安地鐵二號線鐘樓站。到過鐘樓站的都理解那種從地鐵車廂一出來,對面就是一堵牆的感受。

實際上,西安修地鐵要繞過鐘樓是非常有技術含量的。

西安地鐵2號線獲得2014年度FIDIC「全球傑出工程大獎」,是世界範圍內唯一獲此殊榮的地鐵項目。

因為它是世界上第一個在黃土地區修建的地鐵工程。穿越鐘樓地下時,施工前為防止鐘樓塌陷,在鐘樓附近地下打下了至少150根鋼筋混凝土柱,鋪設了每公里造價兩千萬的減震彈簧,並且採用分離島式站台繞行方案以減少對地面的震動。

鐘樓地鐵站另一個迷惑就是地下盤道了。鐘樓地下盤道有14個出口,據說沒有哪個人能在鐘樓盤道不迷路。

在鐘樓迷宮也不用擔心,鐘樓地處商圈,無論從哪個口出去都有值得玩的地方。

3、西安到底有幾個鍾?

和西安相關的鐘有兩個,一個是晨鐘暮鼓。古代在城中建立鐘樓和鼓樓,用鐘聲和鼓聲報時。

唐朝時開放東西兩市,鐘聲開市,鼓聲閉市。西安鐘鼓樓位於鐘樓地鐵站附近,周邊有開元商城、騾馬市、蓮湖區歷史街區等景點。

鐘鼓樓本為一體,買一張聯票可以在鐘樓和鼓樓兩處景點使用。

另一個鍾叫做雁塔晨鐘,指的是薦福寺小雁塔。

薦福寺是先有寺後有塔,小雁塔比薦福寺晚建兩年。當時寺廟僧人每日清晨準時擊鐘而起,方圓十里外都可以聽到鐘聲。

鐘聲清亮,雁塔秀麗,久而久之,長安的老百姓也就聽習慣了。晨鐘塔影成了一大景觀,「雁塔晨鐘」就此誕生。

4、滿城儘是石榴?

六七八月份來西安旅遊,最直觀的感受大概就是——哪兒哪兒都能看到石榴。

沒錯,因為石榴花是西安的「市花」。

石榴原產伊朗和阿富汗等中亞地區。西安和石榴的緣分要追溯到西漢時期。張騫出使西域,石榴沿著絲綢之路一路到達長安,在此落地生根。

如今西安臨潼石榴已經成為西安特產,來西安一定要去喝一杯石榴汁~又甜又澀的石榴汁,是初戀的味道沒錯了~

明年即將在西安舉行的十四屆全運會主場館西安奧體中心體育場設計靈感來源也是石榴花。

俯瞰場館仿佛一朵綻放的石榴花,場館也因此被稱為「鋼鐵石榴」。

5、一定會遇到她?

因為一個人,愛上一座城。愛上一座城,遇見一個人。在西安旅遊,你一定會遇到她

——張錦秋先生。

張錦秋先生是我國著名建築師梁思成的弟子,畢業後在西安生活工作多年,對西安這座城市有著獨到的理解。

西安許多著名景點:陝西歷史博物館、大明宮丹鳳門、大唐芙蓉園、西安博物院、世博園長安塔等都是張錦秋先生主持設計的。

行走在張錦秋先生設計的建築里,看雕樑畫棟,飛檐斗拱,人們所有關於漢唐遺風的想像都變成了現實。

6、大雁塔是斜的?

沒在大雁塔前拍照打卡,就不算來過西安。拍照的小夥伴有沒有發現大雁塔是斜的?沒錯,你沒有看走眼?大雁塔確實是傾斜的。

實際上,大雁塔很早以前就開始傾斜。1300多年來,大雁塔經歷戰爭、地震和火災,卻沒能逃過「十塔九斜」的命運。

由於地下水超采,大雁塔周邊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引起地面大範圍不均勻沉降,是這些年來大雁塔傾斜加快的主要原因。

近年來,西安市政府對大雁塔周邊單位的400多口自備井實施封井措施,並加大了地下水回灌力度,正在將大雁塔「改斜歸正」。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

7、陝西歷史博物館為什麼沒有「省」?

全國各省的省級博物館,名稱里都帶「省」字。

例如湖南省博物館、山西省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而坐落在陝西省會西安的陝西歷史博物館,名稱里卻不帶「省」字,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原因很簡單,陝西歷史博物館成立之初,就被認定為國家級博物館,而不是省級,名稱再冠以「省」,自然不合適。

陝歷博於1991年落成開放,是中國第一座大型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也是國內四大博物館之一。

西安景點眾多

短短几天的旅程

很難感受到西安深厚的歷史文化

往往要深入遊覽

才能體會到西安的美好

在西安旅行的過程中

你還發現了哪些「隱藏知識點呢?

推薦關注防失聯純地理知識公眾號——譚老師講地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0bc5b23bbae53b04d365b1642b955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