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Ben Linders
譯者 | 劉雅夢
策劃 | 丁曉昀
大型科技公司似乎缺乏問責制;身居要職的人很少被追究責任。Andy Walker 在倫敦 QCon 2023(QCon London 2023)上發表了一篇關於科技巨頭是如何迷失方向的演講。
Walker 說到,隨著公司的成熟,高層的問責制似乎消失了,而基層的問責制卻在加強。完全可以想像,科技行業的裁員是為了擺脫那些公司領導人不想要的人。然而,與此同時,我們看到高管薪酬飆升,而且在大型科技公司擔任資深職位(我們說的是董事及以上級別)的人因不良行為而被追究責任的情況非常罕見,Walker 解釋道:
例如,Sundar Pichai 在解僱 1.2 萬人的同時獲得了超過 2 億美元的薪酬,並表示自己別無選擇,因為他僱傭了過多的人,這似乎是在獎勵高層的失敗。與此同時,12000 名因非自身過錯而失業的人不得不進入現在已經非常擁擠的就業市場。
例如,Sundar Pichai 在解僱 1.2 萬人的同時獲得了超過 2 億美元的薪酬,並表示自己別無選擇,因為他僱傭了過多的人,這似乎是在獎勵高層的失敗。與此同時,12000 名因非自身過錯而失業的人不得不進入現在已經非常擁擠的就業市場。
沃克認為,作為工程師,我們需要真正意識到我們想要工作的公司文化:
我告訴很多最近受裁員影響的人的一件事是,你並不代表你為之工作的公司。如果你在科技行業工作,你在其他地方也會有機會。
我告訴很多最近受裁員影響的人的一件事是,你並不代表你為之工作的公司。如果你在科技行業工作,你在其他地方也會有機會。
Walker 提到,呆在一個你覺得無法產生積極影響的地方,對你以後的心理健康是沒有幫助的。不僅是對你,對你的工作也一樣,而且你的首要任務是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Walker 說:「可悲的是,當你的公司文化消亡時,就需要有人進入最高層來重新啟動它——你可能無能為力」。他提到,你可以看到類似的事情正在微軟的 Satya Nadella(薩蒂亞·納德拉)的身上發生,儘管他們也盲目地效仿了推特的大規模解僱策略。在這種情況發生之前,你能做的就是向每一個走進公司大門的人強化你的企業文化。他說到,你不太可能阻止工作場所的公司化,但你可以減緩它。文化投資是一項持續的活動。如果你不這樣做,那麼你的文化就會變成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而不是你有意識的選擇。
Walker 建議公司應該投資於他們的領導者。領導者要麼是支持人們把工作做到最好的地板,要麼是限制人們把工作做到最好的天花板。他總結道,當你成為董事或副總裁時,你的工作就已經發生了變化。領導力不是要找到答案,而是要提出值得解決的問題,並提供一個可以解決這些問題的環境。當領導者提供解決方案而不是確定結果時,以及當他們開始談論「追究人們的責任」時,這些都是需要警惕的預警信號。這兩者都與合規而非創新有關。
InfoQ 採訪了 Andy Walker,討論了科技巨頭是如何衡量成功以及如何扭轉行業趨勢的。
InfoQ:科技巨頭是如何衡量成功的?這會產生什麼影響?
Andy Walker:當你用增長來衡量成功時,你就會以一種糟糕的方式違背古德哈特定律(Goodhart’s Law)。古德哈特定律可以概括為「當一項措施成為目標時,它就不再是一項好的措施」。如果你看看大型科技公司報告的增長方式,就會發現它是活躍用戶(在某些情況下是用戶粘性)。如果你看看無問責制的言論自由問題,那麼你應該能夠立即發現問題所在。科技公司屏蔽的每一個用戶都是他們沒有貨幣化的用戶,因為這會損害他們的增長故事。
這對於持極端觀點的人來說尤其如此。對用戶安全的投資變成了一種脅迫行為。實現零濫用是不可能的,但大型科技公司將這方面的投資視為成本中心,認為會損害其增長。因此,與能帶來增長的事項相比,它的優先級經常被降低。
InfoQ:公司可以做些什麼來扭轉這個行業的負面趨勢?
Walker:公司在支持員工應對這些變化方面需要非常具體,並為他們的領導者設定明確的期望。他們需要建立制衡機制,以便在高層人員造成真正傷害之前追究其責任。
他們需要停止將獎勵「貨物裝箱」和「帝國建設」作為職業發展和獎勵影響力的手段,這是負責任的。他們需要獎勵那些站在用戶那邊的人,而不是那些站在股東這邊的人。採納兩者中任何一種觀點都會對公司不利,而真正有效的領導者能夠平衡這兩種相互衝突的需求。
原文連結:
https://www.infoq.com/news/2023/08/big-tech-accountability/
通貨膨脹由雲客戶買單?IBM 雲服務將全面漲價,最高達 29%
融資 7 億元後,Mojo 之父實名吐槽:Mojo 太好用了,顫抖吧 C++
微軟被曝搪塞員工績效,只強化個人表現;文心一言 App 登蘋果免費應用排行榜首位;商湯科技被爆裁員?官方回應|Q資訊
一個潮流的終結?推出僅 3 年後,亞馬遜宣布終止低代碼 Honeycode 服務,前員工爆料:長期沒有顧客!