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詐騙猖獗,上市公司也中招?
作者 | 張凱旌 於婞
編輯丨武麗娟
來源 | 野馬財經
是什麼讓一支無人問津、人氣長期穩定在全A股4000多家開外的股票,突然飆升至人氣前50?答案竟是電信詐騙。
來源:股吧
1月14日晚,製藥企業海普瑞(002399.SZ)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天道義大利近期遭遇犯罪團伙電信詐騙,涉案金額約1170餘萬歐元(約合9200萬元人民幣)。目前當地警方已立案並開展案件調查辦理工作。
公司表示,已派人前往子公司處理該事項,結果尚無法確認,或對2023年財報造成潛在影響。
受消息面影響,1月15日海普瑞股價開盤後跳水,一度跌超7%,最終單日收跌4.92%。目前公司股價為10.25元/股,總市值15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海普瑞被騙,很多股民議論紛紛。股吧中有投資者稱,這「跟獐子島的扇貝有異曲同工之妙」,還有投資者將其與「年底要銷帳」聯繫在了一起。
來源:股吧
但也有雪球投資者認為,海普瑞的會計師事務所聘用的都是跨國的大所,有全球審計的能力,還不至於拿自身名譽冒險。
來源:雪球
股民們的爭議,從何而來?
創始人曾是「中國首富」,靠做歐美人生意年入71億
雖然近些年在資本市場默默無名,但海普瑞上市時也曾被業界稱為「股王」。
2010年,海普瑞經路演詢價後確定發行價為148元/股,對應的市盈率高達73.27倍,一舉創下彼時A股發行價的高價新紀錄,而且就算放眼全A股也是傲視群雄的水平。如今的「股王」貴州茅台(600519.SH),當年5月股價最高也還不到140元/股。
不僅如此,海普瑞實際募資金額超57億元,其中超募資金多達48.5億元,可見市場對其追捧程度。
如果按上市當天的收盤價計算,海普瑞創始人李鋰夫婦身價一度超500億元,超越當年《福布斯》雜誌公布的中國首富宗慶後(70億美元,約合478億元人民幣),成為中國新首富。不過,首富寶座李鋰並沒坐太久,4天後海普瑞股價跌破發行價,「神話」也就此終止。
被「捧上神壇」的海普瑞,主營肝素原料藥業務。肝素是天然抗凝劑,臨床上用於抗凝血、抗血栓,目前人用肝素主要從豬小腸黏膜提取。海普瑞《招股書》披露:「每生產1億單位肝素粗品平均需消耗2500根生豬小腸」。
以產業鏈的角度看,海普瑞的上游是生豬養殖、屠宰及肝素粗品提取行業,下游是肝素鈉成品藥企。其中歐美已開發國家又是全球肝素類藥物的主要消費市場,所以海普瑞主要做的也是海外生意。
業績方面,2022年海普瑞營收達到歷史巔峰,為71.59億元,同比增長12.48%。2023年上半年,海普瑞營收有所下滑,為27.13億元,其中國外地區占比達88.91%,波蘭、義大利、德國、西班牙、英國、美國等地為公司主要供貨地區。
來源:海普瑞公告
在此背景下,海普瑞在義大利的子公司遭遇電信詐騙,也不足為奇。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海普瑞董秘錢風奇表示,詐騙集團作案手法比較高明、蓄謀已久,公司也確實被騙了。目前警方正在全力搜查,但最終能追回多少資金還不清楚。
肝素受去庫存衝擊,海普瑞會計提存貨減值嗎?
