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韓國導演這麼喜歡拍窮人。
前有《安娜》,後有最近殺瘋了的《小小姐們》。
劇中的三姐妹,身處社會底層,卻各有各的窮。
大姐,一心幻想嫁給有錢男人,帶領家庭致富;
二姐,身為電視台記者,酗酒魯莽丟了鐵飯碗;
小妹,繪畫天賦一絕,給有錢家女兒代筆,甚至當「下人」。
窄小逼仄的房間,一到傍晚就出現的螞蟻,不能開窗的陽台,就是她們三姐妹住的家。
王子拯救灰姑娘的浪漫故事,永遠不會發生在現實生活中。
不過,大姐有個好閨蜜,同為公司的「邊緣人」花英姐,可以說是和她同命相連。
人只會對自己處境相似的人,產生共鳴。
花英姐也一路窮過來,高中畢業,靠自己站穩地位。
離世前,悄咪咪把從公司轉來的700億全部存在了大姐帳戶。
當大姐意外發現這筆資金,正在猶豫如何處理時,卻一步步捲入財閥家庭的權力戰爭中。
窮生奸計,富長良心。天降巨款一夜暴富後,三姐妹真的能安理得享受嗎?
從小生活底層的人,生存的意義更多是解決溫飽。
超市進口的巧克力脆皮雪糕、高級的羊絨大衣、面朝陽光的房子,這些突然輕而易舉獲得的東西,讓大姐感覺在夢裡。
而刻在骨子裡的窮,無論如何也擺脫不掉。
大姐為了和花英到高級餐廳吃飯,精心裝扮。粉色劣質的高跟鞋卻出賣了她的身份。
高級餐廳坐落于山頂,有錢人都是直接坐車上來的。腳不沾地,他們生來就在石階之上。
而窮人需要一步步爬上去,中途斷掉的鞋跟,也預示向上攀登的人生相當困難。
花英出於好心,把昂貴的黑色高跟、名牌外套都給了大姐。
劇中化名「布魯諾朱米諾」的高跟鞋,實際來自Jimmy Choo。
劇情設置在韓國只有三雙。
播放完之後,這雙鞋的銷量在淘寶節節攀升。
還有個小彩蛋,是宋仲基客串了奢侈品店面SA。
和《文森特》聯動了。
「全國只有3雙」的鞋子,之後也成了聯動劇情和內幕的重要因素。
外在的服飾只是表象,真正的富人從神色、儀態都很講究。
就像《安娜》里經典台詞:判斷一個人是否從容,我會先看髮型和鞋子。
《小小姐們》里,關於「買一雙好鞋」的劇情,也無處不在。
類似於台版《流星花園》里,靜學姐的經典名言:「一雙好鞋才能帶你去幸福的地方。」
同樣一看就很有生活經歷的台詞,還有對冬裝大衣的詮釋上。
夏天的名牌單品往往更好入手,但昂貴的冬季單品卻不是隨便咬咬牙就能入得了的。
所以收到錢後,她第一件購置的單品就是自己心心念念的高質感大衣。
不過這裡有個小bug,大姐暴富前出鏡身穿的這件淺駝色大衣,標價已經是7600元了,對於一個住在到處是螞蟻房子的人來說,真的會花七千塊買一件大衣嗎?
大衣:LEMAIRE
除此之外,金高銀這次在劇中的造型,還算比較接地氣。
大部分時候穿的都是深色性價比服裝。
我們之前寫《安娜》的時候也聊過,深色代表「不容易出錯」和「耐髒」。
相比需要時刻清洗打理的淺色系服裝,平時花費照顧的精力較少,更適合每天上班的打工人。
劇中的富人代表們,最多是淺色系和鮮亮高飽和的樣子。
價格上,除了上面那件駝色大衣,大姐前期的人設和服裝還算比較統一。
最近很火的URAGO針織馬甲,打折四五百就能get。
NONLOCAL的小開衫,也只要400塊。
URAGO的外套+Yeominm的小包包,整體一身也才剛剛過千元。
非常適合日常通勤穿起來。
這些外在裝扮,往往只能決定第一眼的貴氣感與否,行為和談吐上的表現更為明顯。
比如出身富貴極少會在高級餐廳大聲說話、開心到手舞足蹈,更不會緊張到身體僵硬。
山頂吃飯時,成功換裝的大姐得意地和花英姐說:「看起來很像從小就受過很好家庭教育的富家女吧?」
花英姐卻一眼識破,意味深長勸她好好練瑜伽。
挺拔的身姿、從容不迫的動作,才是富家女的標配。
原生家庭的影響,也輻射到她們的職場和學業。
同事和上司,隔三岔五對二姐陰陽怪氣,公開內涵,但她一直默不作聲。
洗手間裡,二姐的同事對她毫不留情發問,「你家庭很貧窮嗎?」
在職場上,過分隱忍大概就是貧窮的底色。而這也是致命的弱點,更容易被同事利用和欺負。
正處於青春期的妹妹,更加敏感。她從出生起,就已經接受家庭的貧困潦倒,不靠譜的父母。
對於兩個姐姐用力過猛的保護,妹妹只想逃離。她用藝術天賦作為敲門磚,走上一條依附權貴的路。
明知前方有危險,卻不知回頭。
追了更新的6集,發現全員是窮人。
本以為這部劇能揭露底層人群的生活困境,但已有爛尾的預感。
華麗昂貴的鞋子象徵著女人們的慾望和野心。
社會底層的人究竟能爬多高?
目前在這部劇真找不到答案。甚至能看到人性最本質的醜惡。
三姐妹的母親,自私至極。大姐和二姐好不容易湊來的錢,本來可以供妹妹出國留學。
她倒好,半夜拿走這筆錢,自己旅遊享樂去了。
窮變成一種心病,有一絲機會就變成救命稻草,哪管什麼母女情誼。
電影《寄生蟲》中,一家4口為了翻身,甚至連命都不要了。
為了省買殺蟲劑的錢,他們把窗戶開著,泡在化學殺蟲劑煙霧算是家常便飯。
有錢家住在陽光燦爛的山頂豪宅,大草坪、落地窗。
他們像寄生蟲一樣,想盡辦法擠進富人家庭。
能坐在華麗的客廳,美美吃上一頓,也算是夢想成真。
最後寄生的一家人妻離子散,兒子想努力賺錢買下富家人的豪宅。然而鏡頭一轉,他依舊生活在原先陰暗潮濕的地下室。
他們的困境沒有走出來。
這個世界上的大部分人都還在為生存而奔波。如同巨大的鴻溝,周迅不懂為什麼會有人買不起房。
買不起房的人不懂,為什麼會有人不知道有人買不起房的程度。
固定資產越多,手上的選擇權相應也多,社會地位不言而喻。
而窮人沒有足夠的物質依靠,一旦出了事情,心理情緒難以消化。
他們該怎麼往上爬?更有效的途徑是什麼?
沒人給出答案,我們只是看到了底層人的影子。
輕輕看一遍,就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