海普瑞並非唯一經歷過電信詐騙的上市公司。
2020年-2021年,世龍實業(002748.SZ)、斯萊克(300382.SZ)、大亞聖象(000910.SZ)等公司,陸續在國內外遭遇電信詐騙。但從金額上來看,損失最多的摺合人民幣為2000萬元出頭,遠比不上此次海普瑞的情形。而從具體過程來看,企業多未披露事件經過,只有大亞聖象稱是肇事者通過入侵公司租用的郵箱系統,偽造郵件、供應商文件,冒充管理層實施了詐騙。
此外,從這些企業的後續處理來看,詐騙之後企業會對被騙資金計提壞帳準備,這成為了不少投資者質疑海普瑞的核心。
2023年上半年,肝素產業鏈(包括原料、製劑)為海普瑞帶來的收入占比為82.79%。雖然公司還開發出了CDMO(生產研發外包服務)以及創新藥業務,但目前肝素業務仍對公司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此前新冠疫情期間,肝素是國外抗疫「剛需」。大量研究發現,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常表現為過度炎症、凝血病變,而使用肝素可以減少血栓炎症過程,降低危重症和死亡的風險。
受此影響,以海普瑞為代表,國內肝素行業龍頭企業的收入出現可觀的增長。企業們紛紛加大生產力度和庫存儲備。海普瑞的存貨金額,由2019年的23.74億元暴漲至2023年三季度末的78.05億元,3年漲了3倍多。
但現在,肝素與其上游的生豬行業一樣,也出現了供需錯配的周期性變化。下游企業開始去庫存,對肝素原料的需求下滑,傳導至上游後,肝素價格和訂單都受到不小衝擊。
平安證券研報顯示,根據海關總署數據,2023年7月我國肝素出口供應量僅5噸,已處於歷史低位;另外,截至2023年10月,肝素價格已基本與2018年的價格水平持平。
來源:平安證券
海普瑞的同行健友股份(603707.SH),已經於1月12日發布了2023年計提存貨跌價準備10億元到12億元的公告。其表示,隨著全球供應鏈逐漸恢復,醫藥下遊客戶調整了庫存策略,受市場頻繁降價、訂單不穩定、及需求降低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公司部分庫存產品及原材料的可變現凈值低於帳麵價值。
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健友股份的存貨還要比海普瑞低了20多億。據此有網友認為,連健友股份都計提了如此大額的減值,海普瑞至今仍一聲不吭未免有些蹊蹺。
但也有網友認為,海普瑞和健友股份庫存的產品比例、成分都有所不同。海普瑞出口的原料藥是依諾肝素,單價較為穩定,而健友出口的原料藥是標準肝素,售價低於成本,必須計提減值。
來源:雪球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認為,股民們質疑的根源,在於此前一些上市公司為了掩蓋自己的問題,而給出一些匪夷所思的說法,給投資者造成非常不好的印象。針對這一事件,並不能簡單給出真實或虛假的結論,上市公司和投資者、以及監管機構都應遵循信息披露的原則和制度,上市公司應提供更豐富的相關信息,以便投資者和監管機構判斷。如果僅僅一紙公告,很難服眾。
詐騙太猖獗還是管理不到位?
值得注意的是,海普瑞遭遇電信詐騙的地點義大利,近期呈現電信詐騙高發的跡象。在小紅書等平台上,已經有不少網友分享了自己在義大利遇到電信詐騙的經歷。
有網友去年5月份發文稱:「(義大利)最近詐騙電話好多啊,感覺多到離譜了,有時候一天能遇到三四個,一般響三次沒接就會自動掛掉。特別經常說自己說是羅馬領事館的,上次接到一個和對面說parli italiano(你說義大利語嗎)?然後對面來了句 sorry, can you speak Chinese? ...sorry 的發音還是搜理..」
來源:小紅書
還有網友在去年9月份發文稱:「義大利四年沒接過詐騙電話,最近突然開始大量的接到,說大使館那邊有我的缺失文件之類的。」有網友在其評論區回復稱:「me too!說是有文件寄到大使館了,讓我撥號聯繫啥啥的…騙子太多。」
來源:小紅書
事實上,2017年以來,中國駐義大利使館在其官微上至少十次提醒中國公民在意謹防電信詐騙。
2023年9月,駐義大利使館還發文總結了不法分子假冒使領館或國內司法機關工作人員,以各種名義實施電信詐騙的4種主要作案手法:一是假冒公職人員身份,通過技術手段將來電號碼偽裝成中國駐意使領館、國內公安部門等電話;二是謊稱當事人涉案,通知當事人來使領館領取相關文件或包裹,或謊稱當事人涉嫌違法犯罪需當事人配合調查等實施詐騙;三是實施虛假執法,發送偽造的「警官證」、「逮捕令」、「保密函」等文件,要求當事人「配合調查」;四是誘導資金轉帳,以幫助當事人「證明清白」或以「協助辦案」為由,誘導當事人匯款至所謂「安全帳戶」進行「資金託管」,實施詐騙。
來源:公眾號意旅陽光
但財務申報擁有層層審核的上市公司,出現了被騙高達9000萬元的現象,還創下了A股史上最大電信詐騙金額的記錄,難怪股民們議論紛紛。
沈萌認為,這說明上市公司相關企業的內部管理制度存在重大缺陷,對於資金管理有明顯的流程漏洞,才會導致資金被騙。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則表示,對於海普瑞子公司在義大利遭遇電信詐騙的問題,不能簡單地歸咎於電信詐騙團伙的猖獗或者是上市公司本身的管理漏洞。上市公司作為國際化的企業,在海外運營時會面臨多種風險,包括政治風險、法律風險、商業風險和安全風險等。電信詐騙是其中一種風險,但並非是上市公司本身的管理漏洞所致。
柏文喜建議公司繼續積極配合警方工作,並提供所有可用的信息和證據,以最大程度地減少損失。同時,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應保持警惕,避免成為電信詐騙的受害者。
至於上市公司如何避免被電信詐騙,柏文喜認為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包括加強員工培訓、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審計和檢查、加強與當地機構的合作以及採用先進的技術手段等。
你怎麼看此次海普瑞遭遇海外電信詐騙?你有類似的經歷嗎?評論區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